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孔德忠+陈志祥

    

    【摘要】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模式。高职院校要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要从利益驱动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权力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入手,校企协同育人可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载体,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资源、校企人员互聘、实训基地“内外兼修”、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基地共建、质量共评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關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3007003

    本文从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角度出发,激发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使校企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容

    (一)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是找到校企双赢的利益结合点。[1]目前,企业对于人才培养重点在“用”,不在“养”。高职院校输出的是人才,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的也是人才,而且是高素质、实践能力很强的人才,这是企业所图的“利”。政府应公布一些相关的政策在人才、资金和设备等资源方面对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企业给与支持,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同时,学校应该吸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使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话语权,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适应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沟通协调机制

    高职院校和企业是两个独立的经营单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尤为必要,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沟通制度和平台来实现。首先,校企共同组建专门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和沟通,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构建校企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将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行业协会的介入可以在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使合作效果更加明显,让双方的合作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

    (三)权力约束机制

    利益驱动机制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而权责约束机制可以避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不作为,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而激发校企双方的动力,保障各方的正当权益。首先,签订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育人中的作用,对学校和企业进行监督。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制约。

    (四)利益保障机制

    利益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享受的正当权益,要实现这一点要从政、校、企、行四方入手。[2]政府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利益保障机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从而构建政府层面的保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健康、稳定发展。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合理规划资源,制定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专项制度。企业应抽调专职校企合作管理人员,参与合作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的构建等工作,并承担各项管理工作,做到资源共享。行业协会应为学校和企业交流的平台,在职业资格鉴定、专业能力培训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校企合作育人的有序开展。

    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

    (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采用“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模式,组建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院四方联合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优化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健全多方共管的组织运行机制,促进政校行企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政府方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驱动力。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为企业参与教育事业提供优惠政策,对校企合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评优冠名、媒体宣传等扶持,促进构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驱动机制。

    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协调平台的搭建。行业协会依据行业的发展背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指导,同时注重倾听企业的声音,将企业人才需求反馈给学校,使企业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另一个主体,并协调校企双方的合作需求,沟通校企双方在培养方案、培养规格、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事宜,促进校企合作沟通协调机制的构建。

    企业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全方位。企业全方位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应包含校企“合作进行招生就业、合作制定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实施教学过程、合作评价培养质量”,从而实现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主要是指高校自身服务企业的意识。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在校企协同育人中起主要作用,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一主线,让企业得到其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在企业职工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企业共同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二)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共育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中,可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校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同时,新生入学即与意向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并组建订单培养班,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制定各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期间便是企业的准员工,通过学生设立企业奖学金,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公司的归属感,同时提升职业素养和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的认识,实行“招生即招聘、入学即就业”,解决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行业、企业实际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吸引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点由“用”转换到“养”。

    2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组成课程开发小组,为使课程内容更切合生产实际,引入企业实际的产品与项目,针对企业生产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实用性、先进性”的课程资源。在专业课程开发中,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企业人员主要是提供企业案例,总结操作经验,进行生产过程示范操作录制教学录像,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内容组织和文字表述,从而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合作进行教材、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将企业的生产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为实际教学项目,建设以资源素材为核心,实现资源利用的共享化、方便化、高效化,使教学资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完善校企资源共享机制。

    3完善校企人员互聘,构建人员共用机制

    通过“分类管理、量身打造”的原则,将专任教师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专业带头人通过学习职业教育先进方法,接受国内外职业教育理念,使其具备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课程改革、科研、创新设计项目等方面的能力。骨干教师通过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课程、合作授课等方式提高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一般教师通过到企业中接受专业新工艺、新设备、新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

    将兼职教师分成专家型、授课型、指导型。“专家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定期开展专业讲座,指导专职教师顶岗实践,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授课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并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职业岗位实践指导等,指导学生参观企业、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具体工作。[3]通过构建校企人员互通渠道,解决专任教师驾驭实践教学的能力相对薄弱,兼职教师整合教学资源能力较差,双师素质教学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的问题,实现校企人员优势互补、人才资源共享。

    4实训基地“内外兼修”,构建基地共建机制

    实训基地外修是指实训设施、场地布局、设备配置等方面。需按照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三个层次以及课程体系的要求,确保专业技能培养课程能够在实训室内实现真实项目训练。企业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设备精度与企业同步,甚至超前于企业;设备按照车间的工位进行布局;校内的实训基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一致,解决实训设备配置落后于电缆生产企业的现状。

    实训基地内修是指实训项目的设置。实训项目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规范,以满足学生在专业认知、技能训练与鉴定、生产性实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需要。将教师在下厂实践过程中收集生产企业的典型生产案例转化为实训教学资源。另外,还可以引入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业务流程等,营造全真生产环境。解决实训项目设置与电缆企业生产一线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从而使实训基地不仅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又能满足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5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质量共评机制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学校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外,一是学生也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实行自评和互评;二是吸收企业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三是吸收学生家长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四是注重与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合作,完善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考核要改变评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局限性,重视操作技能的考核,同时不忽视素质的考核,将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考核有机融合,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除做好平时课程评价外,更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从就业率、就业质量、企業满意度等方面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课程考核改变以卷面笔试考核的形式,针对不同的课程分别采用实践操作、关键问题现场答辩、开设主题报告等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

    评价时间的全程化。改变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模式,更注重过程性跟踪与考核,同时不将评价时间局限于在学校的学习期,还重视就业后的企业跟踪评价。

    三、结束语

    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达到“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员共用、质量共评”的合作要求。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要求结合不够紧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适应,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够系统等关键问题,从而增强办学活力,形成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政校企行多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黄艳秋.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及构建路径[J].教育探索,2015(10):52—54.

    [2]尹姿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36—37.

    [3]孔德忠,陈志祥,苏丹丹.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29):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