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建构游戏的呼应之旅

    朱水莲

    

    

    

    中班下学期,笔者作为插班教师来到中二班。幼儿园为了让这个班级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游戏场地,将角落里的一块空间设计成一个小二层,分隔出了上下两个活动区。原任教师习惯将底层作为积木区使用,主要原因是这块独立的空间和其他安静的区域有一定的距离,易于展示幼儿建构的作品,也不影响其他活动。积木区的柜子靠墙摆放,里面摆放着单元积木以及恐龙、汽车玩具等辅助材料,墙上张贴着几张真实的建筑作品图。积木区的游戏采用提前插卡选择的方式,每次最多可以有四个孩子进入。选择在积木区游戏的男孩比较多。教师期待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积木表征自己的想法,搭建出不同的作品,也期待辅助材料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发搭建主题的产生。由于小二层底层的层高较低,教师很难在里面停留,所以教师容易忽略对这里的幼儿游戏的观察。而事实上,这个区域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幼儿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一、酒店初现雏形

    一天,我路过积木区,小虎热情地招呼我:“老师,看!这是我搭的!”于是,我钻进积木区坐下来观察。几个男孩或跪或趴地忙碌着。我热情地问小虎:“你搭的是什么?”小虎说:“我在搭恐龙的家。”旁边的宁宁正在搭一幢房子,他用两根双倍块积木做支撑,上面用最长的四倍块长积木盖顶(见图1)。成成用6块不一样的积木搭了一个停车场和一个家。瑞瑞用小方块积木码好“停车场”,并停放进了各种玩具汽车。

    小虎试图用两个小曲面和一长一短两根长条积木围合成一个圈。虽然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但小虎的建构还处于简单的围合和堆砌的水平。小虎将长条积木的两端勉强接上,却总留有缝隙,于是他尝试将其他小块的积木塞到有缺口的缝隙里,这说明他具有整体的概念。我看他搭的“家”总是不整齐,就建议说:“你的积木不是一样长的,所以很难搭整齐哦!你试试用宁宁那样的长条积木吧!”小虎看看宁宁的积木说:“那我去找一样的。”他到柜子里找来三根长条积木。我感觉到小虎缺乏有关围合一个正方形需要几块积木的经验。只见小虎蹲在地上思考了一下,又向宁宁要了一根长条积木,可他用四根长条积木还是拼不出一个完全围合的正方形,总留有一条缝隙。小虎想了想,又用原来的方法,把一块小的长方形积木立在缝隙里(见图2)。我纳闷:“真奇怪,为什么就不能围合整齐呢?”旁边的宁宁看了一会儿,指着其中一根长条积木说:“这一根短,跟其他的不一样。”我和小虎通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四根积木不是完全一样长、一样宽的。

    小虎、宁宁继续搭,他们对初具规模的建筑感到满意。这时,海宝说:“哎呀!我要开车走了!我要去酒店吃饭了!”宁宁似乎不想让海宝走,就说:“这里就是酒店呀!”海宝一听来了兴致:“啊?这里就是酒店啊?是五星级的吗?”宁宁连连点头。旁边的孩子纷纷过来围观,一起叫着:“五星级大酒店,五星级大酒店!”现在的孩子有很多旅行的经验,自然也了解酒店的星级。虽然海宝总是对建筑物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但是他的意见推动了游戏的发展,也让“建筑物”越来越丰富。

    二、五星级酒店变大了

    孩子们因为合作完成的作品有了一定规模而欢呼,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关注。海宝说:“五星级酒店都是很高的!”我建议孩子们把酒店搭得更高些(见图3)。小虎沿用老方法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垂直往上搭。宁宁说:“你这样搭,客人都没有地方站了。”他让小虎把一样长的积木统统找来,继续在原有的底座上探索两块积木之间的距离以及最上面积木的长度是否合适,用层层“搭桥”的方法不断增加“酒店”的高度。成成举着自己发现的大岔路积木说:“这个可以当门!”海宝接过成成的“门”放在酒店边上,一边打开一边说:“这个门是自动的,车子一来就会打开。”瑞瑞一直在关注五星级酒店搭建的进程,不时帮忙递一些积木。酒店搭建完成时,他希望自己的建筑能够成为五星级酒店的附属设施:“我这个是小的五星级酒店。这个大的五星级酒店是住人的,小的是吃饭用的。”他还用积木搭了一条路来连接大酒店和小酒店。一直关注这里的琪琪和嘉嘉拿着积塑拼插成的“照相机”给“五星级酒店”拍照(见图4)。得到两位“摄影师”的夸赞,在积木区的孩子信心大增,大家决定不拆这栋“五星级酒店”和旁边的附属小楼,以便全班孩子观看。

    三、老师,我们还需要些积木

    午餐后,全班孩子都过来欣赏“五星级大酒店”。瑞瑞激动地说:“老师,我们还需要些积木,我们能搭得更高。”我发现积木区的积木数量不够,很多积木都是小而不规整的,相同形状的积木数量也不够,不利于孩子开展建构游戏。于是,我和其他教师一起到别的园区运来一些闲置的积木,并将其清洗消毒和暴晒。

    新的积木放在了午睡室的中间,孩子们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们能够站起来进行建构,作品自然向空中发展。孩子们重新搭了一座三层的酒店。坤坤、凯凯、宁宁还用四倍块长条积木搭了一座高架桥,他们开着“汽车”说:“先开上高架,然后就到‘五星级酒店了!”(见图5)

    进入新积木区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自己搭,有的合作搭(见图6)。大家对自己的“五星级酒店”很满意,都不愿意拆掉,从而影响了午睡室的通行。这该怎么办呢?凯凯说:“画一条线,超过线的地方就不能搭了,要拆掉。”瑞瑞说:“我们要先把积木收起来,画一个地方出来。”我在午睡室中间的地面上画出一个范围,此范围内的积木可以不拆,但多余的积木要放回筐里。孩子们一起收拾积木,不一会儿,筐装满了,但积木还没有收完。昕昕发现桥形块积木和小半圆形积木正好组合起来收拾,他对积木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把筐里的积木倒出来,重新分类收拾(见图7)。通过整理积木,孩子们渐渐发現积木是可以组合的。

    四、我要造一个最棒的酒店

    一向喜欢在生活区玩的菲菲、洋洋两个女孩也到积木区来玩了。菲菲尝试用三角形积木合成一个平面,再用方柱积木往上搭。洋洋看了说:“你这个是伦敦的五星级酒店(见图8),有尖尖的顶。”洋洋到欧洲旅行过,看到过那里的建筑,她和菲菲继续建造伦敦的五星级酒店。欧洲的建筑与中国的建筑风格不太相同,大多数孩子不了解伦敦的五星级酒店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我把从网络上搜索来的中国的和国外的五星级酒店图片给孩子们欣赏(见图9、图10)。

    阳阳看了这些图片后很兴奋:“我去过的酒店比这个还高!不信我画给你看。”嘉嘉说:“我要造一个比你看到过的还高的酒店。”我说:“想继续造酒店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就是你的设计图哦!”为了表示自己要搭建的酒店很高,瑞瑞和洋洋画了一些白云来衬托。我和孩子们带着图纸来到积木区,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设计需要用什么样的积木来搭建。

    在搭建的过程中,瑞瑞看到海宝建造的酒店说:“你这个酒店高是高,但是怎么上下楼呢?”海宝立刻拿着积木说:“我知道了,酒店要有电梯。”我说:“光有电梯还不行,还要有楼梯。发生火灾的时候,只能走楼梯。”他们一边修改设计图,一边挑选自己需要的积木,用不断垒加的方式建构着楼梯。可是,由于小积木的数量有限,楼梯的搭建不得不停下来,他们显得非常遗憾,用手比画着,看看还差多少。海宝试图用两只手将整个楼梯往房子处靠拢,结果差点把房子弄倒,楼梯也差点坍塌。瑞瑞看到身旁有块积木,就顺手将它放在房子和楼梯的交接处,可积木短了点,无法将楼梯和房子连接起来。这时,海宝找来了一根四倍块长条积木试了试,两人似乎都不满意,又换了一根双倍块长条积木,长短刚好。瑞瑞说:“这个楼梯很特别,上面是滑梯,下面是楼梯。”两人哈哈大笑。小虎的酒店也在建造中,他迁移了第一次建造酒店的经验,在酒店的围墙边造了一个停车场。宁宁看后说:“一个停车场不够用,要很多停车场才行。”小虎手边的短积木已经不多了,他四下张望。宁宁给他找来了一些拱门形状的积木,小虎用它们替代原来的短积木,整整齐齐地搭建了很多个停车位(见图11)。这一次孩子们的作品虽然体积不大、结构不复杂,但都体现了各自设计图的特点(见图12)。我用相机记录了孩子们的每一次建构过程,并将其展示在学习墙上,收录在成长档案中(见图13)。

    五、思考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一次次的观察中,在一次次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了与孩子自然和谐共同成长的状态,而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1.在观察记录中了解幼儿的需求

    中二班的积木区一直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由于层高较低,教师不太方便观察。我在幼儿的邀请下进行了一次观察,发现了积木区设置中的一些问题:(1)积木不成套。(2)积木数量不充足。(3)层高较低,作品不能向上延伸。(4)幼儿有关作品的主题建构经验得不到丰富,幼儿建构能力发展滞后。这些问题造成幼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我要解决的。

    我对幼儿游戏过程中兴趣点的寻找源于记录。我通过记笔记、拍照、录音、收集幼儿的作品等方式,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解读,那些源于幼儿的兴趣和想法的活动也是在幼儿与我的不断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比如,我通过观察记录捕捉到了“五星级酒店”这个建构主题是幼儿感兴趣并为之着迷的。我对幼儿建构的每一个作品都进行了拍摄,了解了每一个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以及建构水平,也体会到了他们在每一次建构中的进步。

    2.在情感和行动上支持幼儿游戏

    呼应儿童的课程是由幼儿的兴趣、想法、发现以及新奇感所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专注地探索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内容,这也源于他们对日常事物的观察研究。幼儿将住酒店的经验迁移到建构游戏中,游戏的兴趣也被激发,他们不断产生创意并付诸实践。我支持幼儿的游戏点子,参与到搭建五星级酒店的过程中,就幼儿建构的方式和实际内容与他们沟通,避免简单的称赞。幼儿在与同伴及我的互动交流中,不断提高建构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呼应儿童的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深入思考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为什么选择或者放弃某个特定的活动以及幼儿从活动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经验。比如,我将积木区调整到宽敞的午睡室,扩大了积木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站立起来随意走动,建构的作品更高更大了。虽然空间增加,材料增多,想玩的人都可以来,但是空间分配和材料分配仍需要大家协商。又如,在建构主题方面,我尝试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认知冲突,并提供更多的中外酒店的图片给予支持,这些具体的行动都在支持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积木区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幼儿用积木建构、创造,呈现自己的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比如,幼儿在建构以及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材料的质地、大小、空间关系以及相对性等概念。幼儿不断探索发现材料的特性并解决构造中的问题,思维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建构意图并对别人的作品发表看法的过程中,能用词语和越来越长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加入到别人的谈话中;幼儿在绘制酒店设计图时,用画图表征自己的思维并用语言加以解释,用简单的阅读技巧去了解别人的图示所代表的意思;幼儿在独立建构以及互相合作的过程中既展现自我的能力,也感受到同伴互相帮助的快乐。幼儿在搭建出理想中的酒店作品后,更是充满了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情绪体验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不断向高处建构,在有限的空间中不仅要完成并保护自己的作品,还要顾及别人的作品,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同时得到发展。

    4.在游戏延伸中寻找课程生长的契机

    教师通过观察记录,解读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的兴趣和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展下一步的活动。比如,从幼儿对伦敦酒店的质疑以及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我意识到要借助图片和设计图拓宽幼儿的思路,让幼儿有计划地建构。在积木区游戏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幼儿对建筑以及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了解幼儿的想法并支持幼儿丰富建构主题,借助设计图或游戏计划增强目的性,尝试分工合作;需要对单元积木及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引导幼儿分享建构的经验和技巧,不斷积累建构的经验;需要将幼儿的作品拍摄成照片或视频布置在积木区,并在游戏回顾环节进行讨论;需要在幼儿生发出更加宏大的建构主题时,引导幼儿运用大型积木在户外空旷的场地上建构,并针对建构主题适时开展相关的参观、绘画等活动,以促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以及不断延伸和拓展游戏情节。

    在这儿童建构游戏的呼应之旅中,我聆听儿童的心声,判断儿童的兴趣,关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儿童对身边的材料进行研究,与儿童一起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展示了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的形象。追随儿童的道路,任重道远,且行且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