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与中国创新驱动的战略抉择

樊增强
摘 要: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科技发展交互融合、创新要素内涵变化、新型研发模式与研发组织不断出现、创新活动由封闭迈向开放式创新与融合式创新、全球创新中心由传统的欧美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加速转化等发展趋势。在全球竞争新态势和国内发展新环境的背景下,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显现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大都市集群的创新效应逐渐显现、企业投资基础研究的意愿上升、协同创新模式更加多样化等特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关键词:全球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10-0044-07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期,迎来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已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始了新一轮竞争。我们必须以有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牵引,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使创新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必须全面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新特点,立足于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消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创新能力和质量。
一、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占据科技制高点,并在新一轮国际经济再平衡中获得先发优势,全球主要国家都开始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并迅速开展行动。整体上看,全球科技创新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科技发展呈现交互融合与绿色智能化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领域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创新活动交叉融合和群体跃进的趋势更加明显。其表现为科学技术整体上向纵深演进,新兴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入,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前沿性基础研究朝着宏观拓展,向着微观深入,甚至是向极端条件的方向交叉融合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不清,带动了诸多学科技术群体突进,持续积累着科学和技术变革的能量,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宇宙演化等领域会催生新的重大科学理论和思想,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问题得以解决。
信息、生物、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突破和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特征,不断深化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与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跃进和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这已经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科技演进的趋势,未来的科技发展将会更加绿色、健康、智能,也就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投入于研发低能耗和高效能的绿色技术和产品。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增进人类福祉。
2.创新要素的内涵变化引致各类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成为竞争的制高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产业创新的传统内涵及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对全球创新生态带来了巨大影响,创新服务体系向更高层次演进。
创新要素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不管是对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或是制度创新皆是如此。传统上,创新要素主要是指人、财、物及其组合机制,创新要素一般可以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时空、创新制度等层面进行解析。随着技术变革加速和市场环境变化,创新的要素随之演进和变化,已经不是简单的“物力”“财力”等所能够全面覆盖的,实践显示注意力、知识、机遇和市场成为创新活动能否完成的更为重要的要素。知识(涵盖信息、经验等)管理重要性急遽上升,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要素也将成为未来创新主体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信息网络化时代,创新要素正由静态向动态转化,创新要素不断升级,只有抢占更高端的创新要素才能在科技创新竞争中胜出。
从全球视野看,发达国家利用其占有的国际格局中的优势地位,通过不断放松技术移民政策、提供优厚待遇、设立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面对国际人才竞争态势,发展中国家不甘落后,相比于发达国家出台了各种创新政策和高端人才计划,积极参与到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竞争中。
3.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新型研发模式与研发组织不断出现
从实践看,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组织和管理问题。传统的创新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自上而下式创新、自下而上式创新和交互式创新。不同的组织形式与具体的创新内容相关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创新的专业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创新模式和研发组织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以企业为核心的线性模式、以地区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以及跨领域跨地区的创新网络化变为现实。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使得新的研发工具和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如创新生活实验室、制造实验室、众筹、众智等新型创新平台和模式。研发创新的模式正由外包转向众包,众包研发呈现的是一种新的研发模式,也体现的是新的人力、知识组织模式,将会引发企业间和产业间的组织结构由垂直向生态转变;研发创新由传统的垂直组织间的合作演进到创新生态网络模式。以“创客空间”、威客、极客等为代表的小微型创新正在全球掀起一轮创新创业高潮,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将会引起人们科研活动和创新活动理念及组织模式的剧烈变革,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
4.创新活动将加速由封闭状态迈向开放式创新与融合式创新
开放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和创新网络化大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实践已经显现出传统的封闭、独立、线性的创新方式和过程正逐步为开放、合作、网络化的创新模式所代替。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内科技资源配置已经演进到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资源配置,世界各国创新体系间的相互依赖度持续上升。实践表明,伴随着国际科技合作的日益深化,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合作既有利于国际间科技创新资源的互补共享,也有利于整合全球范圍内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能够大大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水平。从全球范围看,主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地,基本上都是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和学术活动活跃的地方。
创新资源所内涵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已经呈现出全球性流动的态势,其流动速度、范围和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推动着技术转移和产业重组。发达国家通过持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构筑全球技术标准以形成创新壁垒,保持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高端位置和主导地位,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鸿沟”持续扩大。
目前,全球面临着资源短缺、粮食安全、信息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一系列涉及人类自身安危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人类面临的共性科学技术问题,急需科学突破和重大技术变革,但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各国应对共同挑战的路径就是全球携手合作,推动开放式创新,加速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通过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而重大前沿性基础科学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全球合作,这也必将促进全球合作研究和科技资源共享,逐步上升到全球共同行动层面。
5.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由传统的欧美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加速转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全球创新活动更加活跃,表现为创新全球化和多极化日益显现,全球创新活动的新版图正在形成,经济发展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科技创新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部分研发和创新活动转移到新兴经济体。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依然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头羊,但是其优势地位在逐步失去。发展中国家正在向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优势转化,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正逐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战略基地,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份额占比不断提升,其对全球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特别是,亚洲地区科技创新的崛起速度更快,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活跃区,全球范围内的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速流向亚洲地区。近年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呈现出整体性、历史性和格局性的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从全球看,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正在由欧美向亚太地区、由大西洋向太平洋地区扩散,未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将呈现出北美地区、东亚地区和欧盟地区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主导着全球科技创新格局。
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特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揭示了新发展方式的新动力。这也是中国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的困境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竞争新态势和国内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高效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并实现市场价值
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把创新界定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①创新涉及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涉及的创新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在中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服务供给的主体是中介服务机构。判断创新驱动型发展的重要标准是看创新要素(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研发机构、风险投资、科技企业家等)能否高度集聚以及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虽然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多元化,但是核心的支撑点在于企业。发展的创新动力必须从企业自身找寻,也就是企业的本质是赢利和获取利润。促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在于收益,而技术创新体现的正是企业家基于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判断,及时把握发现市场潜在的赢利机会,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生产出新产品、产生新工艺和新方法、开辟新的销售市场等。由此可见,企业进行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创新价值,这也是创新效果体现的客观依据。所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高效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2.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驱使大都市集群的创新效应逐渐显现
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完善,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要比一般的生产活动更为明显,这是由经济主体对地理集聚的差异化追求所导致的。对于创新来说,知识外溢与分散式孤岛创新风险就成为吸引高素质人才与风险资本流动的主要动机,创新要素趋向于外溢效应更为明显的地区。
由于大城市拥有多元化的专业性部门和专业型人才,是大师云集、顶尖企业家汇集、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更有利于创新者获取专业化配套能力及跨行业、跨领域的知识,故此大城市就更容易产生创新活动的集聚效应。作为由多重要素形成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大城市,能够产生一批对世界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产生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能够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创新文化和宽容氛围,也会逐渐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交易中心。从国际创新城市群看,全球已经涌现出以科技湾区为发展主体的空间模式,根据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的2016—2017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创新城市的空间格局,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②
国务院进行的第六次普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1.50%、21.95%、17.48%、10.81%③,现实中,这些省(市)也是中国目前创新活动最为集聚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地方,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深圳—香港创新集群迅速崛起,其创新能力超越美国硅谷,位居全球第二,北京和上海位居全球第7位和第19位。④因此,隨着各种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的不断集聚,未来中国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将会是创新活动最为集聚和活跃的地区,这种地理集聚趋势将会愈益明显,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牵引和驱动作用也会更加强化。
3.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投入逐渐向企业投资基础研究扩散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础科学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技术的源泉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是对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投资,是形成持续强大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尽管中国的基础研究能力持续提升,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基础研究的短板仍然很突出,制约着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对于中国来说,在研发活动中,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都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未必直接参与,但政府对于基础研究的资金承诺和政策支持绝不可以缺席,政府对基础研究持续性的投入一定要有耐力,對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必须是长期性的,否则中国不可能在新技术和新产品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从世界历史看,美国政府一直坚持认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美国创新能力的强大就在于政府对基础研究重要性和基础性的深刻认识和持续投入。同时,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促使技术的商业化传播,不断提升外部性收益,以使得技术创新最大化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从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实践看,基于基础研究的元技术创新才是美国商业创新的源头。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区域等都是以基础研究和元技术驱动商业创新的典范。⑤
“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⑥对于中国来说,必须持续释放和激活基础研究的活力和潜能,体现基础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效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使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高效运行。
科技企业的竞争将会演进到争拼基础研究能力的阶段。企业主动从事基础研究,一旦实现突破就能够抢占到核心技术的制高点,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舞台,就不能被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必须投资于基础研究并取得突破。伴随着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流动和集聚,创新的战火也将会燃烧到企业内部,中国“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强调,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进行基础研究。目前,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基础研究领域布局和深耕,如华为在法国设立数学研究所、阿里巴巴巨资投入“达摩院”等,这些企业已经得到了丰厚回报。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一个国家转向高收入的发展阶段后,超过60%的科技创新活动是由企业来完成的,20%是由政府来完成的,其余20%是由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完成的。数据显示,1992—2012年,新兴工业化国家研发支出占GDP的份额由不到1%提升到2.2%左右;同期,日本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9%上升至3.3%,韩国从1.9%提高至3.7%,以色列从3%提高至4.4%。⑦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提升较快,由1999年的0.83%提升到2016年的2.11%⑧,这是政府不断扶持企业创新与企业积极投资于创新活动相互促动的结果。
4.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协同创新模式更加多样化
随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基于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协同创新模式表现更为多样化:
一是企业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创新活动主要由企业完成,包括创新活动的投入和创新的运行流程,也可以联合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参与科技创新。企业在主导研发活动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研发体系,以达到技术开发主体、开发方式和技术应用的多元化。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进行战略决策和实施、组织协同,在研发投入、技术应用、成果收益分配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也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进行源头支持。从本质上讲,这种创新模式是市场拉动型协同创新模式。
二是高等院校或者科研院所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是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将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商品化和产业化,既可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也可以把自己拥有的成熟技术通过市场化转让给企业,带动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协同创新模式涉及相关创新要素,如人才和团队资源、优势学科群、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校(所)办科技创业及外部创新资源等。
三是政府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政府发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的功能,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将参与创新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主体更为紧密地凝聚起来,进行紧密合作。在各种创新要素资源的支撑下,政府成为主体间共同交流的桥梁,实现网络型协同创新的组织关系的跨组织集成。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出现在需要政府提供大量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扶持的领域,主要支持的是高风险、高投入的公益型或高端科研型项目。
四是基于协同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类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完整的技术链、资金链及服务链,以达到高效协同创新之目的,但是协同创新必须依靠大型科学仪器、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及转移中心、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才能够完成。创新平台是创新体系中各类要素交汇集聚之地,是协调关系和提供服务支撑的体系支点。
五是基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模式。产业链协同创新包括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产业链创新模式的根本是真正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以期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的战略性和整体性。实践中,京津冀协同创新采取的是产业链整合模式,三地分工合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北京以产业链为纽带向区域延伸产业创新能力,带动天津、河北以产业链环节为切入点,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主导产业集群。
整体上看,上述五种协同创新模式中,前三种创新模式主要是凸显创新主体的作用,而后两种创新模式主要是凸显创新载体的作用。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针对不同技术需求采取灵活的创新模式,根本目的在于高效、有效创新。
三、有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世界创新版图和重塑世界经济结构,这必将给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性机遇。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显现,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与冲突已经彻底凸显中国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路径依赖短板和缺陷,也更加迫使中国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最大化地激发科技创新潜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真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化地激发科技创新潜能。体制创新的目的在于调整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协同科技、经济和政府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
一是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机制。从政府的角度看,必须加快转变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简化科研项目的管理流程。主要是基于成果导向,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强化基础研究,争取更多重大原创性突破。必须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以绩效为导向,建立科学分类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真正把科研工作者从扭曲的评价体制中解放出來,充分释放科技研发人员的原创性能量。
二是形成完善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要明晰界定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在创新链条中的位置和功能定位,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资源;完善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进入企业从事研发活动,进而建立新的创新联合体,以释放各类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率;加速推进科技成果权益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有效破解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度藩篱,真正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是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彻底破除制约政府效能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政府应该依靠科技人员,主动服务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造有效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有利环境,形成政府与市场协调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切实发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2.聚集和激励创新人才,有效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大量高素质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尤其是创新性人才。要确立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活力,持续加大用好、吸引和培养人才的力度,形成结构合理、规模宏大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是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坚持放管结合,放权放到位,放出活力、放出绩效;管理则要守住底线,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用好用活人才,彻底疏通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解除束缚创新的“隐形枷锁”,统筹科技战略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等人才队伍建设。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单一的、可视化的、量化的评价体系,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要切实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持续释放创新空间和激发创新活力,要鼓励试错并真正宽容失败。
要为科学家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促使科学家争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先锋,以勇攀高峰和敢于超越创新自信,坚持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激励科学家多出思想和成果。用事业激励和物质激励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方式参与要素收益分配。要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产权和创新收益,认可企业家的贡献,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有效保障。加速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同时,完善出国留学人员的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开放式吸引各类创新型人才,大力招人聚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是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开放、灵活、好奇的个性人才,培养具有坚韧毅力、丰富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要弘扬学生的独立意志和自由思想,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科学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品格;使得创新创造能够成为学生的鲜明特征。我们应该认识到,没有质疑就没有科学精神,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创新。
3.强化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中的位置
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和深化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有效利用国际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创造多元化的合作创新渠道,在更高的平台上推进中国的自主创新,以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的科技实力由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迈进,由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跃升。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和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有利时机,开拓国际视野,推动中国在制造技术、制造工艺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及时“走出去”,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规范的制定,与国外的高端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攻关;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经验和做法,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尽快改变中国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全球科学研究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诸多科学问题的研究规模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越了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必须通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来完成。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并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们要积极组织并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这逐渐成为解决全球关键科学问题的有效工具,有利于更为有效地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各类创新要素系统集成,彻底打通创新全链条。要扩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和人员交流,推动企业进行市场导向的技术引进、转移与合作创新,既要与发达国家技术合作,也要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
持续提升中国科技计划的对外开放水平和程度,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如中国已经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大科学工程。一方面,强化国家间和国际间的科技合作计划,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科技舞台,特别是加强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以提升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扩大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效吸引在华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积极参与中国的科技计划项目,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不断提升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
要努力營造适宜的创新生态环境,构建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不断完善有利于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和扩散的基础性制度;持续提升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制度的包容性,要实实在在推动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要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规则的制定,不断完善国内创新政策与国际竞争规则的协调性,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位置和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注释
①[英]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3—74页。
②傅超、张泽辉:《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23期。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④高谭:《深港集群创新能力超越硅谷意义何在?》,南方网,http://opinion.southcn.com/o/2017-06/22/content_173065113.htm,2017年6月22日。
⑤马浩:《激活创新源头——政府不可或缺的担当》,《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第12期。
⑥李克强:《基础科研深度决定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8/c1001-26972346.html,2015年5月8日。
⑦高绮桦:《建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降低企业开发成本》,《南方日报》,2017年12月18日。
⑧国家统计局:《1999—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10/t20171009_1540386.html,2017年10月9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陈凯华,寇明婷.科技与创新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4).
[3]郑新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J].求是,2015,(21).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5]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
[6]李飞,邵怀中,邹晓东,等.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范式:开放式颠覆创新理论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
[7]吕薇,马名杰.构建开放创新体系的思路和重点[N].经济日报,2018-05-24.
[8]潘教峰.科技强国:向“世界科技中心”全力进军[J].瞭望新闻周刊,2018,(10).
[9]李福,赵放.创新中心的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8,(4).
[10]洪银兴.科技创新中的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兼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J].中国工业经济,2012,(6).
责任编辑:澍 文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hina′s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ic Choice
Fan Zengqiang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the global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resented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elements,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l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have transferred from closed to open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the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European and American Center" to "North America, East Asi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global competition and the new environment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China′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tatus of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innovation effects in metropolitan clusters, the rising willingness of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basic research,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e must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novative country and the worl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
Key words:global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riven; open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