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

    周丽艳

    摘要:2015年国家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主要是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进行阐释,认为新发展理念应顺应我国发展趋势,为我国发展指明道路。而近些年来,新发展理念不断融合当下发展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教育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顺从新发展理念,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便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希望能够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发展理念;传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25

    新发展理念具有全局性、纲领性、战略性——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矛盾的动力;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不平衡、失衡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关问题;开放理念注重内外联动;共享理念,注重的是公平、共享。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中,应当贯彻五大理念,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一、创新,打破传统课堂

    我们要做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创新,这种创新是来自于教师内在发展的动力。教育行业本身就具有时代前沿性,应当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时代元素,创新课堂。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突破应试教育下的思维模式,融入新的教学元素,敢于开辟第二课堂,实现课堂的创新,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笔者在班级中进行突破教育,关于“诚信”这一版块,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在课堂上举一些诚信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而笔者却力图于打破这一教育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笔者带学生走出课堂,计划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诚信元素,例如到银行询问关于假钞问题,让学生注意到诚信的重要性。

    二、协调,实现师生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般是师生对立的形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相符。因此,我们必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协调的发展战略,打破原有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能够友好地相互交流,学生之间也能平等对话,在这样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使课堂更具有活力,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例如,笔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结成小组模式,然后在课堂中相互交流进行对话。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后,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三、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必须要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在突破这个思想性比较强的课堂中要渗透这一发展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从心底里认为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相处,减少破坏自然的问题,在生活中“从我做起”做一些环保活动。例如,针对“环保”这一版块的学习,笔者组织学生到校园周围捡一些垃圾、打扫马路、制止一些乱扔垃圾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更加自律了,约束了自己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之前班级中会出现垃圾乱扔在过道的现象,之后却没有再出现了,教育效果良好。

    四、开放,实现课内外联动

    如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这需要教师实现课内外的联动,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让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习,同时在课下的时候也能学习。《道德与法治》可能本身生活化气息就比较浓郁,因此在生活中就会出现一些道德与法治的问题,学生能根据这些问题联系课本知识,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把握与理解,从而灵活运用。例如,在课下的时候,笔者会为学生播放一些小视频,关于“合作共赢”“大国外交”事件等,学生在感叹发展之余,又提出了“共享”的老话题,从而认识到共享的作用。

    五、共享,全班“水涨船高”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共享一些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加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在课上笔者经常让一些《道德与法治》学习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是一些国际国内重大实事,并且相互总结。这个过程中学生共享信息、共享学习,实现了学生相互促进的教育目的,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水涨船高”。

    總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当中落实新发展理念有益无害,一举多得,对于教育发展来说是新思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一新发展理念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

    [2] 左 健.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J].江西教育,2018(33).

    [3] 赵 静.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学周刊,2018(34).

    [4] 闫 哲.传统孝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及途径[J].学周刊,2018(30).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 ?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