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林肇婷

    步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经济在飞速发展,各类高等教育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基建项目也愈来愈多,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提升是提高高校资金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当前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环节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高校基本建设的特征分析

    (一)投资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经历扩张、合并,许多高校的教学科研等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这些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往往需要好几年,建设周期比较长。随着基建项目建设周期的延长,和工作人员、建设单位等的变化,容易出现对账困难、账实不符等情况,并且难以找到对应的责任人,造成财务工作风险增加。

    (二)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

    隨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校拥有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基建项目资金来源越来越多样化。除了财政拨款外,还有银行贷款、社会捐助、PPP项目等。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其财务风险的加大,给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缺少对监督工作高度的重视

    “概算超支计划、预算超支概算、决算超支预算”是近几年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普遍出现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项目的预算概算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了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一些项目会在申报时人为的减少预概算。第二,工程在设计时没有严格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现行的设计费是依据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及相应费率计算,有些设计机构会人为的提高项目设计概算,这样可以收取到更多的设计费,使得项目在概算时就已经超支。第三,许多高校的基建财务会计都在财务处,和基建处不属于一个部门。基建项目的预概算的审核或者计划调整等因素变更财务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往往导致项目完工后的结算成本超过了原来的预概算,这样使得财务人员无法对基建项目建设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二)高校基建内部控制不完善

    由于高校基建项目工作程序繁复,基本建设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概算、招投标等到项目竣工决算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监督与审查,这些流程设计了基建规划、技术设计、财务、法律等各个部门,而项目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高,管理方式落后,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严,内控环境薄弱,缺乏有效的全过程的监督,导致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常常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使用不符规定等问题,也使各个职能管理部门、责任岗位之间没办法进行较有效率的沟通和配合,影响了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基建内部审计监督控制的不完善,还可能给一些人员钻了空子,高校人员滋生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

    (三)缺少较为完善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虽然财政部2016年发布《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但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自己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或者虽然有建立了本校的基建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制度执行。比如有些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常常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进度,而没有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变更签证手续进行层层审批签字,或者没有及时办理相应的手续文件,造成工程超支甚至无法验收的情况,给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四)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缺乏队伍建设、流动性太大

    由于高校基本建设一般周期比较长,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工程招标、材料成本、监理设计、各项规费、合同订立等各类专业知识,基建财务管理应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参与。但在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岗位,从事基建财务的人员往往只是基建会计的兼职人员或者轮岗过来的只负责报销的岗位人员。财务人员往往缺少对基本建设中的工程招投标程序、工程造价及工程预结算的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了解,只是单纯的对项目支出进行简单的会计记账核算管理,这样事后的管理使得基建财务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由于高校的基本建设建设周期都比较长,从项目规划到项目最终交付使用涉及的部门也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的不定性或者进行轮岗就会造成很多内容的沟通障碍,容易造成账务往来不清。比如有些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时是一个项目名称,但由于项目一直没有动工,只是发生了一些前期费用,经过了多年项目换了一个名称,由于基建人员的调动,新的财务人员不易发觉是同一个项目,从而会设置一个新的项目名称造成成本的归集不清。

    (五)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软件较难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依靠手工记账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电子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财务管理软件丰富多样,高校的财务部门会依据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金额大的特点,根据笔者所在高校财务部门分析,现有的财务管理软件的一些功能并不完全符合基建财务管理的需求,例如对合同管理和预算控制等方面。并且许多功能模块需要另外采购,还有一些财务管理软件的基建业务功能模块的专业针对性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因为缺乏软件预警功能导致超合同付款现象,这些现象都使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加大,效率低下。财务管理软件的不足,只能由基建财务人员登记手工台账管理工程进度,造成重复记账,增加工作量,不利于基建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工作。

    三、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视

    由于基建项目周期长、涉及的金额巨大,也最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的监督审计非常必要,必须建立基建、财务、纪委监察部门等部门互相牵制和互相监督的职责,建全日常业务监督和专项检查监督互相结合,优化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1)建立纪委监察部门与基建项目合同签订的事前审核体系,从工程立项到招投标到签订合同等各个环节进行预审,防止扩大预算和未按规定流程招标等,根据政府采购目录及招投标管理办法,杜绝招标过程中的串标、陪标等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招投标的透明度,从基建工程初期就开始进行预警监督。(2)建立纪委监察部门和工程支付进度的事中控制体系,加强资金效率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预算执行,严格把关支付程序,防止基建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各项基建工程项目进度款和各项费用开支手续合规、审批完善。(3)建立工程竣工决算事后监督体系,按时按量的完成竣工决算程序。工程完工后,要及时进行工程的验收,按规定手续办理工程竣工决算验收手续,及时办理基建项目入库。

    (二)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项目资金的审批制度要不断完善,工程进度款在进行支付时不仅仅要附合同和中标通知书,还应该有本次的工程进度款完工情况表,监理单位的审核表,若有相关的签证变更手续也需附上,最后还有项目部门、基建部门、监理部门、财务部门等部门负责人的联合签字表。同时,应加强审计监督,高校纪委监察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或者每年聘请事务所进行基建专项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积极制定适合本校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工程预算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程序等多方面的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建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基建管理制度进行基建项目的预算执行,严禁超预算支出,规定工程项目中各级人员的审批权限,充发挥基建财务管理监督作用。

    (四)加强基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基建财务人员不仅仅需要熟悉相关的基建财务制度和政策法规,还应熟悉基本建设的一般流程,比如工程招标、投标、预算、决算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还应该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通过业务培训、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等不断增强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熟悉税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财务人员不仅仅只是记账人员,还可以成为基本建设的管理人员。同时基建财务领导应加强基建财务人员需提高相关业务水平的认识,这是因为部分领导觉得基建账务的“量”比行政事业账务少的,从而给基建财务人员分配其他的工作任务,这样会让基建会计更没有时间去提高自己关于基建其他的业务水平,所以基建财务领导的重视也可以促进基建财务人员整体专业技的提高。

    (五)加快升级与改造基建财务管理软件

    高校应重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对相关功能进行升级与购买,在保障一般基建财务管理软件具有的会计核算、报表自动生成等模块的前提下,增加例如“合同管理”“预算管理”等管理功能模块,掌握基建建设项目合同台账和预算执行情况,避免项目在核算过程中出现超合同价款的情況,同时也为审计和财务决算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让基建财务人员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更好的进行基建财务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建设势在必行,高校要结合自身基建财务管理的现实情况,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基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快提升与改造基建财务管理软件,进而推动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