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本教学策略探析

    顾健

    [摘 要]经典文本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教学需要,通过整合经典教学资源、优化经典教学设计、创新经典教学训练、延伸经典教学实践等途径,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展开思考,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深入阅读中形成学习认知,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经典阅读;教学资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39-02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经典性文本。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进行理性的设计和调度。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思想认知水平比较低,对经典文本的内容不能完全把握。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对教学设计展开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的适应性,为学生阅读经典、内化经典创造良好的条件。“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阅读经典的原则,也是一种策略。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强求学生掌握更多,但关涉学生“切身”的内容,还是要“急思量”的,这是最为明智的设计。

    一、整合经典教学资源,唤醒学生学习思维

    让学生产生经典情结,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经典名著阅读的主动意识,这表明学生经典意识的欠缺,不利于他们形成深厚的阅读认知基础。在设计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和经典文本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形成学科认知。

    学生自己阅读经典文本时,难以形成更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以便产生深刻的阅读体验。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一文,对文本包含的哲理,教师进行提示:“落花生外形并不美丽,却是极好的东西,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营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们会有哪些启示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结合自身的生活认知展开思考,课堂互动顺利启动。有的学生从内在修为的角度展开思考,认为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能只是追求外表的美丽。有的学生说,做人要诚实,应像落花生那样低调。教师让学生从文本哲理的角度展开思考,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让学生从经典文本阅读中吸收一些营养,获得思想启迪,并学习经典文本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优化经典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经典阅读需要有经典设计,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经典文本,教师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提升教学的适合性。特别是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要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实际需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媒体选择、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实践创新等,教师都应从不同的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阅读学习的适宜条件,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设计既要经典化,又要创新性,应摆脱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式,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在选择经典篇目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优化意识,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展开整合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认知的机会。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展开筛选性阅读,任选一个小故事展开重点阅读,对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行细致剖析,归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对三个小故事都有阅读兴趣,自然能理顺其基本内容,对相关人物展开重点讨论。蔺相如是文本的核心人物。在具体解析时,学生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展开思考、分析。有的学生说认为,蔺相如机智而勇敢,有大谋略;也有的学生说,蔺相如为人大度宽容,有超出常人的思维和胸怀。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探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结人物形象分析的程序为:画出关键词—联系具体语境分析其特点—深度分析或者拓展联系,延伸阅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重点分析,还归结出人物分析的规律,这样的经典阅读无疑是高效的。

    三、创新经典教学训练,触动学生学习心理

    经典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对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展开探索,以有效触动学生心理,形成教学亮点。一般的语文教学训练,大多以书面形式展开,这样的形式太过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教师要有立体构建意识,在听、说、读、写、思等多个方面展开设计,让学生自然进入多元训练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经典阅读训练提供更丰富的手段。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不妨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训练,为学生的训练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因为其句式工整,语言具有穿透力,为读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在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本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揣摩诵读的语气语调,关注节奏把握,读出文本的内在气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诵读训练,但其表现难以尽如人意。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专家配乐诵读音频,并提出要求:“诵读需要体现抑扬顿挫的特点。大家仔细聆听之后,展开仿读训练,准备参与班级竞赛活动。”听说有诵读比赛活动,学生顿时有了训练热情。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展开丰富多样的训练活动。诵读比赛启动后,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比赛环节,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教师为学生进行诵读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在仿读、展示过程中形成阅读认知。诵读是典型的阅读训练方式,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为学生展开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延伸经典教学实践,深化学生学习体悟

    经典文本阅读不能局限在课内的有限时空中,需要进行广泛的拓展阅读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学习,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展开素材搜集,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教师要先对课内经典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然后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参考意见,让学生顺利进入延伸阅读环节。学生大多有主动搜集信息的能力,只要教师进行明确部署,学生都会积极响应,使阅读训练顺利推进。

    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对家庭教育的不同观念展开集中讨论;然后提出延伸性阅读训练:“关于家庭教育,我们都有自己的认知,同时从网络上也能找到不少的内容。请大家结合课外阅读的相关信息,归结家庭教育的观点,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听说要从网络上搜集家庭教育方面的素材,学生自然有更强的参与意识。学生进入网络展开广泛阅读,从中获得的学习感知更为丰富和深刻。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开始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有的学生介绍:“网络上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很多,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故事,很是吸引人。通过阅读,我们能获得不少的启迪。如,因为家长对学生成绩态度不一样,导致出现不同的教育观念。”也有的学生介绍:“网络上关于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极为丰富。抄写这些内容,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学习启迪。”这样的阅读任务,对经典文本展开延伸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契机。

    经典文本教学期待经典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经典意识,对教學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训练活动,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