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企业职工劳动经济关系研究

    朱爱华 魏凌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实现持续发展,企业应充分发挥职工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切实保障员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但现阶段企业生产经营中,对于劳动经济权益的保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建立企业新产权制度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权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对此类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以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状况为切入点,分析了制约权益进一步落实的因素,并结合笔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状况;制约因素

    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职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特别是近年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力资源以及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应加强职工管理,落实劳动经济权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不仅能够为企业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企业在不断的改革产权制度,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但会使得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受到一定的损失,其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概述

    在当代社会中,企业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良好的企业关系对于企业及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企业劳动关系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主体是经营管理者与劳动者,这种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劳动实现。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受到国内与国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劳动关系,其构成主体如图1所示。

    职工在履行劳动义务的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享有的各项基本权益,统称为劳动经济权益,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于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保障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稳定和谐也有积极意义。

    2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状况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工作条件等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维护落实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截止目前已经展开了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详细分析职工的特点及变化趋势,现阶段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职工就业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逐渐扩大就业规模,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末,我国的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776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自2010年开始逐渐趋于平稳,具体如图2所示:

    其二,職工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以广东省第七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的数据为例。经过调查分析,有68.6%的职工收入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上,但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职工仍占据3.2%的比例。因此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工资制度,创新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

    3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结构性失业现象突出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发展方式出现了一定的转变,经济结构也得到优化与升级,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对于职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需求分化现象。尤其是信息经济发展迅猛,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导致一部分的劳动力市场处于萎缩的状态,存在着相应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再加上相关的技能培训工作不到位,一部分劳动者的专业技能逐渐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与传统的数量型失业不同,现阶段质量型失业的问题较为明显。劳动者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成为失业的主要原因。

    3.2劳动分配及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收入分配秩序中,初次分配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其中劳动报酬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在城镇、不同行业等群体中存在收入差距。社会政策在二次分配调节利益矛盾的力度不足。举例来说,在西方发达国家中,70%~80%的税收收入主要是用在教育、医疗以及公共服务中,而我国此部分费用所占比例仅在25%左右,与经济增长出现不匹配的现象,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为了缓解利益冲突与矛盾,应保证职工的话语权,尽量减少由于劳资矛盾激化,进而出现的职工群体性事件。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险所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在社会保险体系中,仍有一部分职工未被纳入。在不同的群体及行业中,较大的差距存在于职工社会保险待遇。就现阶段的实际状况而言,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待遇中,五大保险的参保率都在75%以内,参保率相对较低。根据第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中显示的数据,39%的农民工还未参加医疗保险。

    3.3企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国际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追求长远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调节生产经营,出现一部分未签订合同的临时职工,使其劳动经济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新的发展困境。此外,股本结构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现象,导致在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等的履行中存在争议,使得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4保障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措施

    4.1切实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切实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确保收入机制的公平公正。以社会平均工资为依据逐步提高最低水平标准,确保能够达到其40~60%左右。在初次分配体制中,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劳动收入所占据的比例,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其次是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建立,避免出现薪资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状况,将劳动者生产率、物价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考虑在内。再次,建立起支付保障机制,利用工会等组织监督工资落实情况,防止拖欠工资现象的出现。在再次分配体制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不同群体等之间的收入差距。使财政收入分配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杜绝非法收入及灰色收入。

    4.2大力促进职工就业和再就业

    为了使职工的各权益得以实现,必须解决职工的就业问题,拓宽就业渠道,为职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我国实际国情为依托逐步降低失业率。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将扩大就业规模摆放在战略位置上,确保就业环境的公平公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培训、就业、维权”的合理协调。针对现阶段结构性失业突出的现象,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是有效解决手段,也是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应以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推动弹性就业的实现。这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技能培训,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建立覆盖面广且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职工的生产技能。进而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4.3强化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立法执法力度

    法律法规是各项权益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应不断的完善国家相关法律。针对拖欠工资、违规操作等违法现象,加大执法打击力度,避免由于违法成本过低导致恶意欠薪的现象出现。基层应同样重视执法检查工作,将劳动监察制度贯彻下来。针对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的企业,必须加大打击力度。为了保障法律制度能够高效實施,应建立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做到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的实施。同时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遇到侵权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4落实职工社会保障权益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其中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还未被纳入社保体系之中,应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切实保障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由工会及其相关部门进行监督,适当地采取财政扶持的措施,降低在保险金支付中存在的风险,避免出现挪用社保基金的现象。针对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应研究与之相符合的保险机制,使保险关系的便携性得到有效提高,尽量简化保险关系异地衔接转移流程,为广大职工提供便利。在社会保障中,医疗保险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应不断的统筹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职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落实与保障。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职工权益受损的问题。就现阶段权益落实状况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结构性失业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初次分配体制中,劳动收入所占据的比例有待提高。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企业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执法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的薪资水平,在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