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对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影响

    潘少萍 张灵聪 张健

    

    

    

    〔摘要〕为考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亲子关系质量对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影响,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从某地区随机抽取的两所初中学校选择404名初一到初三学生,采用自评问卷对其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亲子关系质量和自我控制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亲子关系平衡状态、母亲亲合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亲子关系平衡状态、母亲冲突频率、母亲冲突强度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2)母子关系质量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良好的亲子关系平衡状态有助于个体维持亲密的母子关系,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自我控制;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3-0013-04

    一、引言

    很多家长苦恼地反映孩子在上初一、初二后开始变得不太听话,有自己的想法,不服从安排;上课不遵守纪律,常常心不在焉,和同学交头接耳。这可能是因为家长不太了解自我控制的发展特征及家庭在孩子自我控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自我控制(self-control)作为自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改变或克服优势反应,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及情感,以达到个人目标或符合社会规范[2]。自我控制是平衡自我需求与外界要求的过程[3]。自我控制能力可以有效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成绩、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少的病理表现[4]。研究发现,初中时期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5]。个体的行为逐步由外部控制(教师、父母权威)发展到内部控制,但内部自我控制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

    自我控制的发展受家庭的影响。孩子在与父母相处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又要满足父母的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权衡过程,长此以往形成不同的平衡状态。亲子关系平衡状态是指在与父母相处时,孩子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与父母要求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包括内平衡、外平衡两个维度。张灵聪[3]认为,平衡状态表现在自我控制中,成功的自我控制是在满足自身需求与符合外界要求之间取得平衡。

    亲子关系质量也是影响个体自我控制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亲子亲合(cohesion)和亲子冲突(conflict)两个维度[6]。研究发现,家庭功能因素,如母子互动方式、父母教养行为、亲子关系、父母接纳与控制、监控与支持等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因素[7-8]。父母与子女保持亲密友好的互动关系,更有利于自我控制的发展和社会化[9]。Lewallen和Neece[10]的研究表明,增加亲子亲密度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良好的亲子依恋、父母支持等有助于个体自我控制的发展[11-13]。

    如前所述,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和亲子关系质量是预测自我控制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平衡状态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本研究以初中生为被试,对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亲子关系质量与自我控制的关系进行考察,并检验亲子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一地区随机抽取两所初中校,发放问卷450份,剔除45份空白卷和有明显弄虚作假倾向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4份,回收率为90%。其中初一年级159人,初二年级146人,初三年级100人;男生173人,女生232人;被试年龄12-16岁,平均年龄13.24岁,标准差1.15。

    (二)研究工具

    1.亲子关系平衡状态问卷

    采用自编的亲子关系平衡状态问卷,共2个维度12道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为1~5分。其中,4、9、12题为反向计分题。每个维度的得分越高,平衡程度越高。问卷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69,内平衡、外平衡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4和0.806,信度较好。

    2.亲子冲突问卷

    采用方晓义、张锦涛和刘钊[14]修订的亲子冲突问卷,包括与父亲冲突和与母亲冲突两个分量表,再分出冲突频率和冲突强度两维度,共16个项目,5点计分,其中频率量表为“从未发生”到“每天几次”,得分越高,亲子冲突的频率越高。强度量表从“从未发生”到“非常激烈”,分数越高,亲子冲突的强度越大。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61~0.868。

    3.亲子亲合问卷

    采用王美萍和张文新[6]修订的“家庭适应和亲子亲合评价量表Ⅲ”中的亲子亲合量表,该量表分为父亲亲合、母亲亲合两个分量表。这两个分量表內容完全相同,由10个题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从“几乎从不”到“几乎总是”,分别计1~5分,其中第3、4、8和9题采用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与父母的亲合程度越高[15]。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9~0.829。

    4.自我控制量表

    采用谭树华和郭永玉[16]修订的自我控制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19个题目,即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制诱惑、专注工作、节制娱乐。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其中第2、3、5、6、7、8、9、10、12、13、15、16、17、18、19题为反向计分题,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控制水平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7,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605~0.773。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和Mplus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本研究收集数据的方法是自陈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在问卷施测时采取了相应的程序控制,如采用匿名保护、部分条目采用反向题、测谎题等,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21个,而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6.1%,远小于40%的临界值,说明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明显。

    (二)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亲子关系质量与自我控制的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中,内平衡与外平衡两个维度与初中生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33,p<0.01;r=0.21,p<0.01)。在亲子关系质量中,亲子亲合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23,p<0.01),亲子冲突强度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1),亲子冲突频率与自我控制相关不显著。在亲子亲和中,父亲亲合、母亲亲合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1;r=0.18,p<0.01)。在亲子冲突频率中,母亲冲突频率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r=-0.11,p<0.01),父亲冲突频率与自我控制相关不显著。在亲子冲突强度中,母亲冲突强度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r=-0.15,p<0.01),父亲冲突强度与自我控制相关不显著。具体见表1。

    (三)亲子关系质量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亲子关系质量是否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初中生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由于做关系模型检验的前提是各变量之间必须存在显著性相关,而自我控制与亲子冲突频率、父子关系质量相关不显著,未达到模型检验的前提要求。初中生的母子关系质量与平衡状态、自我控制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这一结果预示着初中生的母子关系质量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之间可能存在中介作用,故本研究以母子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探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初中生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采用Amos7.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并检验母子关系质量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初中生自我控制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如图1所示的模型图,其拟合指数如表2,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由图1可知,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可直接影响自我控制,同时母子关系质量也对自我控制产生显著影响。再根据效应分解(表3),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分别对母亲冲突频率(β=-0.36,p<0.001)、母亲冲突强度(β=-0.42,p<0.001)、母亲亲合(β=0.79,p<0.001)均产生非常显著影响,并通过母亲冲突频率(β=-0.11,p<0.05)、母亲冲突强度(β=-0.14,p<0.01)、母亲亲合(β=0.32,p<0.01)对自我控制产生间接影响。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对自我控制的直接效应(β=0.41,p<0.001)和间接效应(β=0.35,p<0.05)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对自我控制的总效应(β=0.76,p<0.05)也达到显著水平,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6.14%。具体来说,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一方面通过直接的路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母子关系质量这一间接途径来实现。

    四、 讨论

    本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不仅直接影响自我控制,还通过母子关系质量影响自我控制,而父子关系质量则不具此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初中生与母亲之间具有更积极的亲密情感,而这对子女接受母亲的指令与要求有积极的意义,当母亲使用弱控制策略时,其委婉、积极的态度更能促进子女的自愿顺从和较高的自控水平。因此,母子关系质量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间起着桥梁作用。这提示我们,在对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培养中,应更关注家庭环境——特别是母子关系质量的影响,母子间亲密的关系、较少的冲突更有助于初中生自我控制水平的提高。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013B135)。

    参考文献

    [1]蔡东霞,张冬梅.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J].世纪桥,2010(11):121-123.

    [2]张颖群.初中生自我控制结构、发展特点及脑电特征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张灵聪.自我控制的一种机制——平衡需求[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2):100-103.

    [4]王艳喜.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5]李凤杰,石婧.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心理探索,2014(6):56-58.

    [6]王美萍, 张文新. 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与亲子亲合的发展特征[J]. 心理科学,2007, 30(5):1196-1198.

    [7]Kremen A M,Block J. The roots of ego-control in young adulthood:links with parenting in early childhoo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8, 75(4):1062-1075.

    [8]Hope T L,Grasmick H G, Pointon L J.The family in Gotteredson and Hirschis general theory of crime:structure,parenting,and self-control[J] .Sociological Focus,2003,36(4):291-311.

    [9]張晓茹,卢清,成云.3-4岁幼儿自我控制差异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5-257.

    [10]Lewallen A C,Neece C L.Improved social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after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MBSR:the rol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al factors[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5,24(10):3117-3129.

    [11]Phd C L C,Phd T L H,Phd S W W M.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parental bonds,parental drug use,and self-control on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J].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2004,14(3):17-38.

    [12]Hope T L, Grasmick H G,Pointon L J. The familyin gottfredson and hirschis general theory of crime:structure,parenting,and selfcontrol[J].Sociological Focus,2003,36(4):291-311.

    [13]Vazsonyi A T, Belliston L M.The famil→low self-control→devian -ce[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34(4):505-530.

    [14]方晓义,张锦涛,刘钊.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46-52.

    [15]徐婷婷.亲子亲合、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16]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68-470.

    (1.广东省佛山市金沙小学,佛山,528223;2.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漳州,363000;3.广东金融学院,广州,510521)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