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建构新型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

    李生华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营造了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但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的瓶颈,造成教育领域信息化程度还不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素养及能力亟待提升。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在学习引进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浸入式”研修新思路,开展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创生教学体系研究,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关键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建构;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6-0056-05

    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把建成一所具有高端教育信息化水平和特色的现代化学校作为总体目标,在学习引进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浸入式”研修新思路,即把教师置于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让培训者浸入其中,以课堂作为研修战场,每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学校结合开展课题研究,在不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下,将信息化的教学研究转化为科研成果发表,促使一批教师从教学型成长为研究型。

    一、建构提升教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机制

    1.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

    学校开办初期,就系统地开展了包括基本信息、信息化认识、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研水平与评价能力、教育培训6个方面29个问题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学生对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期待等方面的一手资料,从反映出的信息中挖掘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并梳理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框架(见表1),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中以传统手段备课为主、信息化手段为辅的占57.3%;92.64%的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为PPT,经常使用的有64.4%;能非常熟练使用电子白板的仅占60.55%;信息技术主要用在文字处理和PPT制作的分别为76.5%和80.92%;教师有网络学习空间并经常分享教学资源的有17.89%。

    关于掌握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较熟练的占32.5%,一般熟练的占28.33%。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是PPT制作、图片处理软件、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电子表格、视频和动画制作、E-mail等,具体数据见表2。

    2.努力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在每年新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时,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新任教师在职业角色认知过程中,聚焦信息化应用的真实问题,推动新任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价值观。通过主讲教师精心设计的专题讲座、互动研讨、技能操练等,用体验式、浸润式参与培训,使新任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真谛。过去上课时,教师常常苦于没有即时交流分享的工具,教学方式老套而无法吸引学生,现在有了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可以及时收到教师推送的资料,在线完成测试,交流设计方案,在虚拟平台上展示研究成果,学习方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培训中,既从宏观上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思想,又从微观上注重教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工具、方法,在新任教师群体中形成重视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为营造教育信息化良好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打造学校管理与培训骨干团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具有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室那个物理空间,而是互联网、云端+教室构成的一个大的“场域”。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校本培训的骨干团队,从每年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质展示课荣获一等奖的骨干教师中,选送一批到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培训,回来后由他们担任主讲教师给学员进行授课。参训的教师借助手机,随时随地与学习伙伴、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增强了教学之间的互动。通过建立教师交流群,群里的成员可以把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到线上交流,由授课教师或同伴进行解答。参训教师普遍认为,这样的培训很接地气,导师与学员可以随时随地无缝交流,实现了信息技术的脉冲式应用转向常态化应用,让教师通过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修正”,潜移默化地提高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阵地在课堂,但课堂的边界在改变,要求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的同时,学会掌握网络学习空间课程的建设应用,打通与虚拟世界的边界[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培训应用信息技术成功的关键。对于教学而言,设计至上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用好就会体现出其价值所在。学校在考核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时候,要求轉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新型教与学的方式,规避以不太科学的“听觉场景”为主,应遵循多感官原则及视觉优先的原则,设计可视化的教学场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考核时,根据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素材,教师制作一份图文并茂、主题突出的演示文稿。同时,对网络空间、课件制作、办公自动化软件、微课制作、班班通等方面突出考核其应用能力。对于很多信息化小工具的使用,重点考核教师如何选择和设计再使用,要求教师亲身实践、亲自探索,多搜集、多分享,能在不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下,达到既可以教给学生知识,又能有助于其认知发展的目的。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得到改变。具体见表3。

    二、探索通过全方位的在线教学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新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成为新常态,“三通两平台”中最不好实现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部高效运用。学校教师通过直播录播,遴选课程资源、练习和作业,运用网络设备指导学生居家自主学习,初步形成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合应用的模式。

    1.在线教学让师生走上共同成长之路

    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在线教学教育实践,是一次面对疫情的大考,教师对在线教学也在逐渐适应中。在线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我校教师运用多方资源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努力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流程图、演变图,矩阵图、概念图、步骤示意图等简明扼要的图示方式来吸引学生,制作出有画面、声音、动态演示的课件。对学生来说,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可以自主支配学习要素开展自主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向相互建构、互为主体的新型教学体系转变[2]。

    2.双师(多师)型课堂顺利实施

    线上直播以年段为单位,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感受不同教学风格与形式,更多教师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方法进行碰撞,启迪和开发学生智慧。师生在云端见面,线上作业通过家校本同步布置,进行圈画批改、文字批改、等级评价等途径,及时向学生反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远程指导。依靠云平台存储功能,在解答疑惑、复习旧知时可进行课程回放,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教学从原来的整合真正变成深度的融合,打造出全新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的场景下,并不是以先进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展示一堂课,在未来并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不需要不会技术的教师,不需要不能精准掌握课堂的教师。教师应把握课堂教学三精准原则:教师应精准了解多少学生能跟上节奏,精准了解有多少学生能正确建构所学知识,精准了解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3.极简技术点亮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选用很多易学易用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极简技术,并自发地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创新,直接推动了在线教学工具应用的突破。教师用手机备授课的越来越多,各种App、公众号和小程序的应用更是如虎添翼,移动端检索教学资源的功能,让教师们使用起来更快捷方便。对于教学平台和工具的选择要采取简单法则,也就是手头上有什么就用什么,习惯用什么就用什么,选择那些最简单的工具,例如PPT、钉钉、企业微信、QQ群等。利用小程序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视频、微课等,有的教师利用班级小管家、小打卡等小程序发布作业、打卡任务、通知等,自动生成班级相册和通讯录,并进行成绩管理,突破了过去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的障碍,多数教师基本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4.强化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线教学诞生于实践所需,却孕育着未来发展。手机里面的教育资源与工具种类、功能丰富多彩,并拓展了很多功能,备课、磨课无纸化,更多的在线练习和检测,使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成为可能,实现了课堂对比讲解,实时作业点评,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将作业拍照上传、视频快传、文件传输等,方便教师课堂对比讲解、实时点评作业等。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环节变得更省时、便捷、直观,营造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学科教学质量也得到保证,为促进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创新生成新型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方法

    学校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立项课题的子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和学科能力提升研究——以厦门五缘第二实验为例》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辐射其他学科,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小数据对教学策略的服务——以一年级为例》《“互联网+”在校园安全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和《九年制学校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及学业质量评价深度融合创新研究》等相关课题都进展顺利,为新型教学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开发系列校本课程

    各学科探索和构建信息化校本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科学学科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分别开设湿地、车模、空模、海模等校本课程。数学学科引导初二学生做数学微课,以数学微课为载体,把数学拓展和探究过程结合,形成校本课程资源。语文学科已开发古诗词、现代文阅读校本,融入信息技术进行阅读评价。美术组根据学科特点制作美术教学微课校本,提供直观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

    在小学部,开展了趣味编程、LOGO语言编程、创客机器人、VEX机器人、动漫创客等一系列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兴趣班。在中学部,开展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训练,培养了一批精通信息学编程的学生。此外,还开展了“八年级学生制作数学微课”的活动,让学生“反客为主”,自己制作微课进行教学,用教师的视角来分析知识点,起到别样的教学效果。

    2.实行新型口试评价方式

    学校不能置教学信息化于不顾,也不能过于關注硬件投入,而要小步快走,逐步形成以笔试和口试(含数学微课)两种评价方式结合的评价模式。数学学科在实施三年口试的基础上创新评价方法,在考试时,利用微课进行听算演示播放,利用微课易于翻转的特点应用到口试中,培养学生不仅仅会“做数学”,更会“想数学”“说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语文与英语学科也利用微课进行视听测试,训练学生从语音短文、视频故事中提取信息和拓展应用等能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学业表现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各个评价领域都有配套的积分制度,评价主体既有学生、班主任,也有任课教师、家长。评价是线上线下结合,在学业质量方面,学校建立了小学生个体学业评价系统,从学习习惯、态度、兴趣、学业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实行等第制评价,建成数字化评价系统,方便教师在手机上便捷操作,分数可以累加,定期换算成等级分,每学期结束会根据各年级积分总排行,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

    3.建立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积极探索实践集体评价、星级评价、笔试+口试的专项评价制度。同时,通过对多次线下优质课评价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线下优质课评价表和方法,指标体系做到了全面、科学、量化、具有操作性。从理解和把握教材、选择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师素质4个方面,确定目标、重难点、资源利用、教材处理等10项内容、17条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在线教学优质课评价表已出台,从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评价4个方面,从教学设备和网络环境的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18项内容、22条评价标准,对线上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体系全面建立完善起来。

    4.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机制

    建立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难点之一。学校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立“看得见的档案”,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强化学生的优点,让学生一点点看见自己的进步和改变。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综合评价系统,采集记录学生成长数据,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性学习、展示性评价能促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让学生不断激励自己、不断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代表自己某一方面成就的标志性成果,及时将这些成果运用学科实践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作为评价学生该项素质发展的基础材料,满足学生成为一个“成功者”的心理需求,强化了学生不断成功的信念,给学生的成长历程提供了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使学生有了不断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强化了自信心,成为基础素质发展的“基础”[3]。这样的评价系统能避免低年级家长过分关注成绩而忽视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给家长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有待改进之处。此外,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综合素质培育也有了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

    四、主要成效与未来思路

    经过五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通过实施“浸入式”研修新方法,建构提升教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机制,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开展在线教学实践,教师对在线教学逐渐适应,积极探索通过全方位的在线教学,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新路径。以国家立项课题子课题研究成果为依托,辐射其他学科,开发系列样本课程,实行全方位评价方法的改革,创新生成新型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方法,信息技术推动学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学校还专门出台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文件,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团结进取,有情怀、有担当、有尊严”的教师队伍。

    从2016至2020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赛获奖人数逐年上升,2015—2016学年共获奖45人次,2016—2017学年共获奖90人次,2017—2018学年获奖113人次,2018—2019学年获奖122人次,2019—2020学年获奖103人次(部分比赛受疫情影响),获奖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6.7%。学校还组队参加了2018年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获得一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和五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如图1、图2所示。

    学生在获奖方面稳步提升,获得市级奖励达1294项。其中,2015—2016学年共获奖190人次,2016—2017学年共获奖163人次,2017—2018学年获奖303人次,2018—2019学年获奖406人次,2019—2020学年232人次(部分比赛受疫情影响)。从获奖等级来看,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有112人次,获得省级奖项的有427人次,获得市级奖项的有755人次,如图3所示。

    国家和省市多次在学校召开现场会、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推广我校的经验做法,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专门挑选6名学校教师,面向全省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质课展播,当天利用移动终端观看人数突破2万人次,集体组织收看的学校有2165所,同步互动交流分享信息193条,课程资源分享在福建省教育厅网站教育信息化栏目。2018年12月,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子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以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为例》的研究报告,入选了教育部优秀典型案例集,截至2020年12月,有7篇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2020年11月,我校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学校。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今后学校将引领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扎实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建立以校为本、整校推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在全面完成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学到手”的基础上,推动教师把信息技术“用起来”,打造学校培训和信息化管理骨干团队,建设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和教研平台,让教师真正“学得了”,精准地组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提升教师与教研组应用效果,积极推动由依靠经验转向以数据分析为支撑的转变,让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同时,通过大数据的群体分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法帮助教师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于一体,让教师适应新的教育形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4(1):3-8.

    [2]杜玉霞.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8):86-92.

    [3]宋金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27(3):58-63+74.

    (編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