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追求

    蔡艳

    [摘 要]有温度的课堂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手段和方法众多。教师要进行理性考量,在教学情境设计、文本解读、活动设计、关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创造性探索。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温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温度;语文课堂;情境设计;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37-02

    创建有温度的语文课堂,这是很多教师的共同认知。在具体执行阶段,教师要利用多种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有温度的学习情境,展开有温度的文本解读,推出有温度的学习活动、构建有温度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真心乐学的课堂,才是有温度的课堂。

    一、创设有温度的教学情境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插图观察、媒体展示、故事引导、问题投放、游戏活动、示范诵读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选择,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这样课堂互动气氛才能形成,教与学才能产生和谐,课堂温度才会上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展开教学设计,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构建有温度的课堂,这是教学顺利推进的基础。

    创设有温度的教学情境,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太阳》一文,在导入阶段,教师先为学生出示一个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学生很快就猜到谜底:太阳。为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红日》歌曲。学生对这首歌非常熟悉,都能随声附和,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教师开始解读文本内容,并要求学生展开质疑性阅读,将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以问题形式呈现。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如,课文属于说明科学道理的文本,为什么在开头引入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呢?课文说太阳温度极高,钢铁碰到都要汽化,那太阳上有什么物质呢?这些物质有这么高的耐热性能吗?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真的是这样吗?针对这些疑问,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了对话讨论。

    课堂教学情境很有温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教与学产生了和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冲动。

    二、展开有温度的文本解读

    教师对文本展开必要的解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执行阶段,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调整。学生常常对文本内容进行选择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境。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恹恹欲睡;教师热情高涨,而学生冷若冰霜。这一热一冷,已经表明课堂是没有什么温度的。追根究源,问题出在教师身上。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听?是因为教师讲的东西不是学生喜欢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不讲。因此,教师既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他知之明”,哪些东西是学生需要的,哪些内容是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内容;然后,为学生做解读:“‘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体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谁能举例子说说?”听说要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大多学生拘谨起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松学生情绪,教师先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的妈妈就是一位慈母。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我顽皮,从树上摔下来,小腿骨折了。母亲每天背着我上下学……”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经历,学生都深受鼓舞,纷纷参与讲到述活动中来。

    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启迪,同时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引导,使学生感觉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自然会进行积极回应。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展开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心理暗示,使教学得以顺利推进。

    三、启动有温度的学习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活动来支撑。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活动形式,使活动能顺利展开。课堂演绎、故事会、主题演讲、知识抢答、诵读比赛等,都属于语文课堂活动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做出筛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长知识。

    如,在教学《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理顺文本的主要内容;然后设计一个展示活动:“在日常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关于父爱的名句、歌曲、格言等。请大家展示自己的积累,看谁的展示更有典型性。”进入展示阶段,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展示了名句,如“父爱如山,父爱如海”;有的展示了歌曲,如《父亲和我》《老爸》《时间都去哪儿了》《当你老了》等。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求学生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颂父爱的歌曲。经过一番推荐,几个学生尝试歌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全班学生跟随音乐歌唱起来。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展示父爱的名言和歌曲,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因为歌曲对学生形成有效刺激,所以在歌唱后展开的文本学习,其效率更高。这样的课堂显得灵动,学生喜闻乐见,其学习效果也更好。

    四、构建有温度的师生关系

    构建有温度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因素。长久以来,我们就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自身的师道尊严意识固化,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教师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善于沟通、知识渊博,自然能够赢得学生的信赖,构建有温度的师生关系才成为可能。

    在课堂调度时,教师要表现出亲切感,放松学生学习情绪,这样效果会更好。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展开自主朗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求与学生展开朗读竞赛:“这篇课文描写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咱们来进行一场朗读竞赛。老师为一方,同学们为一方。同学们先选拔优秀选手,再组织评委团,评委团由同学们组成。比赛时,以百分为标准,老师总分减去20分,然后跟同学们比较,决定胜负。”学生听说要举行比赛,而且是一种比较公平的竞赛,自然有参与的热情。

    教师设计了师生朗读比赛,将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学生平时没有机会和老师比赛,因为实力差距的存在,这种比赛很难体现公平性。在这堂课中,教师巧妙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学生自然会积极响应。一个互动性比赛活动,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表明教师的设计非常成功。

    互动的课堂教学,对课堂温度有更高要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動、传授学习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特别是师生关系的改善,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温度。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以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