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让财经新闻更吸引人

    李钰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好故事”。这些“好故事”将故事化因素巧妙植入新闻报道中,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甚至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这种“讲故事”的报道手法,值得财经媒体借鉴。

    关键词:财经新闻;讲故事;软表达

    新闻界流行一种说法:财经报道是“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这种说法,与财经报道的专业性相关。财经类报道多为“政策+数字+理论”这样的组合,读起来费劲,读后不好“消化”。那么,怎样将财经新闻写得“亲民”,将“专业”的内容写得不那么“专业”呢?“讲故事”是一种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媒体陆续通过新闻报道传递“一线战况”,这其中涌现出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好故事”。分析“好故事”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将故事化因素巧妙植入新闻报道中,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甚至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这种“讲故事”的报道手法,值得税务报这类财经报纸借鉴。如何讲好“财经故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讲故事”已经被新闻从业者普遍认可,并且广泛应用。“讲故事”前,首先要确定主题、找准角度。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统帅”,要想找准角度,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墨”,切忌“大而全、大而浅、大而空”。事实上,如果学不会以小见大,也就谈不上“讲故事”。

    疫情期间,税收大数据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税务部门抗击疫情的一大亮点,也是税收新闻绕不开的主题。一些新闻报道往往以《***税务局税收数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题,报道某个税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单从标题来看,换上任何一个地区稿件都适用;再看文章内容亦然,换了地区和数据,完全可以脱胎成为另外一篇稿件。这样的标题和内容,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那么,这样的主题如何能讲出“故事”呢?另一篇稿件处理得就比较好。这篇题为《税收大数据助企业“寻”客户》的稿件,用两个故事告诉读者税收数据如何支持企业复工。第一个故事,是一家企业在复工初期缺少原材料,税务部门通过税收数据筛选出可能生产原材料的企业名单,并将联系方式提供给这家企业。第二个故事,是企业复工后没有销路,税务部门同样用税收数据为企业“牵线搭桥”找买家。两个故事,很好地反映了主题,既有新意,可读性又强。

    刊登在2017年7月10日《中国税务报》的《手机“忙”起来 ?办税变轻松》也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反映5年来税收现代化的变化。记者选取了手机办税这个点,通过一位纳税人讲述近几年的办税体验,反映出税收现代化5年来的巨大变化。小切口、有新意、有很强的可读性,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近年来,重大题材新闻报道每年都会有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分析这些获奖作品不难发现,小切口的报道数量不少。获得中国新闻奖专栏奖的《经济日报》“视点”专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15年1月10日“视点”专栏曾以《高民的家庭账单》为题,以一名普通老百姓——北京市海淀区居民高民的家庭账单为切入點,报道了其在大多数家庭中较具代表性的账单故事,论证了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基本符合百姓生活实际。这篇报道不仅说出了居民对物价的真实感受,还表达了老百姓对物价不要出现大的波动的期待,引发了共鸣。

    从这篇文章不难发现,大题材、小切口的报道手法,能把经济报道枯燥的内容写得通俗易懂,凸显自身报道的特色。而且在宏观经济报道中,也可以“眼睛朝下”,用百姓生活的“小角度”,反映宏观经济的“大发展”。

    “硬内容、软表达”有很多方式,“讲故事”就是其中一种。政策解读中的“讲故事”,是将政策条文,置入不同的案例、场景中,用事例说明政策,让读者在阅读一个个“故事”的过程中,轻松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发表于2020年1月6日《中国税务报》的《个税年度汇缴怎么办?不妨“对号入座”》,就采取了这种报道方式。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公众迅速学会操作年度汇算清缴,这篇文章设定了四种常见情形,每个情形是一个“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对号入座”,了解如何办理汇算清缴。

    除了“讲故事”,提问式解读也是“软表达”的一种方法。将原本集装箱式的政策条文,拆解成为一个个问题,一问一答,方便读者阅读。

    同样是关于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报道,发表于2019年12月20日《中国税务报》的《个税年度汇缴,其实并不复杂》采取的就是这种方法。作者用“为啥要进行年度汇缴?哪些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缴?怎么办理年度汇缴?退税、补税咋操作?”四个问题将与公众关联度最密切的信息提炼出来,简洁、直观、一目了然。

    数据是新闻报道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武器”。“用数据说话”也是财经新闻报道最明显的特点。但现在许多财经报道走向了“数据至上”的极端,用海量数据堆砌报道,使读者掉进数据的泥沼中。

    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每天都会发布疫情通报,内容十分详细,包括全国情况、各省情况、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出院病例,等等。这是关于疫情最权威的数据,公众十分关注。但公众读起来费劲,读完反而“啥都不知道”。这期间,《人民日报》微信号每天推出几张海报,一张海报就一个读者最关心的数字,读者阅读后能快速了解疫情发展情况。这种化繁为简的报道方式,尤其值得财经新闻借鉴。

    发表于2017年8月18日《中国税务报》的《五年改革路 一本减税账》做得就很好。这篇新闻报道了营改增试点的首个城市——上海,5年营改增的减税数据。5年,上海营改增共减税1967亿元。1967亿元是怎样一个概念?记者紧接着告诉读者,差不多能建1条京沪高铁,开5个迪士尼乐园,建13座摩天大楼……这样的解释,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减税体量。

    这篇报道很好地阐述了如何让数字“活”起来的真谛:通过恰当的方法处理数据,使其所代表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具体,使记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易懂。最终,这篇文章获得了中国产业报好新闻一等奖。在之后税收新闻报道中,很多记者借鉴了这种报道方法。

    总之,运用故事化的手法来对财经新闻进行报道,可以让以往枯燥乏味的财经事件、政策、数据生动起来,更有利于读者理解,方便阅读,对拉近财经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