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三全育人”体系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校 学生社团 管理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高教科研课题“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管控问题研究——以长春建筑学院为例”(JGJX 2019D537)。

    作者简介:周欢,长春建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97

    2018年,教育部在開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时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概念体系是当前新教育形势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未来人才的理论指导。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的增加,学生社团数量也大幅度增加,社团类型也是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由此引发出来的社团质量问题、人员管理问题给学生社团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在“三全育人”体系指导下,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一、“三全育人”的理论意义

    (一)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指学生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全部成员参与进去。这里的全部成员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学生主要是优秀代表、先进分子等等;家长主要指父母;老师包括授课老师、辅导员、党组织书记等等;社会主要包括校外指导人员,优秀成功校友等等。全部成员的有效引导和帮助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

    (二)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从踏入学校开始到离开校园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第一课到期末考试结束,从每一个双休日到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全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身心健康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根本,素质教育是有效助力手段。

    (三)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例如学生各个学期的成绩和综合测评、助学金和奖学金、党风和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都将教育贯彻其中。让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收获知识,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都要协同发展,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二、高校社团创新的实例分析

    阜阳师范学院的老师曾做过调查发现,截至2016年末,在学校团委登记名单中共有54个社团。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对社团的关注,很多社团选择在传统社团管理模式下,加入新媒体因素,这一转变给社团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原有的社团管理模式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不恰当导致参与人数减少甚至无法维持。选择将新媒体嵌入之后,原有的社会网络得到极大地拓展。通过新媒体,像爱心社这样需要与社会接触的社团增强了与外部的联系,社员不仅内部有社长和指导老师带领,还能够与当地爱心人士有着良好的沟通。有关联的学生家长、社会爱心团体、政府机构相互关联,促进了高校社团的发展进步。这很好的体现着全员育人的思想。

    上海交通大学瑜伽社曾经分享在高校体育类社团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从社团的宣传纳新活动开始,该社团就极具先见之明。往往会选中目标群体再进行大力宣传,有目的的宣传事半功倍。该瑜伽社分析以往年份的招新情况,宣传对象锁定在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女生,由于交大医学院的女生具有基数优势,且本科生比研究生的课余时间更加宽裕,满足晚上进行瑜伽课的时间要求。另外,每个学期和每个周都会开设3节不同类型的瑜伽课程供大家选择,社团成员永久上课。这相比很多社团只招纳一年级学生的规定来说,更好的体现了全程育人的思想。

    山东工商学院的老师曾以山东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为例对实践育人模式下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并提出几点思考。目前来说学术性社团受到艺术类和休闲娱乐类社团的冲击,导致参与人数较少,并且学生社团大多数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建设的,缺少与专业老师的交流和指导。除此之外,资金赞助较少也是导致学术类社团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对此如果能够健全社团管理模式,尤其是引入指导老师加上学姐学长的组合模式,并申请一定科研基金是最好的方式。一般来说,加入学术类社团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学生,那么对其除了学术上的指导和评价,在社团评优的时候更要评测其动手能力,与人社交能力等非学术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三、“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探析

    (一)结合全员育人创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1.社团学姐学长积极参与管理工作,为社团打造管理基础

    参与社团一年或两年的学姐学长往往已经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见识和能力可以更好的选择和培养新的社团负责人。另外,在高校校园里的一两年的经历也为其积累了人脉和资源,这都是一个社团继续发展下去的必需条件。例如学术类社团,其持续发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学姐学长的帮助,因此,高校社团发展要合理利用人员和资源,打造社团品牌文化和社团口碑,促进社团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

    2.积极寻求社会组织联合举办社团活动,丰富其形式内容

    高校社团活动的本身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果仅限于学校内部活动,学生个人本身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例如公益类的社团像爱心社一方面可以开展校内志愿服务,义务清扫校园和教室,关心贫困学生等等。另一方面,积极与社会爱心机构和公益基金会沟通与合作,引入基金会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爱心社可以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可以组织社员开展爱心捐衣、捐书等活动,并与社会爱心机构取得联系,审核之后将爱心传递给山区有需要的儿童。并可以与偏远地区的小学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进行支教活动,一举多得。

    (二)结合全程育人创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一方面,一个社团的长久发展,需要社团负责人的用心经营。像很多学生社团在高校开学之际对入学的新生进行大规模的招纳,例如乐跑社团、登山社团等体育类社团以及绘画摄影等艺术类社团往往会在纳新时加入很多成员,每年都是如此,往往经过几次社团活动参与人员大大减少。下一年纳新之后往届的成员往往只剩少数担任上社团负责人及常委,大多数人退出了。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过度重视了新成员,忽略了老成员,凸显出管理模式的不合理。因此建议高校学生社团的负责人在重视新成员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老成员,这样才会让成员加入社团大家庭,从入团开始到毕业都在社团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社员和社团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周末和节假日时,很多离家远的人都是宅在宿舍里的。此时社团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可以组织大家在节日时举办活动,邀请社团成员参加。像端午节包粽子活动、冬至日包饺子活动都可以提高大家的参与度,激发其积极性。并且社团参入也应该不设限,让很多没有入团的人也能在某次活动中感受到一个社团的热情,从而提高社团声誉。

    (三)结合全方位育人创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1.利用移动平台完善社团管理评价体系

    完善社团管理评价体系,首先需要明确社团联合会对各类社团管理要求,明确自身的指导职责。由于社团联合会是负责社团的全面工作,主席团、常委规划好未来大的发展方向,制定好全局目标,指导下属的社团开展工作,定期给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联系和部署好上下级的指导工作。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社团评价机制,完善十佳社团和进步社团等评选机制,从多方面调动各类型社团的积极主动性。另外社团内部也要有团员的评价机制,例如打卡次数、出席社团活动的次数等等,从多方面评价他们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个人表现。对于社团管理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许多高校社团已经开始或者准备开始通过构建基于移动设备终端的高校社团管理与服务系统,可以简化社团申请活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平台社团联合会和社团负责人发布活动消息,社团成员便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且基于微信公众号和平台收集社团成员的信息,记录出勤次数、活动详情,更好对社团及成员进行评价。

    2.社团分类再管理

    由于社团种类繁多,每个社团的每次活动都有着不同的活动宗旨、内容和形式。如果活动缺乏指导性,可能会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新颖性就会缺乏吸引力,参与度不高。因此对社团进行分类管理十分重要。现在的高校社团联合会大都是直接管理十几个甚至上百社团,管理起来难度不小。如果能够将社团在分类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比如社团联合会成员建立几个部门,一个部门负责管理一个类型的社团,既可以在部门内比较各个社团的发展,有可以在部门之间进行比较,优势互相学习,劣势则引以为鉴。

    3.鼓励多个社团联合,互相监督管理

    高校常常举办各种活动,多个社团联合举办往往会增添色彩。比如文艺晚会的时候舞蹈社、音乐社、朗诵社等等文艺类型社团变会联合起来,共同举办活动。往往单一社团准备一项活动,对于其成本、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挑战,选择合作不仅可以缓解很多压力,还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高校中每年也都会有社团之间的评优,联合的做的好就會带来好评,社团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甚至互相监督。四、结语

    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各个高校都在积极部署教育工作,原有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着很多缺点,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社团管理也在有条不紊的改进,文本通过对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希望给社团管理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葛孟瑶.高校社团管理与改革问题探究[J].现代教育论坛,2019,2(2):39-40.

    [2]柳任飞.在“三全育人”体系中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智库时代,2020(10):77-78.

    [3]刘小夏.以社会网络嵌入视角分析新媒体下高校社团管理——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7):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