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言语之途

    李彩娟

    [摘 要]阅读教学要告别内容分析式,古诗词教学亦如此。在如何发掘古诗词的语言價值上,《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教学做了一次有力的探索。借助想象画面、推敲字词和品悟意象三种策略,课堂教学如同登山,拾级而上。这样的课堂体现出挑战性、趣味性和智性的特点,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键词]想象画面;推敲字词;品悟意象;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18-02

    古诗词教学极为重要,它是引导学生发现、品味、感受以及习得汉语言精髓的绝佳途径。统编教材大量增加了经典古诗词的比重,蕴含着编者和课程设计专家、名师的无限期待和希冀。然而,受应试观念等因素影响,一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陷入了单一、肤浅、功利的模式,止步不前。黄吉鸿老师《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教学,突破旧有框架,令人耳目一新,可圈可点,尤其是他对言语习得这一语文核心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把握,深入合理地开掘,灵动机智地引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一、想象画面,不拘一格

    受应试、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意思时,反复“叮嘱”学生,要抓住字面意思,简单、准确、完整翻译,能少些文字就少文字,不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以免在阅卷时被扣分。这样,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意思的解释有着心照不宣的、固定的“标准答案”。

    在黄吉鸿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不满足于此。他告诉学生不要被词句所束缚、捆绑,既要基于词句又要跳出词句;他用想象画面的策略来激活文字,唤醒学生的文字敏感力,张扬他们的言语生命。这样的学习是鲜活、真实、个性而充满生命力的。

    诗要用诗意的语言来解释。这样做,非常符合古典诗词的语言特性。语言的精练、意象的罗列、表达的含蓄等给读者理解诗(词)意以自由的空间。“诗(词)中有画”的感性符号表达,可以触发读者丰富的、个性化的联想。读者和诗(词)的对话是平等的,是读者读诗(词),也是诗(词)读读者。一方面,学生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古诗词,定然有着他们在内容、形象及情感上的独特感知和体验;另一方面,古诗词正是借助学生的阅读,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容和内涵,才得以代代相传。正是阅读,让经典复活,让经典永恒。而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丰富性恰是它的魅力所在。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鼓励学生借助词句,紧扣景物,大胆、自由想象,打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借助言语经验,联系生活场景,冲破了“樊篱”,尽享思想的自由和独立。以想象的方式去理解词意,学生的心情是欢悦的,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是精彩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已看不到那种千篇一律、近乎雷同的“词句翻译”,学生的语言也不断地给人以惊喜之感。

    黄吉鸿老师的教学已然超越实用性和功利性,指向审美。正如他在课堂上说的那句话——“还可以说得更美一些。”他不停地鼓励学生向着美的目标行进,向着语言表达的自由境界和新的高度行进。这是对学生言语表达力的唤醒、激励和鼓舞。

    为了让学生懂得,一句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是极为丰富、优美的,他给学生做了示范。对“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他这样描述:“桃花开了,远远望去,像灿烂的云霞,飘落大地……”这是一次精彩的高位语言引领。

    二、推敲文字,体会精彩

    诗词是语言艺术,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咀嚼。黄吉鸿老师深知其教学价值,更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实践。他教给学生品字的方法,并做了必要的学习示范。第一步,读词句,找感觉;第二步,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词圈出来;第三步,想一想,这个字(词)好在哪里。在这基础上,黄老师更是给出了极为精细的指导,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作者的用字有“表面上”和“实际上”的用意。他以“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句的“飞”字为例,教给学生基本的品字方法。这样的教学,真实、有效,学生一听就知,一学就会。

    简单地用“表面上”和“实际上”来界定诗词的意思,对诗词作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来说,确实显得过于浅薄。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双意复言名词”以及“三义”词、“四义”词,袁行霈先生说的“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和“言外义”等。但显然,这样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接受能力,是较为合理和科学的。

    在导学之后,黄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只要你觉得用得好的字、词,都可以。”这就是教学的“放”。自由气息一直是这节课的主旋律。在学生自由推敲文字的基础上,教师还有更为高深的一招。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放弃了主导地位。“要教学生不知道的东西”,一直是黄吉鸿老师的教学追求。黄老师对学习样本的剖析,对学情的了解是相当充分的。教学中,他故意设下伏笔——“这首词中有两个字用得实在妙,不知道你们能否发现?看 看谁最厉害。”他故意卖关子,“不过,到现在,最精彩的两个字还没有找到,再想想。”这样一步步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思维之轮中不停地旋转。

    在学生交流汇报推敲的结果之后,教师以学定教,果断出手,引领学生品味“青”和“绿”的精彩。教学到了这一环节,已逐渐迈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师生对话下,在教师巧妙的点拨、引导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深层次迈进。第一个学生从“青”和“绿”中懂得这是作者一种表达愉快的心情。显然这是前期学习成果的洐生,是“表面上”和“实际上”学习的结果,这个学生已懂得了迁移运用。第二个学生竟然灵光乍现,悟得“青”和“绿”是表示作者已经和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了,这是这节课中极为精彩的一个细节。

    说其精彩,是因为以下两点。一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刻,看到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变得越来越聪明了。这是教学的魅力所在。二是如此深刻的理解,如此深奥的答案不是教师给出,而是学生自己悟出的。

    在这样的语言推敲之中,学生的语感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发展。语言是古诗词的教学价值蕴藏所在,也是学生走进诗词深处的一扇门。推敲文字,就是推开了通往诗词内核和作者精神殿堂的大门。

    三、品味意象,直抵心灵

    语文教学要“言意兼得”。通常情况下,有些教师只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它的人文性,尤其是诗词的语言学习。孙绍振先生认为,学习诗词,语言学习不是归宿,只是通道,精神的熏陶、人文的积淀以及文化的审美和认同,才是终极的追求。

    显然,黄吉鸿老师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教学不满足于对文字“用得好”的思辨、分析,他还要带着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于是,教学就进入了语言推敲的第二个层次——意象的品析。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似乎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一线语文教师凭借自身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往往对一些文本的理解达到“深入”的程度,而要“浅出”地引领学生学习,并非易事。黄吉鸿老师巧妙地搭建支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奥为趣味,让学生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一)比较

    汪潮教授说:“比较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多次使用这一方法。如,将“白鹭”与“麻雀”“乌鸦”“老鹰”比较,却不分析,学生只是“笑”“再笑”“大笑”。笑声已说明一切,无须多言。一经比较,学生便可悟道。对“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同样拿“桃花”和“杏花”“梨花”“李花”对比,意在让学生少走弯路,无形中把学生想要说的一些错误答案给掩藏起来。学生可能猜桃花代表春天,可能猜桃花象征江南,可能猜桃花颜色美等,但一经比较,心里自发进行自纠、反思,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样,抛开一些相对浅显的思考,更有利于进入深层次的理解。

    (二)趣味

    追求趣味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而把深刻的内容教得轻松,营造一种近似游戏的学习氛围,更是一种上乘的教学追求。课堂上,教师告诉学生,词句中的“象”是有密码的,我们要破译它。如此一来,教学的情趣就悄悄地产生了。

    难得的是,这节课中呈现出来的不仅是情趣,而且还有谐趣。黄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似乎信手拈来,却也颇含智慧,像果酱一般,给教学涂上了一层欢乐的色彩。

    这节课更有智趣的成分。对“桃花流水”意象内涵的理解,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自悟,终于迎来“一朵下雨的云”。考慮到学生对“世外桃源”的理解还比较抽象,教师不急不慢地穿插了“香格里拉”一词。这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黄吉鸿老师清楚地知道,以“香格里拉”命名的小区、酒店等几乎遍及所有城市,学生知其名,但不知其内涵。这样的设计教学,既联系生活又巧妙累积,加深学生的学习期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此基础上,师生再一次对话,更为通俗的“人间天堂”一词就脱口而出了。

    整个教学过程就像在玩一种语言文字游戏一样,轻松而不清浅,深刻而不深沉。

    (三)示弱

    教学到了尾声,黄老师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讲述作者的生平,渲染这首词的主题思想,而是让自己“退隐”一边,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在预习时搜集的相关背景资料和信息。优秀的教师总是懂得退引,把机会让给学生,留给学生。黄老师知道,课堂不是教师的展示,而是必要的引领,更是学生的实践和砥砺。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课的教学,重点由推敲文字触发学生的“思”,由“思”慢慢地抵达“诗”,走近诗(词),走进文字的深处,走进诗(词)的内核。看上去很美,听起来也不错;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