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养生大道

    赵越

    内容摘要: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其地位被概括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政治层面的地位。《论语》也是具有浓浓的烟火气息的,特别是养生的学问照耀着我们的生活的许多方面。《论语》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生命观,儒家的学士对待人的生命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涵养之道。儒家中“养”的观念,讲究的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一种严谨的态度。养生不仅仅包括养人的身体和心理,同时也要求涵养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这篇文章将以《论语》为出发点,从“养身”、“养心”以及对自然的“养”的角度来品味《论语》中的“养生”之道。

    关键词:《论语》 养身 养心 养自然

    从养生的层面看,《论语》中体现的生命修养,能引导人们走出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困境。在这部著作之中,我们可以找到指导生活的方法,也可以发现蕴藉心灵的途径。《论语》中“养”的概念中,有浓厚的“养人”观念在里面,“养人”之中包括的养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这与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内心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论语》中的“养生”,也涉及到人们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方面。养自然,《论语》中就有一种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思想概念。

    一.养身

    “礼”是《论语》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儒生的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儒生经常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其中的“礼”体现了一种先进的“养人”的意识。这种养生的意识对人的身体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对身体的“养”,儒家提倡一种健康饮食、合理饮食、卫生饮食。

    食物需要是新鲜清洁、烹熟的。[1]《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和“君赐腥,必熟而荐之”,这里就提倡要使用新鲜卫生的食材,并且要经过烹饪加工变熟后再食用。[1]“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这里也是强调祭肉放到第三天后不能再吃了,意味要吃新鲜的食物。因为食物放久了就会变质,而高温烹饪能杀死食物之中大部分的微生物。对于喝酒,要掌握一个尺度,[1]《论语·乡党》中“唯酒无量,不及乱”和《论语·子罕》中“不为酒困”,饮酒过度会伤脾胃,严重者会麻痹神经导致死亡。其次,正确的饮食也表现在进食时的细嚼慢咽上。[1]“食不语,寝不言”,提醒吃饭的时候要转专心。[2]《千金翼方·养性》中就提倡“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食勿大言”,吃饭不说话可以防止呛住,也可以有意让食物咀嚼得更充分。[3]《养病庸言》中就说道“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咀嚼得极细咽下”,否则暴饮暴食,易损伤肠胃。另外,食物养生需要合理搭配食材“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肉再多也要注意一个度,不能讓肉超过了主食。[4]《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就提示我们要均衡膳食、合理搭配。单一的食物无法满足人的营养需要,必须食用多种食物才可以。在吃药方面,不能随便吃药。在“礼”的规范下享受事物,一方面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健康饮食。

    二.养心

    养生不仅仅是对身体的“养”,而且是对心灵的“养”。养生不仅仅是对自己活了多少岁这个数字的追求,更是让自己对生活有一种愉悦。仅仅有物质方面的养生不完整的,必须加上精神上的养生,这样才能从内而外地保持健康。儒家的“养心”概念中,涵盖了自己的仁德、中和、“乐”等思想。

    (一)崇尚仁德

    “仁德”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论语》中就提出过仁德与长寿的的关系。[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德获取的过程也是养生的过程。[5]《说文解字》对“仁”的解释是“亲也。从人从二”,对“德”的解释是“升也,从彳 聲”,“仁德”的解释都有行为端正而产生的积极影响的意思。有“仁德”的品性行为,可以减少犯错从而减少人祸的发生。[1]《论语·里仁》“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仁者会修养自己的品行,也就不会做坏事,这样可以避免人祸。

    一个有仁德的人,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他们无所畏惧,也不去对别人曲意逢迎。对“德”的定义,孔子有一个基本的观点,[1]《论语·颜渊》中“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崇尚“德”的人会以忠诚信义为主,唯义是从。[1]《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仁德的人可以安于现实的困境以及诱惑。在精神层面,[1]《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德者的健康表现在有较少的心理负担上面。[4]《黄帝内经》中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敞,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保持心情的愉悦可以让自己更加长寿。

    “仁德”是儒家“快乐”的一个前提原则。

    (二)保持快乐

    快乐可以涵养内心,保持内心的愉悦,从而达到身体的健康。《论语》之中有很多“去忧”而达到快乐的话语。当然其中的快乐不是声色犬马之乐,而是君子之乐。这种快乐是从高尚的道德情操之中获取的,学习、与君子交、安贫等,这些都是儒生的快乐之源。

    [1]《论语·述而》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一种评价,但其中透露出“乐以忘忧”的思想,具有“养生”的观念在里面。[1]《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从远方来和我探讨学习,这既是学习之乐,也是交友之乐。[1]《论语·述而》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些贤人只食用粗茶淡饭,也会觉得快乐,他们的快乐很简单。而他们的快乐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行为追求。[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内心坦荡而小人内心忧戚不安,所以小人想快乐很困难。

    从《论语》之中,很容易发现“快乐”和“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修德的过程是寻求快乐的过程,而快乐是修心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三.养自然

    人们的健康与生活的环境休戚相关,《论语》中的养生不仅仅停留在人的层面,也体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之中。[1]《论语·阳货》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万物的自然生长,没有人为的矫饰,这是天道之德。自然给予我们的是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论语》之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自然观。在物质上,自然提供的是食物等;在精神上,自然提供的是视觉、心灵的“乐水”和“乐山”享受。

    “养自然”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顺应自然”。[1]《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里表面上是曾点以及和孔子的一个志向,但这也是强调在合适时节做适合的事。[6]《庄子》中记录了孔子的话语“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也,行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孔子直接提出人要顺应自然的法则。

    而“养自然”的要求人们要敬畏自然、适度开发自然。对待自然需要有敬畏之感,[1]《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天命”是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规律。当然,《论语》中对自然的敬畏更多的表现在“敬天”和射猎上。[1]《论语·八佾》中“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要得罪老天爷、不要违背自然,要对自然保存敬畏。人们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要善待自然的物,在要将仁爱推广到对自然的开发之中。《礼记》中有孔子对适度开发的看法[7]“命祀山林,关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虫”,对自然的索取也要遵循仁义,若是竭泽而渔会破坏生态。《论语·述而》也提出[1]“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平日做事也要保持一颗仁德之心,对待自然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合理开发是为了保护源泉不枯竭,[8]《大戴礼记》中孔子的观点很明确“源泉不竭,故天下积也”。

    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开发自然,是对自然的“养”。《论语》中的“养自然”,是儒家的一种仁爱的自然观。

    四.结论

    《论语》中的“养生”,是一种注重身心和自然的养生观。对于身体上的“养”,我们要注意饮食;而心灵上的“养”,要保持一种正确的心态;对自然方面的“养”,要做到顺应和保护。“养生”养的是身体生命,但儒家的“养生”却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养生命。从深层次上看,《论语》中的“养生”不是孤立单纯意义上的“养生”,而是渗透了儒家哲思的养生。《论语》把“养生”纳在“礼”、“仁”、“德”等范围之下,其最后的落脚点是用这些道德精神层面的标准来“养”世界。

    参考文献

    [1]石锓《论语简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8年10月

    [2]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8月

    [3]沈嘉树《养病庸言》[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

    [4]张大生主编《黄帝内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0月

    [6]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7]戴圣著,贾太宏注《礼记》[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6年4月

    [8]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1月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