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档案保护》课程体系构建

    刘强

    摘? 要:为适应档案保护人才培养的需要,克服《档案保护》课程设置上的不足,本文以“双创”能力的培养为导向设计构建了《档案保护》课程体系。首先,基于创业能力培养构建核心主干课程,含专业基础和专门技术两个模块;其次,基于创新能力培养构建辅助拓展课程,含学科基础和分支理论两个模块;最后,探讨了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档案保护;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Archive Prot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training desig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irst, build a cor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cluding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and specialized technical modules; second, build an auxiliary expans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cluding subject foundation and branch theory modules; finally,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Keywords: Archive Prot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档案保护》是档案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掌握档案保护的技术方法。在新形势下必须重新审视《档案保护》课程的教学,对课程实施全面改革也就成为课程和专业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课题。为适应这种需求,本文提出“基于双创能力培养,构建《档案保护》课程体系”的构想。

    1 高校《档案保护》课程开设的现状

    在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档案保护》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了解《档案保护》课程在高校档案学专业中开设的现状,我们分别调查了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情况。

    (1)中国人民大学:1952年创办专修科档案班,1953年扩大为档案专修科,1955年建系;开设22门主要课程,其中《档案保护》课程1门,课程名称《档案保护技术学》。[1](2)云南大学:1984年创办档案学本科专业;专业核心课程15门,专业选修课程15门,其中《档案保护》课程2门,课程名稱《档案保护技术学》和《档案保护技术实验》。[2](3)南京大学:1986年,建立科技档案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图书馆学硕士学位专业;1987年,建立科技档案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含学科平台课程8门、专业核心课程5门、开放选修课程11门,其中开放选修课程中有1门《档案保护技术》课程。[3](4)吉林大学:1985年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并于当年开始招生;主干课程21门,其中无有关《档案保护》课程。[4](5)武汉大学:1984年重建档案学本科;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共33门,其中《档案保护》课程1门,课程名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5]

    这5所大学的地理位置分别居于我国的东西南北中,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除吉林大学外,其余4所都开设了《档案保护》课程,但是相关课程基本只有1门,学分基本是2~3分,即一周2~3节课时;只有云南大学开设了2门,学分4分,一周4课时。这说明,即使人们普遍认可《档案保护》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仍存在课程学分少、学时少的问题,而且基本只有1门对应课程,所以课程体系建设亟须加强。

    2 高校课程改革的“双创”能力培养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明确指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但是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基本上仍然是沿袭了中学“应试教育”的模式,高等教育从形式、内容、途径、评价等诸方面,都围绕着知识的传授。或者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目前的高等教育一般只完成了所谓的“授业”层面,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练习;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满堂灌,照本宣科,学生一字不漏地速记;在教学效果评价上,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就是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气质,并最终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和方向,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成为制约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瓶颈,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此举意味着“双创”教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落实。[6]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这一改革直接关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并有助于高等教育为我国长远发展提供动力。[7]

    3 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档案保护核心课程

    何谓创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创办事业”,即开创建立基业或事业。不能把创业简单理解为办公司赚钱,因为“事业”是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精神追求。大学毕业生通过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档案保护》课程内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建筑及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内容决定了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目前,课程内容基本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讲授研究对象,其他档案类型只是简单介绍,而且没有实验课程与之对应。

    同时,档案保护技术如果只重视纸质档案的保护,其他档案类型略讲,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就会遇到保护的瓶颈。例如,云南省档案馆保管有大量珍贵的少数民族档案,由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原因,这些档案中有许多实物档案。仅以傣族档案为例,就保存有傣族经书、绘画作品、服饰、头饰、银饰、织锦等实物档案,涉及的制成材料有纸张、贝叶、织物、金属、竹木等多种材质。[8]所以在《档案保护》授课过程中,这一部分内容亦需加强。

    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从事档案保护工作,从创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档案保护》可开设以下2个模块的课程:(1)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档案保护导论》主要讲授最新的档案保护前沿研究或案例分析,《档案保护基础理论》主要讲授档案保护指导原则、理念、法规、规范性标准及它们发展的沿革等,《档案保护技术概论》主要概括讲授各类档案的保护技术及相关评价方法等,《档案保护环境学》主要讲授档案发生破坏的环境影响因素。(2)专门技术模块,可以针对不同的档案制成材料分别开设有针对性的保护技术及其对应实验课程,如纸质、金属质、陶质、织物、竹木、石刻、影像制品等,以及数字化保护技术。

    4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档案保护辅助课程

    大学生创业需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可以说创新是创业者实现创业的核心。对于创业能力培养的《档案保护》,如果只讲保护,或者是保护技术和方法,或者是保护材料与评价,而不去谈为什么这样保护?或如何改善?如何探索改善的方向?那么,档案保护就只能原地踏步,再无进步的可能了。因此,完整的《档案保护》课程体系还应该开设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档案保护辅助或支撑课程,这些课程包含:(1)学科基础模块,除《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外,如《大学化学基础》《大学物理基础》《生物学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系统了解化学、物理、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分支理论模块,主要是从不同学科或专业角度对档案保护所需的知识理论进行较全面传授,如《档案制成材料学》《档案病害学》《档案载体材料的结构与表面》《档案载体材料分析方法》《档案制成材料老化原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档案制成材料的加工、结构、物化性质、破坏机理,拓展知识结构,为进一步的研发档案保护技术与材料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档案保护》的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其多学科交叉的属性。

    5 从课程体系到独立学科的档案保护发展方向

    为了达到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目的,《档案保护》需要完成从单一课程向课程体系的跨越,但是这必然受到课时不足的影响,其最终解决的途径只能是档案保护从课程体系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首先,这有利于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档案保护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档案保护的科技水平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与保护的需求相比,仍存在着档案保护专业人员短缺的矛盾。各高校尽管有针对性地设立了档案保护的培养方向,但基本都是自研究生才开始培养,本科阶段依旧只是开设一门《档案保护》课程。由于缺乏学科的设计和系统的学科培养模式,不能充分满足专业研究和档案机构对档案保护人才的需要。

    其次,这有利于档案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档案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属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一级学科,在该一级学科下,还有“图书馆学”和“信息资源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共性。如果能够增设“档案文献保护”独立的二级学科,则这些学科之间不仅可以课程共享,又能够通过学科平台的搭建和拓展,推动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学士教育[EB/OL].[2020-06-04]. http://irm.ruc.edu.cn/ more.php?cid =234

    [2]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档案与信息管理系[EB/OL].[2020-06-04].http://www.ha.ynu.edu.cn/jgsz/dayxxglx.htm

    [3]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课程设置[EB/OL].[2020-06-04].https://im.nju.edu.cn/ 1a/7e/ c13287a268926/ page.htm

    [4]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专业设置[EB/OL].[2020-06-04]. http://gl.jlu.edu.cn/ rcpy/bkpy.htm

    [5]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EB/OL].[2020-06-04].http://sim.whu.edu.cn /info/1039/ 1043.htm

    [6]劉春湘,刘佳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演进与实施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7(04):94-100.

    [7]孙湘海.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8(04):115-121.

    [8]云南省档案局.傣族档案[EB/OL].[2020-06-04]. http://www.ynda.yn.gov.cn/ ztsj/ssmzzt/201902/ t20190228_843065.htm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来稿日期: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