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视角,教学儿童诗

    朱玉静

    [摘 要]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儿童诗教学能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诵读童诗、体验童诗、写作童诗,使学生感受到童诗语言的优美、情感的真实、节奏的明快,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儿童视角;儿童诗;诵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8-0033-02

    儿童诗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要求而深受儿童的喜爱。儿童诗的阅读和创作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儿童兴趣,让他们读童诗、写童诗呢?

    一、着眼儿童身份,引导童诗诵读

    (一)乐闻易晓,趣领跑

    读诗是一种文学趣味,这种趣味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诗歌的韵律吸引孩子,哪怕是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也会被诗歌的音乐性所吸引。这就是为什么幼儿虽然完全不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却愿意听、愿意学童诗的原因。

    在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时,我们给他们推荐一些容易理解的、有趣的童谣、儿歌,或是韵脚整齐的童诗。如《水仙娃娃》:

    水仙娃娃,/接到我家,/爱喝清水,/不吃泥巴。

    这首童诗浅显易懂、韵脚整齐,读起来有一种跃动的音乐美。首先,从听觉上它给儿童带来愉悦;其次,学生摇头晃脑地读童诗,获得了一种享受。诵读童诗,既是语言的感悟,也是对诗歌节奏美的理解。

    (二)低喃絮语,心共鸣

    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高洪波的这首《鹅鹅鹅》深得学生的喜欢,因为生活中,他们会被要求去学习各种才艺,这给他们带来很多的苦恼。作者以孩子的口气道出了他们的苦闷,引起了儿童的共鸣。这类诗看似没有写作技巧,却深入孩子的内心。如果作者不是对儿童的心理十分了解,如果作者没有一颗真正爱儿童的心,就不可能在低喃絮语中就虏获他们的芳心。

    (三)驰骋想象,开视野

    低年段的学生极富有想象力。在接触周围世界时,他们头脑中会产生许多奇异的想法。童诗如果有奇丽的想象,就能紧紧地抓住小读者的心。如,雪野的《图画书和他的插圖》:

    夏日的田野 / 一本七彩斑斓的图画书 / 飞翔的小鸟们 / 从容地读着 / 一遍又一遍 / 看那两只鸟儿 / 被那动人的情节吸引 / 呆呆地站着 / 成了书中最美的插图

    诗歌把“夏日的田野”,比作“一本七彩斑斓的图画书”,真是妙不可言!读着这样的诗,学生的头脑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美丽的田野色彩斑斓,一群快乐的小鸟在田野间自由地舞蹈,它们的鸣叫不正是琅琅的读书声吗?在读童诗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诗人那种奇异的想象力。这首诗虽然只有九行,却让儿童在自由的想象中飞翔。

    二、增强儿童体验,开展童诗教学

    (一)入境动情,趣味浓

    在教学诗歌时,我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图画、音乐、视频、语言渲染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首诗歌时,我用美不胜收的图片、声情并茂的朗读、欢乐明快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觉得自己就置身于美丽的星空中,坐在月亮船上,看着广袤的宇宙。这样,入情入境,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一种乐趣。

    (二)源头活水,随处见

    儿童诗源于生活。如果我们把儿童“囚禁”在教室里,他们自然写不出优美的诗篇。走进大自然,看到的美景是一首诗,听到的虫鸣也是一首诗……课余时间,我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自然,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这样,在他们心里建立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有了生活体验,学生动笔的时候自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三)心灵善感,抓契机

    生活是儿童诗的源泉。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纯真敏锐的心灵,能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感受和捕捉到诗的灵感。他们幼小的心里装着多彩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太阳是位勤劳的老公公,月亮是位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心疼小草,会怜悯掉在地上的铅笔头。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要加倍呵护。

    当儿童追着我们东问西问的时候,不要忙着告诉他们科学的解答。当淅沥沥的小雨、飞扬的雪花分散正在上课的学生的注意力时,教师不要忙着打断他们的思绪,说不定下一秒他们就会告诉你“树叶上是玩滑梯的雨点/地面上是游泳的雨点/天空中是比赛跳水的雨点……”生活中的小事常常装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抓住契机,稍加指点,一首隽永的小诗就会跃然纸上。

    三、激活儿童语言,激发童诗创作

    (一)触类旁通,初仿型

    指导学生创作童诗时,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发展他们的语言是一大难题。模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

    如,学了《明天去远足》之后,学生会会心一笑,说这就是诗呀,我也会写诗。说罢一首《明天过生日》就诞生了:

    翻过来, / 哎——睡不着, / 妈妈会不会送我香甜的大蛋糕? / 翻过去, / 哎——睡不着, / 爸爸会不会带我去游乐场游一遭?

    仿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写诗的难度。学生模仿的诗作,我们认为这是他们的创作,并张贴在班级的作品栏中。受到鼓舞,学生的创作兴头更足了,遇到每一首小诗都想试着仿写一番。

    (二)感情充沛,妙改动

    统编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多以词串组成。这些词串联起来读像一首小诗。有些课文的句子形式短而整齐,在读通读透的基础上我们可引导学生把它们改成小诗,让学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在教材中还有许多像《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这样动人的故事。学完故事,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童诗的形式写写读后感,表达对人物的赞美之情。

    (三)所思所想,炼为诗

    儿童天性烂漫,想象力丰富。在他们聪慧的脑袋里永远盛开着诗的鲜花。但他们还只是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像我们成年人一样深刻、全面。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情感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文字有孩子的童真,也有孩子的真情。一个学生曾在诗中这样写道:

    请允许我相信童话 / 允许我把巧克力留给卖火柴的小女孩 / 允许我靠着小王子的肩膀 / 在玫瑰花的香气中 / 认真地掉几次眼泪

    “我笔写我语,我语表我心。”当学生乐意创作儿童诗的时候,请允许他们步子小一点、慢一点、更自由一点。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