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中探寻广播音频传播本原的必要性

    孟伟

    【摘要】广播的本原是什么?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做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在媒体融合、融媒体传播大发展中,广播需不需要继续存在好像也成了一个问题。本文从广播音频独有的特质出发,强调了广播音频传播的必要性以及继续存在的必然性,呼吁强化对广播音频传播的体系建设和理论探讨。

    【关键词】广播本原 音频传播 互联网音频 媒介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广播原理?姑且用“本原”替代“原理”。这意味着可以对广播音频传播的本质进行思考。

    有人说,需要回到口语传播的层面,从历史性的表述与交流初始目的中发现声音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有人说,从生理、心理、物理层面开始,循着音乐传播的路子,找到声音介质的传播特性;有人说要基于人的角度,从心理声学入手,找到大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中潜藏的人本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明确当代广播音频传播的独立价值以及广阔前景……

    探寻广播音频传播本原的必要性

    就大众媒体——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视频传播而言,虽然用“声画”或者“视听”媒体用以强调除视觉要素外对于声音要素的重视,但依旧未改变对于“声音”要素作为辅助地位的潜台词。“声画”传播的提法,可能是电视媒体诞生的早期和中期阶段,出于对电视节目内容较多借鉴于当时电子媒介的先行者——广播媒体的尊重(并非是由于广播资历老或者是比电视高明到哪里,仅仅因为广播诞生得更早)。彼时电视节目内容还未充分到可以找到其独有的属性和规律,只是一些源自广播声音+画面的节目被创制出来,到了电视发展繁荣时期,要彻底摆脱“声音+画面”的简单节目模式,才开始有意识地断开与广播之间的关联。电视诞生之初的年代,英国最初歌剧电视转播中,老百姓收看电视画面,听的却是广播的声音,因为二者加起来的视听享受效果最佳。当时老百姓的选择权和文化需求排在了节目创制追求的第一位,至于媒体形态之间因发展成熟而形成的壁垒与区隔,那时候还没有顾及。“视听”媒体叫得响亮,是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彼时互联网视频分享与交互远远比基于声音介质的播客崛起得更快,现身露脸更干脆和响亮。在最近十年的互联网发展中,从文字介质,到听觉介质,再到视觉介质,视频媒体的发展速度、体量、效果远远超过了互联网音频媒体。两年前,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互联网音频付费课程、听书以及网易云等音乐平台涌入人们的视线,而在此之前互联网视听媒体主要指称的是互联网视频媒体,把可有可无的互联网音频放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位,这种情况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所幸亦或不幸,终归带着一个“听”字。

    对于业界而言,叫音频还是视频,亦或视听媒体,没有什么终极意义,毕竟行业是用行业影响力和实际运营效果说话的。对于学界而言,因为音频的业界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音频发展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一种非强势状态,研究的人也不多,广播媒体的研究亦非显学,寥寥无几的研究者无暇在意是不是叫视频媒体、音频媒体或视听媒体,就算在意和有心,亦尚形不成理论探讨的热潮。如果说视听媒体中包含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二者是独立个体之间的并列关系,对于学界而言,未尝不可。只是这个“听”字在实际表征中,有点模糊不清、若隐若现。但业界若想发展音频业,单列并强调音频媒体研究势在必行,亦为将来争取主管部门颁发互联网音频媒体许可证,走出积极行动的第一步。

    在此背景下,专门探讨广播音频媒体的基本原理,在特定的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强调广播音频传播本原,并研究聲音作为核心要素的音频媒体的独立传播价值、意义和前景,就显得很有必要。

    媒体融合中重新强调广播音频传播本原的意义

    既称之为“本原”,则需要从实用主义突破到文化和哲学的思考层面。这意味着思考的角度必定不是仅有实用主义的。实用主义层面的理解尽管现时正确、管用,但哲学上的持久性正确却很难保障。从我国国情看,广播声音本体的发展和研究是滞后的,过去业界虽然常提,但是很少真正重视,因为缺少危机感,那时候广播可以过一个温饱不饥甚至不错的日子。现在危机感有了,甚至还很强烈,因此对于声音本体研究的价值开始得到重视,各地电台都在实际探索,并做出了一些突出成绩。这个补课的需求不是广播自救的关键,因为补课是一种本能。换句通俗的话说,重视广播声音本体地位的发展,实际上救不了广播,但是针对声音媒体本体价值的开发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现在需要尊重这个必然,而不是回避或者视而不见。有了这个底子或者基础,广播才有家底去讨论未来在于多大程度上与互联网融合,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自身成长为互联网的一分子。今天的广播媒体对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生活、社会治理、应急传播等均具有战略意义;明天的广播或者音频媒体形态完全有理由设想在未来传播格局中拥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但如果传统广播自身不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基础问题,只是出于本能自救式讨论而非战略意义上的考虑,则会加速被不断更新的媒体形态和媒体事件所遮蔽或吞并的过程,有可能造成广播声音传播的全面萎缩。

    互联网传播时代,音频媒体内容的发展远没有视频媒体内容那么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这亦不能成为弱化广播内容独特性的一个理由。

    从广播本体角度出发,需要突破多媒体异彩纷呈的表象,看到音频介质支持下的成功市场范例。当代越来越多的各种新旧形态的媒介激烈争夺着用户,满足或者创造着用户的刚性需求。重新探究广播媒体的基本传播特性,发掘其在重建个体与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具有基础而深邃的媒介社会学意义,这是探究声音媒体传播力的一个方向。布鲁斯·伦索尔(Bruce Lenthall)的《广播中的美国:大萧条与美国现代文化的升起》,以20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为背景,剖析了广播与美国现代化的关系,讨论广播在文化规范、民主制度、身份认定等领域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分析广播声音传播对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其根基正是声音媒体之于社会个体的建构方式和意义。

    今日广播音频媒体不仅需要解决电台基本的生存问题,亦隐隐担忧作为一类媒介形态独立存在的前景。 从未来科技的发展来看,满足人的需求的程度是媒体存在地位的重要依凭,人的需求有短期和长期、精神与物质、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分别,人们对声色和新鲜的追求是短暂的和容易厌倦的,当表层需要不断被满足后,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精神需求始终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现代人迫切要解决的是如何避免被异化,今天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过程也变成了机械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接近流水线上的工业品,异化的突破在于人的主动自觉性的选择,而不是被摆布、同化和淹没。

    媒体融合的要义是重塑而不是要让哪一种媒介消亡

    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William von Hongbaote)在谈到语音对精神活动的适宜性时说:“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恰似有生命体的呼气,从人的胸中流出,即使在未使用语言的情况下,声音也可以传达痛苦、欢乐、厌恶和渴望。”这意味着,声音源出于生命,并且也把生命注入了接受声音的感官。就像语言本身一样,语音不仅指称事物,而且复现了事物所引起的感觉,通过不断重复的行为把世界与人统一起来……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加上社会转型期的叠加,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过渡性特征,社会理性精神的确立和壮大显得格外重要。媒介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哲学和文化发展的必然。我们需要理性考察新技术对当下社会性格和文化形态产生的影响,以及传统广播媒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考察我国和欧美广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媒介承载社会理性精神方面,广播声音传播具备一些特殊的优势,且未见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国家对于广播媒体的关停。

    媒体融合的要义不仅在于广播媒体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在于重塑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把握主动权。

    媒体融合时代,内容表达的媒介介质本身再不具有绝对的“一票否决权”,因为决定传播效果、传播效率的要素越来越复杂。声音、文字、影像等单一介质成为传播内容入门级别的一种呈现,更多的媒介形态依从于“场景”进行任意的融合与混搭,目标是受众的便利和传播效果最大化。我们尝试回到声音传播的本源,目的在于发现单一介质形态被遮蔽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性,以期达成更为深度有效的媒体融合和媒介独具个性的保留。

    注:此文为作者新著《广播原理:一种融媒体传播的视角》一书的自序,题目有改动。《广播原理:一种融媒体传播的视角》一书由听觉传播价值、广播声音内容创制法则、广播新闻与宣传、广播互动法则、广播运营法则、广播边界的融合六个章节组成,描述了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作为一类媒介或者是声音作为一类传播介质所独有的基本构成要件、核心环节、理念体系。该书同期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