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张晓艳

    摘要:教师在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结合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具体要求,积极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才可以在教学环节取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通常来说,教学实践是教师同学生之间共同互动并相互影响的环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业务与素质发展。对学生来说,实现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亦是其后期学习得以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希望本文可以为教育界的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主动性?教学模式

    一、主动性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语言类学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可单纯地处于被动接受教师课堂中所讲授知识的状态,否则长此以往极易出现独立思考能力缺失的现象。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无论教师的水平与素质多么优秀,都很难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实现真正的领悟,难以系统地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成绩将很难有太多的进步。语言类学科的通用特点之一是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自然也不例外。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课外阅读量的积累,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不但可以使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还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提高,促进写作能力与水平的发展。所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先打破传统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通过一系列精心研究下的教学模式来突破学生被动学习带来的阻碍,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真正地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故提高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便是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探究

    (一)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对语文知识时必须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并在语文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自觉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需要更多地进行引导而不是单方面地灌输课本中的知识,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更多学习方法与策略。教师需要对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让学生在课堂中拥有越来越多的思维空间来进行独立思考,只有在这个环境下,学生才会更加充分地去发散自己的思维,锻炼自身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一系列较为明显的弊端,例如人物形象的脸谱化、对文章主旨理解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单调化等。虽然教师的本意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观点仅仅停留在表层,日后考试时难以自主提炼中心思想,导致信息获取效率的降低。故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需要将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将独立思考的空间交还给学生,并通过课上与课下学习的有机结合讓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在长期的坚持与积累之下学生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充满自信心,课堂中的高自由度也可以让学生产生自主感,激发学习热情,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兴趣的阶梯性基础。

    (二)调动兴趣,拓展课外学习途径

    初中语文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极为丰富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之上,才可以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在积累大量丰富的学识之后,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语言技巧与用词结构等。此外,教师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的学习活动当中,如课后阅读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组织等,在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活动中学生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调动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发掘语言的魅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通常来说上进心与好胜心会比较突出,所以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觉性,还可以在课下及时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在语文竞赛中,学生可以充分地安排活动的计划与内容。

    在语文竞赛中,要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有关活动的计划与实际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商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竞赛具体规则。组织一系列生动且意义重大的语文竞赛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懂得小组合作,学会包容,相互促进。所以,在进行具体活动时,教师需要对各个小组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并积极做出指导,在开赛之前调动学生的活跃度与参与热情,保证在竞赛开展之后能保持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竞赛中。

    三、培育自信力,高效率课堂互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信心属于非智力因素,但依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学生若有着充足的自信心,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强的自我效能感;而学习倘若缺乏自信心,则会在一定条件下错过很多新的机会与挑战。语文学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培养出坚定不移的自信心,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之下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将自信心的培育落在实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切合课堂主题的问题,并策划一些课堂小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育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与友好的感情。在课上的活动交流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保持真挚性,发自内心地同学生进行互动,而非敷衍了事。过去的填鸭式教育下的学生通常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与课本的知识,单调地记笔记、做作业,而不会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教师进行互动。所以,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与引导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真正有话可说,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特点与个人性格,这类问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独特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多,多媒体设施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板书式课堂,多媒体式课堂有着形象性强、易于表现等优点,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捷便利地突破学习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加便捷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特点来对学习进度与内容进行个性化制定,实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主体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若想达成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积极配合。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开展自我学习,才可以由内而外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活力,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才可以摆脱依赖,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这种高度自主性的课堂中会感受到自我主体性,不会有束缚感,可以灵活地结合自身意愿来学习,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推动我国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戈玉丽.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2]曾伟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教育:文摘版.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