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琢磨磨 磨出好课

    王浩琴

    片区组织教学大比武,所有的参赛选手同课异构《巍巍中山陵》,能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总结课堂经验,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精准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就是解读文本背后的秘密。于永正曾经说过一句话:“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握好教材,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拿到《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我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

    以作者的身份读文:思考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这些内容?比较原文和课文的异同,仔细研读添加与删减的内容,思考为什么添加或删减?以教师的身份读文:借这个文本能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怎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以学生的身份读文:以七年级学生的现有水平,他们能理解哪些内容?对哪些内容会比较感兴趣?比较大的困惑是什么?

    反反复复地读文,明确本文的内容:这是一篇介绍建筑的说明文,作者刘叙杰向我们介绍了“中山陵”这一陵园建筑的结构布局以及它“巍巍”的特点。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是:教什么?教说明文知识,还是教文本内容?经过探讨研究明确:不是借文本教文体知识,而是借知识教文本。于是决定忽略文体确定两个教学内容:了解中山陵的结构布局,理解中山陵的特征“巍巍”。

    二、精心的选点设计

    确定了“教什么”,就要研究“怎么教”的问题了。黄厚江老师说:“要精选一粒种子,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长出片片绿叶。”精心的选点设计就是教师的匠心独运了。找准教学的有效切入“点”是避免“散读文本”的好办法。

    再次反反复复地读文,由易入难,首先理解“中山陵”:漫谈式的提问,“中山陵”在哪里?“陵”是什么意思?是谁的陵墓?区别“墓”,陵是一个建筑群。既然是建筑群,那么它有哪些建筑构成?是怎么布局的?由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把握相关段落。浏览7-11节,抓住方位词,完成结构布局图,并板演。抓住方位词,介绍中山陵。其次理解“巍巍”:主问题:你从哪里读出了中山陵的“巍巍”?围绕主问题,展开教学设计。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文标题即是课文的“眼睛”。好的标题往往能概括文章的内容,反映文章的主线、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脉络,能使人从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精华。作为老师,我们能教会学生从题目入手理解文本,无疑是“授之以渔”,学生会受益终身。

    三、 精妙的活动推进

    课堂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要素,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教学内容经过二次加工的动态呈现,丰富的课堂活动,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课堂活动无非是听说读写的活动,但要立足于文本,真正做到“活”和“动”,动耳去听,动嘴去说,动眼去读,动手去写,动脑去思,动心去悟。

    活动要有抓手。有要求地说,有體验地读,有指向地听,有规范地写。比如,在了解中山陵的结构布局时,我抓住“方位词”设计这一活动:第一步划出方位词,完成结构布局图;第二步抓住方位词,介绍中山陵;第三步判断方位词,评价同学发言。一个活动,三个层次,以“方位词”为抓手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结构布局。

    活动要形式多样。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有一把总钥匙,就是活。”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活起来,但什么样的课是活的呢?我想,形式的多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比如,在让学生完成中山陵结构布局图时,很多教师都用填空的形式平面地呈现,开火车的回答甚至抢答,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没有身临其境,能否真正理解呢?对照着文本一个个填空是浅层的理解,但让学生上黑板板演操作就是立体的感受了,首先理解了上北下南的知识,然后一个个板演操作,确有亲历的感知了。

    活动要有逻辑层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活动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解到运用,循序渐进地分层推进。如分析第9节的钟山风光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活动:自由地读,能否读到“巍巍”。自由地说,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深入理解“化大为小”比喻的妙处,比较理解四字短语的妙处。思考钟山景和中山陵的关系。小结,齐读全段,读出气势,读出赞叹。发现同样用衬托手法表现“巍巍”的内容。六个层次的活动,先放后收,由面到点,从浅层感知到深入思考,一连串的丰富活动,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激活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四、精彩的课堂生成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是有预设的,然而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和点子。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学”,从动态的变化中去调整我们的预设。在“读7-11节,说一说你从哪些文字中读出巍巍?”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的预设是学生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具体的数据,理解中山陵的规模宏大,在学生找不出之后再抛出第9节描写段理解钟山风光的气势磅礴,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然后让学生从全文中找一找还有什么内容也能衬托巍巍。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从具体的数据中去感知,而是直接找到了描写钟山风光的语段,于是我们因势利导分析这个精彩语段,再从全文发现,最后比较总结得出了“巍巍”的特点是有层次的:巍巍,不仅仅是山的雄伟,陵的高大,更是磅礴的气势,庄严的气氛,崇高的思想,不朽的精神。

    “教学是一条流淌的河。”面对着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课前的教学预设,必须灵活机智地应对出现的“意外”,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把死的知识教“活”,用智慧激活课堂。

    五、精细的教学反思

    “教然后知困。”课上完了,但留给我的思考确是很多很多。比如,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还应该更深入的理解内容:作者在课文中多处添加关于南京的人文信息,钟形设计与孙中山之间的关联以及祭堂中关于“天地正气”“三民主义”等相关内容,但在教学时教师没有涉及,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入课堂,那么对“巍巍”的理解是否能更深入,解读更到位。又如,在设计课堂活动“说说中山陵”之后,是否可以深入到说说巍巍中山陵。抓住方位词说,可以扩展到抓住动词说、抓住副词说、抓住景物说、加入氛围说,抓住人物说,等等。细读文本“巍巍”无处不在,数字中、比喻中、四字短语中、副词、形容词、动词中等都能读出“巍巍”。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堂公开课,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深入思考教学的契机,在历练中思考,在思考中完善,琢琢磨磨,我们的教学能力定会不断提升,我们的好课定会不断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2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