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生命的意义,珍惜“拥有”

    王晓娜

    〔关键词〕疫情;生命教育;感恩教育;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2-0030-03

    【活动理念】

    意义治疗大师弗兰克尔认为,每个活着的人都要为自己的“存在”找到意义,寻求意义是人类的基本动机之一,也是人灵性的一种表达。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认为,真实的幸福是可控的,来源于个体对自身所拥有优势的辨别和运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高中生正处于进入成人阶段前的准备和定位时期,纠缠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困扰于生命意义感的无尽拷问。2020年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目睹了无数个与生死有关的人间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让高中生懂得生命的可贵进而去敬畏生命呢?本节生命教育课聚焦于“拥有视角”,引导高中生学会“向内看”,感恩自己的“所得所有”,思考生命的价值。

    【活动目标】

    感知:让学生在认知层面懂得,轻生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无知。感恩自己的“所得所有”,是生命意义的重要来源。

    体验:通过活动体验以及疫情故事分享,让学生在反思中,感知并体验自己的“所得所有”。

    升华:以“比喻”的象征手法,升华主题,让学生 “向内看”,寻找生命的价值。

    【活动方法】

    讲授,小组讨论,体验式活动,故事熏陶。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

    【活动准备】

    幻灯片,视频片段,漫画素材,自制卡片,沙具实物。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视频观看——“无畏源于无知”

    教师导语:2020年突然袭来的这场疫情,让我们目睹了无数个与生死有关的人间故事。我想大家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接下来,我们看一则新闻。

    学生观看新闻:“2019年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男孩跳桥,母亲痛哭欲绝。”

    教师提问: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了一个愤怒的男孩、一场奋不顾身的“跳跃”、一位歇斯底里失声痛哭的母亲,还有一个17岁生命的“戛然而止”。请大家重新反思这则新闻,你们有什么感受(感受),你们如何看待这个男孩的行为(评价)?

    学生分享:(感觉)遗憾、可惜、压抑……(评价)冲动是魔鬼;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和母亲的矛盾积累已久……

    教师小结:正所谓“无知者无畏”,17岁男孩对死亡的“无所畏惧”,那“勇敢的一跃”,正来自他对死亡和生命本身的无知。男孩错误地理解了死亡,错把结束生命当成惩罚母亲的手段和缓解痛苦的唯一途径。男孩也缺乏对生命意义的领悟。试想,如果他能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美好和光明在照耀着他,他舍得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设计意图:用真实案例引發学生深思,引导学生从感受和评价两个层面重新分析新闻事件,让学生意识到男孩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他对于死亡的“无畏”来源于他对生命价值的无知。

    二、团体转换阶段:漫画欣赏——初步聚焦“拥有”

    教师导语:很可惜,新闻中的男孩终究没有懂得生命的珍贵。接下来,我们欣赏一幅朱德庸漫画。漫画中的女孩感觉漫无边际的痛苦侵蚀着她的生命,于是她选择从11楼跳下。可是,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突然 “顿悟”了。那么,这一段“生”与“死”之间的、11层高度的距离,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观看朱德庸的漫画“跳”。

    漫画内容:

    女孩经过10楼时发现:大家心目中的“模范夫妻”竟然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经过9楼时发现:原本坚强的Peter内心也有脆弱而柔软的一点,他也会瘫软而坐、掩面而泣;

    经过8楼时发现:有一个大大的意外,一不小心降临在丫妹家的床上,这意味着,丫妹的爱情和友情可能要同时被卷走了;

    经过7楼时发现:啊,原来丹丹已经痛苦到了不得不吃抗抑郁药的地步;

    经过6楼时发现:阿信依旧在坚持不懈地找工作;

    经过5楼时发现:原本受人敬重的王老师竟然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

    经过4楼时发现:Rose继续抗战在和男友分手的道路上;

    经过3楼时发现:孤独的阿伯依旧怀揣着期盼,等待有人陪他喝喝茶、聊聊天;

    经过2楼时发现:Lily依旧在想念着她那已然不知去向的老公;

    教师提问:坠落到1楼时,女孩终于明白了……你觉得她明白了什么?当楼上的人们跑下来,看到倒地的女孩时,你觉得这些围观的人们又在想些什么?

    小组讨论与分享:“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和别人一比较,女孩发现自己生活得很不错;围观的人觉得很惊讶,不明白女孩为何轻生,他们都在羡慕女孩的幸福。

    教师小结:漫画中的女孩应该有意识地关注自己拥有什么,并懂得感恩。只可惜,女孩最后一刻才明白。而生命只有一次,她再也没有办法“死而复生”。

    设计意图:珍惜生命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在团体转换阶段,本节课从珍惜生命的宏观思维初步导向“拥有视角”,引导学生意识到“感恩拥有”的重要性。

    三、团体工作阶段:深化、升华“拥有”

    (一)“读”我

    教师导语:漫画以艺术性手法向我们传达了:要多反思自己拥有什么,懂得珍惜生命。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来体验另一种“沟通”。在生活中,我们往往用语言表达自己。但是,当你以接下来的方式呈现自己时,别人还能“读懂”你吗?

    游戏规则:我手上有六个纸质卡片,每张卡片上面都有文字,需要6名同学参与。每个同学随机抽取1张卡片,请用嘴型表达出卡片上的内容(教师示范)。整个过程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但可以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声音的价值呢?假如我想用500万买走你的声音,你会做这笔交易吗?为什么?

    学生分享:声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无声”的世界,我难以表达自己,实现有效的沟通……不同意,多少钱都买不走声音。

    教师小结:我们往往习惯了这些感觉器官的存在,没有刻意关注它们的功能价值。只有在“失去”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无价的,我们要感恩自己拥有健全的身体。

    (二)疫情故事分享

    教师导语:同学们,2020年的这场疫情,让你们也许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隔离”;因为疫情,你们有了一个漫长且难熬的寒假……

    教師播放图片,分享疫情故事:2020年,注定不平凡,我们记住了钟南山院士,他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战场”;我们记住了金银潭医院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摘下口罩,满脸深刻的痕迹让我们心疼;我们记住了李文亮医生,他是一个普通但真实的人,在这个特殊时刻,他的一番真话,让他成了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我们记住了顺丰小哥汪勇,在病毒面前,他成了医护人员的“生命摆渡人”……

    教师提问:这些英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奉献、责任与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与高贵。此刻,请大家重新打量一下当今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们结成联盟,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研发疫苗,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重新感受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空中课堂里一次次精美的直播课……同学们,请用心思考,当下的你们拥有着什么?

    学生分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恩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让我拥有安全的生活;我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父母的疼爱;我有健全的身体、漂亮的嗓音;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可以在家上网课……

    教师小结:我们往往在“失去”后才发现“拥有”。漫画中的女孩在与别人比较后才“看得见”自己的幸福;活动中的同学在“失声”后才意识到声音的价值。被病毒侵袭,我们才会感慨:何其有幸,生于当今这个时代,生于中华;何其有幸,拥有美满的家庭、美丽的校园……当下的我们拥有着许多“唾手而得”的幸福。心理学家荣格说:“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我们要有意识地“向内看”,关注自己拥有什么。

    (三)一沙一世界,升华“拥有”

    教师导语:最后,我们进入沙游世界,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去体验“拥有”。在心理辅导中,有一个技术叫沙盘游戏,这些沙具,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教师出示沙具实物)有很多象征性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你赋予这个沙具什么寓意。

    教师提问: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将自己比喻成某个沙具,你觉得你自己像什么?拥有着什么?(句式:我像 ,拥有 。)举例:我像一条美人鱼,拥有美丽、自由、大海给予的保护、独立的精神空间。请大家写在心形卡片上。

    学生填写心形卡片并分享:我像天空中的一朵云,拥有纯净、温柔、创造力;我像一棵大树,拥有青春、活力、希望;我像一间房子,拥有责任心、踏实可靠、信服力。

    教师小结:其实,每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只要我们肯主动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来。大家要学会赋予自己的生命积极的意义。

    设计意图:首先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失去”,引导他们懂得珍惜。疫情期的人间故事,具有显著的信服力和感染力,激活学生反思当下的“所得所有”。最后用沙盘游戏中的“沙具”形象升华主题,给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以更深刻的方式探索“拥有”。

    四、团体结束阶段:意义来源于“拥有感”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懂得敬畏生命,感恩自己的“所得所有”,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愿你们一只脚落在当下,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另一只脚迈向未来,探索无限的生命意义。当下即道场,从珍爱当下的“拥有”开始吧。最后,请大家将心形卡片贴到教师后面的黑板上。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生命教育课,身处疫情期的高中生更需要思考并寻求生命意义。本节课把一个宏观的生命意义主题缩小为“拥有”视角,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拥有什么出发,逐步启发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活动环节设计合理,以“感知—深化—升华”生命意义为主线,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富有创意,语言优美。选材新颖且具有启发性,对漫画进行了个人改编,活动体验属于原创设计,故事分享取材贴合疫情背景,鲜活真实,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信服力。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十一中学,济南,250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