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碰撞及对当代文化碰撞的借鉴

    陈帅奇

    【摘 要】《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著名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四对母女从矛盾冲突到走向沟通与和解的过程,反映了中美文化在不停碰撞中的冲突与融合。本文试图在分析小说中体现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讨论当代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国人该如何自处。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204-03

    一、引言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刚一问世就在中美两国读者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小说讲述了四对母女从矛盾冲突到逐渐沟通和解的故事,既表现出华裔们开始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不满足于对美国文化的简单迎合,又折射出中美两国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不停地碰撞,最后走向融合的必然性。而在当代全球化的进程中,中美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这考验着每一个身处这样环境下的当代人。

    二、中美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然结果。《喜福会》中的母亲们与女儿们之间不同的文化必然會带来母女间的矛盾。故事中的女儿们生长在美国,一边视自己为地道的美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接受着美国文化制度下自由理念的浸润,在成长的过程中与母亲的传统理念不停地冲突碰撞,一边又在潜意识中深受母亲价值观的影响,艰难地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地带找寻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母亲们年轻时历经险阻,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她们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到了美国,我就要生个女儿,她会很像我。但在美国,她却无须仰仗丈夫鼻息度日。在美国,不会有人歧视她,因为,我会让她讲上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她将应有尽有,不会烦恼不会忧愁。她会领略我的一番苦心,我要她成为一只比期望中还要好上一百倍的漂亮的天鹅”,孰不知等待她们的却并非什么康庄大道。她们按照中国传统方式教育她们的女儿们,却因为思想理念与女儿们的截然不同而受到了来自女儿们不同程度的反抗,母女间的矛盾冲突更是体现在了各个方面。

    (一)家庭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庭价值观是最基本的价值观,而这种家庭价值观崇尚的是孝顺父母以及一切以家族的利益为先。孝顺的基本要求是对父母的尊敬与服从,必要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在《喜福会》中,徐安梅的母亲年级轻轻就守寡,因被财主吴青强暴而被娘家认为是家族的耻辱,娘家人把她赶出家门,她无处可去,只好寄人篱下,做了财主的小妾。但在她的母亲病危时,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那个把她抛弃的家里,亲手割下自己的肉,喂给她的母亲。作者未必不是在借笔揭露中国传统思想的糟粕部分,但当时幼小的安梅在看到这一幕后,慢慢理解了母亲,这也正说明了孝道是维系中国传统家庭关系的纽带。

    相反,美国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移民国家,受欧洲传统的基督教思想影响,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是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种观念在家庭观中的体现,就是父母极少干涉儿女们的决定,如果父母的某些要求与儿女的想法相悖,儿女是可以奋起反抗,为自己的权利作斗争。

    因为对女儿的高期望,吴素云从小就要求女儿吴精美学习钢琴,期盼她有朝一日能成为钢琴大师。可是吴精美一次又一次地让她失望,在母亲强势的要求下,她最终爆发了,她冲母亲嚷道,“这里不是中国,我也不是你的奴隶,我希望我不是你的女儿,你也不是我的母亲。”而另一对母女也经历了相似的矛盾,薇弗莱从小就展现出在象棋上的过人天赋,9岁就获得了象棋大赛的冠军,但在看见母亲龚琳达不停地向别人炫耀自己时,她感到十分丢脸,对母亲大吼,“为什么你总要拿我做炫耀的资本,既然你爱炫耀,你怎么不自己学下棋?”

    从中不难看出,中美两种文化截然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中国家庭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是孝道。个人利益大都服务于集体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吴素云、龚琳达两位母亲为子女安排好一切,理所当然地要求女儿们按照她们安排的方式成长,成为她们想要她们成为的人。但是她们忘记了女儿们成长在一个极其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的环境,她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给自己的安排。

    (二)语言交际——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霍尔曾建设性地把文化的语境性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不同的语境文化遵从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他们之间的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也就是说生活在这种语境环境下的个体仿佛天生就有理解这种含蓄信息的能力。而低语境文化中,信息的意义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得很清楚,极少再需要交际双方根据交际语境去推测,所以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习惯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善于根据语境去揣测对方的想法。

    当生活在不同语境文化中的两种人碰到一起时,交流上出现误解是可想而知的。薇弗莱交了一个美国男朋友里奇,这令她的母亲龚琳达十分不满,但薇弗莱一直没有放弃,想方设法地让母亲接受她的美国男朋友。在母亲生日那天,薇弗莱带着里奇回到家里,期望母亲能够同意他们的婚事。在餐桌上,龚琳达端出她最拿手的菜肴,并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自谦道,“这菜不够咸,淡而无味,简直无法入口。”通常,在母亲说完这样的话后,餐桌上的人就该先吃上一口,然后再大为称赞母亲的手艺。可作为在低语境文化中浸淫的美国人里奇当然理解不了这样的语言艺术,于是便出现了灾难性的一幕:里奇在听到这话后,立即接话道“那么就要加点酱油了”,然后就在大家目瞪口呆中,从调料盆中拣出酱油倒入菜里。这个举动无疑是对来自高语境文化环境的龚琳达的一次伤害。

    高语境文化下,母亲龚琳达的语言迂回含蓄,当她自谦表示菜不够完美时,她实质上希望得到的回复是他人的肯定与赞扬,但在低语境文化中的里奇无法理解这种言辞间的迂回,领悟不到话语背后的真正意思和目的,所以当以龚琳达和里奇为代表的高低文化进行交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误解,甚至冲突。

    三、中美文化融和

    我们从母女间的冲突中看出中美的文化差异,同样,中美文化的融合也在母女们最后的沟通与和解中显示出来。她们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女儿们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也在母亲的帮助之下,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至于母亲们,她们移民美国,说着蹩脚的英语,适应了美国的环境,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而从母女关系来看,她们也最终接受了女儿无法像他们所期盼的那样,在中美文化间生活的如鱼得水,成为两种文化的精通者,母女间终于打破了隔阂。

    (一)文化适应

    母亲们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们历经千辛万苦生活了下来。语言不通,文化迥异,母亲们的生活一定不轻松,虽然作者很少着墨于母亲们刚来美国的日子,但我们依然能从只字片语中窥探一二。当谈及为何要发起每周一次的喜福会时,她们说,“其实,并不是我们对痛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我们也在担惊受怕,我们也都有各自的痛苦……因此,我们决定把每周一次的聚会,变成过年一样的节日,令每一周都有一个机会可以忘记过去。”她们也只是为了能在痛苦压抑的生活中得到一丝喘息。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们在中美文化的夹缝间,努力克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麻烦,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虽然在与女儿们的交流过程中磕磕碰碰,但在与女儿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矛盾,做到了互相理解。龚琳达尽管对女儿薇弗莱的美国男朋友里奇不甚满意,但最后还是抛开了文化差异,谅解并接受了里奇。

    (二)文化认同

    女儿们成长在美国,接受的是美国自由平等理念的教育,与母亲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但随着女儿们渐渐长大,她们在生活中、工作上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在母亲的帮助下才走出困境,找到自我。最终她们才明白她们的中国血统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她们的肤色上,她们身上中国式的谦逊、勤劳、温顺、孝顺早已深入骨髓,流淌在她们的血液中。丽娜·圣克莱尔和自己的上司看似令人羡慕的婚姻中隐藏着重重危机,丽娜不满丈夫美国式AA制的夫妻生活方式,她受够了丈夫在婚后生活中的斤斤计较,受够了丈夫连给宠物猫除虫的花费都需二人平分,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勇敢地在这段不平等又破碎的婚姻里发出自己的呐喊。吴精美在母亲去世后的一天,坐到钢琴前,重新弹起那首儿时让自己难堪的曲子,流畅的曲调从她的指尖流出,她突然惊讶于儿时为何没有注意到这个曲子乐谱旁边还有一张乐谱,而且这首曲子较之更容易驾驭,也开始明白了母亲对她的期望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小说的最后,吴精美坐上飞机,带着母亲的夙愿,找到了母亲当年流落在桂林的一对双胞胎姐姐,当她们在上海机场紧紧拥抱在一起时,所有的隔阂似乎都消失了,也预示着中美文化在不停的碰撞中终于逐渐和解,趋于交融。

    四、新时代的文化碰撞

    《喜福会》这本小说创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还大都集中凸显在身处异国的华裔们的身上,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化底蕴的泱泱古国,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所经历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更胜以往。我们在面对文化碰撞时的迷茫与无措不亚于那些移居国外又难以割舍民族文化的华裔们。小说中,当丽娜正迷失在失败的婚姻中惶惶不知所措时,曾拥有同样苦恼的徐露丝这样对她说:“最初我以为,这是因为我是在这种充满中国式的谦虚的环境中长大的。换句话说,生为中国人,很自然地就容易接受道家的种种观念。但我的心理治疗医生却不同意,他说我不应该责备自己的传统文化、自己的民族……人总是这样,东西一到自己手,就已经开始贬值了,希望的总要比得到的更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说外来文化的新鲜、先进是传统本土文化所不能及的,倒不如说是他们缺乏对传统本土文化的深刻认识。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是被束之高阁,就是在民间的流传中不被重视而濒临消失,不过,我们已渐渐意识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世界各地开展建设孔子学院,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加深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更不容忽视的是,当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正刻意地向全球输送他们自己的一套文化和思想价值体系,而全球化的浪潮和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又给这种文化侵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文化的冲击中保持理智,在理性中寻找自己文化和价值的立身之地;正确区别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既要坚持自身文化的特点和独立性,又能够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融合,为达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交流和不断发展做出努力。

    五、结语

    中美文化从冲突对立走向沟通融合,不仅是以谭恩美为代表的美裔华人的美好愿望,也是当今时代处于多元文化发展环境中每个人的希冀。就像小说最后母女之间的和解,我们从中看到了中美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也体会到这条沟通之路行来必然艰辛。作者似乎也在透过一个个故事告诉读者她对中美文化从冲突到交融的看法——既不一味否定本民族文化,又不在外来文化中迷失自我,做到求同存异,就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同发展。而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复杂的国际环境也给文化领域带来不小的冲击,这种看法依然没有过时。我们相信:坚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批判地吸收外來文化,一定能实现两种文化,甚至两个民族间的共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恩美著,程乃珊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陈红霞.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价值观[J].华文文学,2009,(2):86-93.

    [3]刘华.高低语境文化与《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S1):153-155.

    [4]王凤霞.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9(S3):76-79.

    [5]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