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中的错失恐惧

    韩宇佳

    〔摘要〕错失恐惧是个体因担心错失同伴或他人的新奇经历及正性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焦虑。错失恐惧在中学生社交网络使用者中广泛存在,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诸多消极影响。教师和家长应当从同伴关系、家庭环境和自我控制的角度帮助中学生规避错失恐惧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错失恐惧;中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0-0059-03

    一、引言

    现代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没有新消息通知的情况下反复浏览社交软件;重复刷新微信、微博,生怕错过好友的最新动态等。个体因担心错失他人精彩的经历,担心同伴比自己有更多的正性经历或得知更多信息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感受就是错失恐惧[1]。错失恐惧是焦虑的一种亚型,既存在于线下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于社交网络的使用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2.65亿在校生转向线上课程,中国网民低龄化的趋势变得尤为突出[2]。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开始从现实中的互动交流转为线上社交,社交网络成为他们之间交流、共享及展示自我的新平台。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例如,一项关于中学生同伴关系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研究认为 [3],大多数中学生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遭受挫败后会转向网络社交。一方面,因为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即时性等特点,中学生更容易在网络社交中得到情感支持和必要的心理需要补偿,从而依赖网络社交;另一方面,同伴关系不良的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失恐惧,间接地造成问题网络使用行为。

    中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正值青春期的他们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不足,问题性网络使用中的错失恐惧容易给他们带来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给他们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学校学习带来消极影响。例如,错失恐惧增强了抑郁和压力感,增加了低头行为,降低了个体的睡眠质量,降低了自尊和幸福感等[4]。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中学生错失恐惧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错失恐惧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并为规避问题性网络使用中错失恐惧的消极影响,引导中学生正确交友和使用互联网提出了几点干预建议。

    二、错失恐惧与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关系

    首先,错失恐惧与中学生的低头行为有关。随着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低头族”越来越庞大。低头行为是指在人际交流中忽略他人并使用智能手机的非适应性社交媒体使用行为[5]。

    国内一项研究抽样调查了501名中国学生,采集每一名学生涉及社交媒体的情感支持、错失恐惧、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及低头行为的情况[6]。 结果表明,来自社交媒体的情感支持与低头行为呈正相关,错失恐惧和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这两者都能够且依次调节来自社交媒体的情感支持与低头行为之间的关系。

    其次,错失恐惧引起的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7]。除了白天的“低头”以外,人们还愿意在睡前熄灯后继续使用社交网络。有研究表明,如果中学生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超过五个小时,将会对他们的睡眠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三、错失恐惧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错失恐惧作为一种弥散性的焦虑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消极影响。有研究认为错失恐惧与中学生情绪健康水平的下降有关[8]。该研究使用自我报告法,选取472名11至19岁意大利青少年为被试,探究了错失恐惧与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错失恐惧可直接和间接预测情感症状。此外,错失恐惧与其他在线同龄人的忽视和消极反馈及社交媒体成瘾相关的压力易感性增加有关。线上同龄人忽视相关的压力易感性调节了错失恐惧与社交媒体成瘾之间的关系,进而调节了错失恐惧与情绪症状的关系。

    简单来说,中学生的错失恐惧导致他们更容易因为线上同龄人的忽视而感受到压力,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成瘾,并最终对学生的情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规避中学生错失恐惧的干预建议

    规避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中的错失恐惧给中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十分必要。中学生错失恐惧的规避可以从改善同伴关系、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三方面入手。

    (一)开展团体辅导,改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能够预测中学生的问题网络使用,错失恐惧在同伴关系和问题网络使用之间起中介作用。我国关于中学生错失恐惧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缓解错失恐惧[9]。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心理发展规律,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中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

    首先,需要设计合理的方案,目前的錯失恐惧量表和团辅方案大多参照国外的版本,教师在应用时需要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的改动。其次,团体领导者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学生负责。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国内研究者对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亲密度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水平呈负相关,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有保护作用[10]。

    因此,减少中学生错失恐惧可以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一方面,加强亲子交流。中学生正处于儿童向成年人的转变阶段,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等问题时会比较迷茫,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够使他们更顺利地完成过渡,避免错失恐惧的产生。另一方面,父母应当尽力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较高的家庭亲密度,能够缓解他们的错失恐惧。

    (三)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是自我的核心成分,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冲动行为,更容易调节自己的不合理想法与情感。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在错失恐惧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之间起调节作用[11]。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即便担心无法随时关注到他人的动态而产生焦虑情绪,也能及时管理和调节自己,频繁浏览网络社交平台的行为相对较少。

    中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当适时督促他们有计划、有目标地生活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总结

    错失恐惧是一个比较新的心理概念,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错失恐惧会使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不良行为,如低头症,同时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经历更多错失恐惧的中学生对线上同龄人的忽视和消极反馈更敏感,压力易感性更强;错失恐惧水平高的中学生更容易表现出社交平台使用成瘾的症状。

    面对错失恐惧,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团体心理辅导,以改善同伴关系,进而消除他们的错失恐惧。其次,家长建构温馨的家庭环境与和谐的亲子关系,指导孩子健康上网,降低他们问题性网络使用频率。最后,一切问题行为发生的核心原因在于缺乏自我控制,教师和家长应当引导、监督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柴唤友,牛更枫,褚晓伟,等. 错失恐惧:我又错过了什么?[J].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3):527-53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tm,2020-4-28.

    [3] 叶艳晖,李秋琼. 同伴关系自我效能感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384-386.

    [4] 姜永志,白晓丽,阿拉坦巴根,等.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35-1447.

    [5] 胡玲娜. 新媒体环境下“低头族”的受众行为与心理分析[J]. 科技传播,2014(14):53,59.

    [6] Fang J,Wang X,Wen Z,et al.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 as mediators between emotional support from social media and phubbing behavior[J]. Addictive Behaviors,2020,107.

    [7] 马云会,郭菲,陈祉妍. 网络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質量影响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495-1499.

    [8] Fabris M A,Marengo D,Longobardi C,et al. Investigating the links between fear of missing out,social media addiction,and emotional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stress associated with neglect and negative reactions on social media[J]. Addictive Behaviors,2020(10):63-64.

    [9] 王卉卉.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错失恐惧、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 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305-311.

    [11] 梅松丽,柴晶鑫,郭金花.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自尊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5):603-609.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