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苑浩畅+陈志敏+王曼+李伟伟+刘晓燕

    1国外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1.1国际机构对低碳城市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机构根据本机构的需求及相关数据对低碳城市设定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主要总结了以下国际机构对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定了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四个大的总指标。其中,社会总指标内包括营养状况、贫穷、死亡率、卫生、教育水平、饮用水、人口变化、居住条件等分项指标;环境总指标内包括农业、气候变化、城市化、森林、水质、水量、物种等分项指标;经济总指标内包括财政状况、贸易、物资消耗、经济发展、能源利用、交通运输等分项指标;制度总指标内包括国际合作、信息获取、灾害防治、战略实施等分项指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设定了核心环境指标、部门指标、环境核算类指标三大的总指标。其中,核心环境总指标内包括社会响应、环境压力、环境状况等分项指标;部门总指标内包括经济与政策、部门与环境等分项指标;环境核算类总指标包括自然资源核算、环境费用支出、自然资源利用强度、污染控制支出等分项指标。

    联合国统计局设定了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与结果、对影响的响应、背景条件四个大的总指标。其中,社会经济活动总指标的分项指标包括对环境有直接影响的活动;影响与结果总指标内的分项指标,指人类行为或自然现象的环境影响代表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对影响的响应总指标内的分项指标包括个人及社会组织对环境影响做出的反映;背景条件指标内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人口、经济等基本条件分项指标。

    世界保护同盟设定了人类福利和生态系统福利两个大的总指标。其中,人类福利总指标内包括知识与文化、财富、健康与人口、公平、社区等分项指标;生态系统福利总指标内包括空气、水、土地、能源利用、物种基因等分项指标。

    1.2国外学者对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低碳城市评价研究比较早,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都是以不同角度,考察不同方面设定评定指标体系。研究碳的排量的学者有Galeotti M、Greening LA等,研究人们的消耗与碳排量的关系,影响碳排量的影响因素,工业的生产产出与碳排量的关系等。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学者有Edward.Glaser、PaulBStreteskv等人,研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废弃物排放与居民收入的关系,碳排量对一国的经济、与该国的出口量存在着一定关系等。研究居民、居民生活与碳排量关系的学者有英国Chris Goodall等,研究居民的私家车拥有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对居民的交通、生活、交通等进行研究,提出适合发展低碳的生活标准等。

    国外学者对低碳城市水平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总体有两大类,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国外学者采取主要指标法的比较多,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好统计。而采用主要指标法中因素分解法也非常普遍。其中,kaya公式提出的比较早,将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C02建立起联系起来,之后很多模型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也有一些学者采取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结合目前的减排目标从而定量地规划出未来实现目标的方法。还有一些学者采取碳足迹的方法,研究某一周期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Kenny和Gray就运用了碳足迹的方法,研究了爱尔兰三口之家一定周期内排放的碳总量,从而确定这个家庭碳排量增长较快的是家用能和交通。

    2我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

    2.1国家或相关机构对低碳城市设定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共同公布了低碳城市评估的全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4个层面和12个具体指标。其中,低碳产出层面包括碳生产、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具体指标;低碳消费层面包括人均碳排放、人均生活碳排放具体指标;低碳资源层面包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森林覆盖率、单位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具体指标;低碳政策层面包括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碳排放监测一统计、奖励措施和力度等具体指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2009-2020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总指标和9个子指标。其中,经济总指标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加大R&D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等子指标。社会总指标包括保证低收入居民有能力负担住房支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引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等子指标。环境总指标包括提升整体城市的碳汇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城市环境,通过低碳设计,减低对气候的影响等子指标。

    清华大学对生态低碳指标体系建设提出系统性指标和地块层面指标。其中,系统性总指标包括能源转化效率、城市道路非机动交通空间用地比例、公交站点覆盖率、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城市再生水供给率;地块层面总指标包括单位面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单位面积雨水收集能力、透水地面率等。

    2.2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形式多样化,对指标体系的研究比较模糊,都是根据白有的资料或容易获取的途径进行指标构建。

    国内学者有的选择DPSIR模型对低碳城市、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如:朱婧(2012)、刘联辉(2015)、车晓翠(2016)等多位学者就是采用DPSIR模型,他们通过模型对我国的部分城市的低碳综合指数进行评估,选取主要的核心因素构建指标体系。有些学者效仿国外的学者采取的Kaya模型。如:王兆君(2012)、张占贞(2013)等学者都是采取了Kaya模型进行研究。王兆君等针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进行研究,选取了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单位能耗碳排放、单位GDP能源强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前三个因素与碳排量呈正向关系,最后一个与碳排量呈负向关系。张占贞运用该模型对青岛市进行了研究。找到了青岛市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单位GDP能源强度。有些学者采取了SWOT定量分析方法,APH模糊综合评价、情景分析法等等。如刘骏(2016)采取SWOT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张慧(2016)采取APH模糊综合评价,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研究。李长顺等(2015)采取情景分析法对南京市低碳城市进行研究,对南京市的建筑、交通、工业等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低碳城市建设在这些方面提出了建议。还有一些学者是结合某一方面进行低碳城市的评价的。如黄艳雁(2016)关于气候特征方面,对低碳城市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吴健生等(2016)关于空间格局方面,对低碳城市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内学者在研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都处于研究阶段,一般都比较宏观,具体量化的内容比较少,形成最终研究结果进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3完善我国低碳城市評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总结国内外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我国今后对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下列建议。

    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要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目前无论是学者还是政府或机构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切入的角度都比较多,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所以我国在对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要重视指标的筛选标准,制定一定的相关准则。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并结合我国具体性情况选取有一定普遍适应性的指标。

    其次,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统计及信息共享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很多数据都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的,这就为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大量的有效的、实时的数据支撑,但相关部门统计数据难以完成,并且不同部门统计口径、来源不一致,使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很难量化。各部门要利用网络的特性,及时沟通,互享资源,节约时间增强效率,达到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

    最后,结合国内外的低碳城市的建设,确定相关的标准值。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得到相关结论后,要与相关标准值对比,从而确定低碳城市建设的方向或步骤。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建设要确立相关的指标参考值,并且这些参考值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确保低碳评价指标参考值有可行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