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式”打工现状的探讨

    祝梦霞

    【摘要】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双向流动,亦农亦工,就业的不稳定性触发了危机,引起了热点关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短时间内高频率更换工作岗位和地点的行为,产生了“旅游式”打工的现象。本文依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上海市松江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当今这一群体流动就业现状及负面影响,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别从个人、企业、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促进有序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式”打工;有序就业

    一、引言

    在我国,“旅游式”打工现象是指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的“短工化”现象。根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工众网联合发布的 《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呈现短工化趋势。根据调查显示,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过工作;25%的农民工在近7个月内更换过工作;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两份工作的间隔约为8个月,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本文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就业“短工化”。因此如何理性看待劳动力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旅游式”打工现象,对促进这一群体有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式”打工现状

    (一)“旅游式打工”的定义

    “旅游”从字义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而本文中“旅游式打工”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打工过程中频繁更换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是民工短工化趋势,不同于以休闲、增长见识为主的“打工旅游”。因此两者本质不同,但也存在相似之处:一是工作时间短暂;二是流动频率高;三是属于自发行为。因此,“旅游”这一定义的运用更加凸显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流动率高。

    (二)就业现状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名词的提法。本文在对国内文献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出生于80年代以后,拥有农村户籍,在城市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群体。

    作为中国特有的的符号,农民工正逐渐完成“更新换代”的过程。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农民工总量约2.7亿人,外出农民工总量逾1.6亿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约占60%。作为发展的新兴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基数大,就业稳定性差,导致农民工群体总量供大于求,就业招工两难现象并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在岗位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就业稳定性,依次为不到1年、1-2年、2-3年、3-4年及4年以上。如表2-1所示,26.4%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岗持续时间不到1年,在岗持续时间超过4年的比重只有1.1%。

    此外,我们从新生代农民工在4年时间内的失业次数可看出,如图2-1所示,大部分都失业两次,接近42.5%,其中失业次数达到3次以上占39%,对于普遍不到30岁的他们如此频繁地失业,这种不稳定则主要来自于工资水平的低下与劳动权益保障的不完善。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性高。

    本文还通过实地访谈,了解到来自安徽省安庆县的杨成,几个月前刚从一家加工厂辞职。尽管3500元的月薪并不低,但在他看来,这份工作需要经常加班,身体吃不消,更重要的是看不到发展前景。他不愿像父辈那样继续回农村,而更希望融入城市,拥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来自河南省上蔡县的李伟已经在本市人才市场内考虑了几天,仍在为就业城市发愁。“2010年,我去合肥一家水泥厂打工,待遇一般,加上人生地不熟,还没干满两个月就辞职了。”又听一位老乡说上海的工资待遇比较高,他果断一个人转向上海找工作,只会操作低技能的岗位。

    在访谈中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都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与职业发展有更高的憧憬。而出身于农村却不愿回归,向往城市却不易扎根,却是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遇。

    (三)就业行业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数据表2-2显示,女性农民工则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男性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领域依次为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行业。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工程业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经营住宿及餐饮服务业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需求有所增强。

    三、“旅游式”打工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现今农民工的就业流动表现为两个特征:“高流动”和“水平化”,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倾向于“旅游式”,“短工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旅游式”打工行为不论对新生代农民工、企业还是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存在负面影响。

    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不停更换工作的地点和岗位,会使得他们无法建立熟悉的人际、生活圈子,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心理压力的排解。另外,换工作期间,短时间内可能没有收入,会影响家庭生活的维持。

    对企业而言,一方面想要实现产业升级的企业,特别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仅仅靠不断更换低技术性的工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会产生传导效应,其他职工产生焦躁不安等情绪,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不利于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对社会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式”打工可能产生不安定因素。新生代农民工一旦经济上入不敷出,违法犯罪案件便会频繁发生,这将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四、导致“旅游式”打工现象的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的“旅游式”打工行为既不是一种纯粹的就业流动,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在当前招工难、就业难等社会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这种行为已经无法回避对个人、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找出原因并针对性地解决。

    (一)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彰显

    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对维权意识提高,从仅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寻求发展机会、体面工作转变。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工作岗位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根据《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工作单位中只有有限的发展空间,超过1/3的农民工在上一份工作中薪酬、管理级别均无提升。

    (二)企业用人机制不完善

    对大多数的企业用工方面,对农民工采取的是“取而不予,用而不养”的策略。而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看重自身权益的实现。实际上由于高水平技能的缺乏,新生代农民工多从事的是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用人机制,依赖临时工,不能够提供针对性的培训,那么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式”打工必然成为常态。

    (三)社会户籍制度壁垒

    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就业歧视的制度渊源。它不仅阻碍了城乡的和谐发展,还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过程中处于边缘化。近年来,我国开始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虽然局限性逐渐降低,但部门的利益和硬性的户籍制度已捆绑,形成了牢固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严重阻碍户籍制度的根本改革。

    五、对策建议

    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新兴特征和就业的严峻形势,企业和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他们稳定就业,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指导,促进整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体系的良性循环。

    (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

    新生代农民工应提高职业意识,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术水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长远的目标,减少选择职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增强对企业、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外,加强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绿色通道”,普及法律管理等知识,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和效能感。

    (二)企业

    企业作为农民工安心工作的基础,需尊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基层管理员的管理技术和素质,提高团队意识,加强企业凝聚力。其次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其就业需求和个人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最后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发展潜能,建立多渠道晋升机会,提高发展空间。

    (三)社会

    改革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消除对农民工户籍身份的制度障碍和歧视性政策,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上的平等,工作生活上的自由,取消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生活、医疗等各方面的倾斜政策,形成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使农民工在城市能够获得稳定工作,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只有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扎根,使其形成对所在城市和企业强烈的归属感,才能减少“旅游式”打工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耿雁冰.薪酬低、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2-8.

    [2]旅游[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iE-_JQBSyG6lUNpQyos-8pkBH_kaswPO-YCt1dAoDXI5Lb0tMBvoYGT4O22_sihejDL3hdzELHAOjdzy9Gx9K,2015-8-18.

    [3]新生代农民工的“新世界”[EB/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6-02-11/doc-ifxpmpqt1069284.shtml,2016-2-11.

    [4]人社部:农民工总量仍然供大于求[EB/OL],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4-02/20/content_5292146.htm?node=20908.

    [5]李欢.新生代农民工短工行为及其成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4.

    [6]农民工“短工化”就业 趋 势 研 究 报 告 [EB/OL],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工众网,http://www.wenku.baidu.com/view/617e2c34b90d6c85ec3ac670.html,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