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微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蔡秀娣

    摘 要:微习作因用时短、易操作等优点而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也充分利用微习作这种优势,通过创设适宜的习作环境,构建良好的习作范式,搭建成功的习作平台,让学生愿写、乐写、会写,帮助学生迈好习作的第一步。

    关键词:氛围; 快乐表达; 习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39-001

    微习作指的是语文教学中采用的即时性写作。由于微习作时间短、规模小、易操作、针对性强,所以成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有效途径。微习作可以随时进行,在课外也可以快速完成,由于完成难度小,避免了传统习作中构思写作需要耗费较多时间的不足,因此,颇受语文老师的喜爱。下面笔者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愉悦式的习作氛围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宽松愉悦的习作情境将有利于学生习作思路的打开,也有助于学生真实的表达。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依托教材、链接生活、开展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习作情境,打开了学生习作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1.依托教材,抓点建台促表达

    三年级部编教材非常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以文本为依托,创设了一个个小而有趣的习作训练点。如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指导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出秋天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根据课文银杏树、枫树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大胆想象,秋天还有哪些色彩?这些色彩是给谁的?又给秋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笔者再适时展示多彩的树叶和水果,让学生大胆想象,像什么?又为秋天带来了什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和深化,学生掌握了表达方法,并让学生学着作者的样子再来写几句这样的句子。由于有了对文本的细致地感悟、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秋天世界,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想象力被激发,在合作互助中,学生轻松地写出了美妙的诗句,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诗人。而这样的训练点在每个单元中随处可见,如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进行总分构段方式的仿写;学了《大自然的声音》进行运用拟声词来描写一个生活场景。它们如散落的珍珠,串联起一个多彩的习作世界。

    2.链接生活,细致观察丰感知

    “生活是习作永不枯竭的源泉。”让学生爱上生活、学会观察,表达真情至关重要。平时学习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结合“母亲节”,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关爱;结合“教师节”,为老师做一张贺卡或书签,写上自己满满的祝福和深深的爱意;结合“读书节”,向家人和朋友推荐一本你最爱看的书;结合“体育节”,为班里的运动健将写报道并向学校广播投稿。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因关注而变得更加美好,因点滴表达而让生活变得有情有趣。学生心中有爱,有温暖,有感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会丰富学生的生活,会丰盈学生的精神家园,习作成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真实倾诉。

    3.开展活动,参与感知巧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亲身的实践经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文思泉涌。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的单一性,笔者创设一切机会,开展小型多样的活动:“查字典比赛”“水果拼盘”“巧手剪窗花”“木头人游戏”“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扳手腕”,这些喜闻乐见的游戏,走入了课堂,在玩、说、导、练的过程中,学生爱上了习作,习作已不再是一件望而生畏的事。

    二、构建快乐式的表达需求

    习作应该是学生内在需求的一种自我表达,自我释放。它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随意的,它理应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此,在微习作教学中,笔者努力做到:

    1.少一点束缚,多一点自由。在日常微习作训练中,笔者尽量少提各种规范要求,多一点随意发挥的空间。这样一种宽松的习作氛围将会减少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是习作的前提。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与自我对接,与内心对接,构筑起了良好的习作平台,学生写得自由,写得快乐,写得有灵性。

    2.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被人认可的内在需求,小学生尤其如此,一点点的表扬和鼓励都会让他兴奋不已。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笔者在习作批阅过程中,总是给予学生不同的表扬!对于习作好的学生,主要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点评,让优者更优;对于中等的学生,主要从段落构造、用词生动有趣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习作差的学生,笔者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寻找习作中的闪光点,对于一些好词佳句进行圈画点评,尤其在适时的场合当众朗读,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3.少一点修改,多一点引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每次习作批阅中,笔者会针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一至两个方面的修改建议,让学生根据建议进行互改和自改。这样一个轮回的修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更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

    4.少一点藏拙,多一点展示。文章是给读者看的。在习作之余,笔者尽量让学生的习作有发表或展示的机会,加大宣传的力度,扩大影响力,带动习作热情,写出更多更好的习作来。一是借助教室内的学习园地,做到每周一欣赏。每次选择优、良、合格的三篇习作进行刊登,并在篇末写上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学会反思,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习作方法,提升习作的表达水平。二是借助家長QQ群或微信群,每周适时推送学生优秀习作,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欣赏,也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习作范例,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习作指导。三是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和小雪花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并发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四是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征文比赛,在活动中练就过硬的习作能力。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兴趣是基础,方法是根本,体验是关键。语文教师要从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着手,通过创设适宜的习作环境,构建良好的习作范式,搭建成功的习作平台,让学生愿写、乐写、会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迈好习作的第一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