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后练习中“读”的形式与内涵

    陈笑笑

    [摘 要]“朗读”“读一读”“默读”是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的常见形式。在课后练习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紧扣课程标准,并依据年段目标和教材中对学生“读”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发挥语文课后习题中“读”的教学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关键词]课后练习;朗读;读一读;默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66-02

    统编教材主要采取“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编排形式,非常注重对学生“读”的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在课后练习中,“读”出现的次数有200多次,足以说明新教材对“读”的重视程度。“读”的含义很广,在语文教学中,“读”主要包含朗读、默读、浏览等多种形式,而在课后练习方面,“读”的训练主要有朗读、读一读、默读三种形式。那么,如何区分这些读的形式及其联系呢?

    一、朗读

    所谓朗读,就是指清晰响亮地读。朗读在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所占比重最大,可以说朗读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语文学习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也特别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以梯度式和层级性方式出现,逐步走向丰富与多元。

    (一)低年段的朗读

    低年段的朗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本身上,虽然教材中也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等朗读要求,但是对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则是定位在“学习”一词上。而在低年段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关于朗读的要求则是比较具体的,在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中就提出了注意读好“一”的变调与标点的停顿,读好不同句子的要求,如读好感叹句,读好停顿,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等。总之,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托课后习题和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朗读课文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中年段的朗读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到了中年级以后,教材中对学生朗读的要求则显得丰富而多元。在三年級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提出了“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由此可见,低年段朗读侧重于理解,中年段朗读侧重于感受。“有感情朗读”是比“正确、流利、理解”更高一层次的朗读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想象画面、还原语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真正读出情感,读好课文。

    (三)高年段的朗读

    到了高年级以后,“体会情感”“想象画面”依然是学生朗读的主要要求,相对来说,更侧重于让学生读出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和对作者的独特感受,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个性看法。如在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课的课后练习中就提出了“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的朗读要求。在《军神》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了“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的目标要求。因此,在这些课文的朗读中,教师就要从挖掘文本本身的内涵与语言风格入手,让学生读出文本的独特韵味。

    朗读对于学生的思维提升、语感形成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依托课后习题,紧扣朗读的目标要求,注重对学生朗读方法、朗读技巧的指导,以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

    二、读一读

    “读一读”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中也有着不少分量。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读一读”属于动补形式的短语,前面的“读”这个词语表示动作,后面的“一读”这个词语对“读”的方式进行了补充。教材中关于“读一读”的要求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低年段的“读一读”

    “读一读”是低年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的重要内容,从语境来看,低年段的“读一读”主要表现为出声读,它对学生读的要求较低,只需要学生能够识字、正音或者读通句子即可。另外,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还不会默读,所以出声读一般都是学生阅读的常态。需要指出的是,对低年段学生来说,“读一读”和朗读并不冲突,因为“读一读”针对的内容主要是知识性较强的文章、词语、句子,与它紧密联系的课后练习常常是“说一说、记一记、做一做、比一比、写一写”之类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读一读”完成以后需要紧接着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读一读”只是训练的手段,是为学生解决跟文本有关的问题而服务的。因此这一阶段的“读一读”,教师要让学生尽力出声读,敢读,会读,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中高年段的“读一读”

    相对于低年段的“读一读”来说,中高年段的“读一读”安排得不多,在各个学段各编排了6次。在中高年段的“读一读”中,有的是指向朗读的,有的是指向默读的,相较于朗读、默读、快读、速读等朗读方式,“读一读”显得更为通俗易懂些,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因此,教师要依据课后习题中提出的“读”的要求给予学生恰当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

    三、默读

    所谓“默读”,主要是指不出声地读书。与朗读相比,默读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习惯的形成。统编教材在二年级就初步提出了默读的要求,在中高年段的课后练习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以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提升。

    (一)课标中对于学生默读的要求

    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学生提出的默读要求是“学习默读”;对第二学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对第三学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默读训练中,教师要能够依照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的默读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

    (二)关于中高年段的默读

    在统编教材中,朗读与默读是互相补充的。如在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这样的要求。从这个习题训练来看,主要采取的是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文本的情感和内涵。再如,在《草船借箭》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了“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默读主要指向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课后习题教学中,教师如果对“默读”这个要求仔细研读的话就会发现,在“默读”后面大都跟有“想想”之类的动词,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读想结合、读思结合的习惯,使学生能够与文本深入对话,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如在《开国大典》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了“默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递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在旁边做好批注,和同学交流”这样的训练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批注的习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背景下,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在朗读、读一读、默读等方面的要求,挖掘出课后习题中“读”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