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研究

    苑艺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和经济实现重大转型,原有的政府体制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对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公民的民主需求愿望日益增加,而现行的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公民的民主需要。因此,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探究在社会转型期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管理服务效率的提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社会转型;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具有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督等职能作用,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构建。

    一、服务型政府特点分析

    (一)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

    服務型政府主要是向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因此要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公共服务决策的依据,确保为公众提供精准化的公共服务。

    (二)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

    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在合法的基础上为满足公众需求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政府权利的有限性

    政府职能和权利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合理发挥社会组织的效用,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做好“放管服”的结合,打破垄断机制。

    (四)公平一致性

    服务型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因此在进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而且还要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1]。

    (五)法制正义性

    构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需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存在主要问题

    (一)政府管理理念落后

    在现行的政府管理理念中,政府主导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很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各级政府提出了简政放权的新要求,对政府转换职能制定新标准。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古老制度和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政府很难从“管理者”的角色向“服务者”转变,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公共管理服务效率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公众缺乏参与意识

    公众的参与意识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前提,是提升公众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影响力的关键。但是在长期的政府管理的模式下,公众在公共管理中缺乏话语权,导致对公众事务的参与意识较低。随着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对公共事物的参与意识逐渐提升,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支持。

    (三)缺乏完善规章制度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整,导致公共服务细化标准和规范化的服务规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致使相关的审批流程比较繁琐,公共服务效率较低[2]。在规章制度的建设上缺乏完整性、创新性,不能为政府职能的转变进行有效的服务。

    (四)法制保障体系滞后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失衡的问题,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无疑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现行公共服务体系缺乏统一化、完整化、社会化良性互动,目前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政府、社会、公民协作网络公共服务体系。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构建服务型政府策略探究

    (一)政府由“管理”向“服务”理念转变

    实现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形成正确的服务理念,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要注重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实现服务理念的逐渐转变,增强人们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1)公务员要逐渐转变服务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人们的利益作为工作的依据[3]。有效地回应群众的合理需求,科学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实现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公务员要形成公正公平服务理念。公务员要履行自身职责,真正发挥人民利益委托人职责,坚持公平的态度处理公共事务,尤其是要对弱势群体进行照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公务员要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强化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意识,树立正确的服务和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服务价值观。公务员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培训,掌握新技术和新观念,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构建学习型政府。

    (二)全面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

    由于在过去政府管理模式下,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上缺乏参与权、话语权、交往权,导致公民失去参与兴趣,渐渐失去了对公共事务决策影响力[4]。因此,服务型政府要积极发挥服务职能,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提升公民法理意识。(1)结合实际情况,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公民参与要求,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2)搭建公共管理事务活动平台,定期开展相关的社会活动,进行意识宣传,对公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念。(3)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使其认识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合法性,也正确认知自身作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从而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群众基础。

    (三)优化机制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1)信息公开机制,强化社会监督。随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对政府权利形式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社会监督,促进政府行为公开化,才能督促政府更好的履行服务职能,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此背景下,提升政府的责任意识,才能督促政府结合公众的意志行使权力,满足公众利益需求。(2)完善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鼓励公民参政议政[5]。为公民提供更多的表达意愿的途径和督导,将公众意愿顺利传达给政府部门,才能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此外,通过民意表达机制的完善,也可以方便政府及时了解公众需求,并为其提供精准化公共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愿逐渐增强,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健康生活的基本条件,能够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从而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由于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瞬息万变,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应的社会危机预警机制,对社会危机进行有效的防止和处理,避免对人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四)實现政府行政体制的转变

    (1)优化公务员选拔体制。结合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对公务员选拔机制进行合理调整。推行考任机制,优化考试结构和方式,防止公务员选拔暗箱操作行为出现,确保公开公平性。对部分公务员岗位进行聘任机制,强化公务员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岗位责任意识,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对公务员选拔方式进行积极创新,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公务员的服务效果进行全面考核。(2)优化财务预算分配体制。完善公共收入制度,提升公共财政收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促进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事业等支持[6]。(3)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行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通过分权等形式,逐渐下放公共服务权利,构建新的市场主体,促进社会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公共管理服务中去,政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控制,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

    (五)优化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1)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深入群众中去,调查民意,对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意愿进行及时的了解,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公共服务。构建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维护人们群众的合法权益。(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大数据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构建电子化政府。简化服务流程,避免一事跑多家的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公共服务。(3)发展“单一窗口、一站到底”公共服务摸式,让百姓与政府零距离接触,增强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保持热情的服务态度,提升公众的公共服务体验,增加对服务型政府满意度。(4)加强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一项最大公共福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7]。完善公共管理服务立法,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考验。

    是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大政治[8]。因此,要建立完善法治政府,整合社会不同资源,回应民生有效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9]。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要逐渐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增加公民的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公共管理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优化社会结构,为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实现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宇.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现状及途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0):200-201.

    [2]白景明,景婉博.政府机构运行成本概论[J].管理学学术前沿,2020(2):48-70.

    [3]童馨,王皓白.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共管理转型的多维度思考[J].大庆社会科制度化学,2019(04):128-130.

    [4]杜磊.基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些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3):90-91.

    [5]江小涓.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升能力及应对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18(09):6-11.

    [6]徐莲.公共管理视野下转型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7(36):94-95,98.

    [7]王建民,于海波.中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初探[J].公共管理新论,2018(09):53-72.

    [8]孙健,马晓雪.公共管理[M].十三五公共管理类核心教材,2017(11):290-330.

    [9]郑志来.基于大数据视角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J].电子政务,2016(09):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