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创新

    李倩+田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黔江区重要的文化资源,本文梳理了黔江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和创新,以期对奉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有所启发。

    关键词:黔江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创新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7-0086-02

    一、重庆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一)重庆市黔江区的情况

    黔江区位于武陵山腹地,渝东南边陲,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于一体。2015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6.2万人,城镇人口21.3万人,城镇化率46.13%。“十二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02.5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672元和8855元。

    黔江区属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黔江三届四次全委会将黔江区划分为城市集聚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和生态农业保护区三大功能区。黔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之一,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黔江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区有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27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有小南海、阿蓬江神龟峡与官渡峡、武陵仙山、仰头山森林公园、八面山、石钟山、麒麟盖、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景点。2015年接待游客668.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3亿元。

    (二)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成绩喜人。目前,黔江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市级14项、区级54项。有37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达到3336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46件/套,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均居渝东南地区之冠。黔江图书馆馆藏的西双版纳傣文南传佛教古籍《尖达塔度》,被列入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并入选《中国珍贵古籍图集》。

    二、重庆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

    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分不开的。

    (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

    根据2015年印发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利用、建设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是该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以人为本、活态传承是建设的重要原则,要切实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得到了黔江区的高度重视,由于谋划的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早在2010年,黔江区在五年保护总体规划下,明确非遗生态传承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方式。确定:“马喇号子”在马喇镇全面推广并举行大赛;“帅氏莽号”和“谢家锣鼓”在阿蓬江镇传承;“南溪号子”在鹅池中小学和机关单位唱响;“向氏武术”遍及中塘乡学校社区。

    黔江区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传承与保护的资金难题,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阿蓬江沿线、濯水古镇、土家十三寨、桥梁风情村等土家文化观赏区就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群众将自有平房改建成吊脚楼的结果。同时,为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2010年黔江区1000万元的民族文化基金。

    (二)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发掘工作

    黔江区的土家族、苗族占黔江总人口的73%,土家族和苗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黔江以区级、市级和国家级项目申报为契机,整理挖掘非物质文化。编制完成了《黔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正式出版《黔江文物》精品图册,编撰完成《黔江文物志》等。

    (三)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宣传与理论研究

    《武陵都市报》早在2004年,提出了“公信力·民族风”的办报目标,加强弘扬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的职责,力争为该区文化研究交流提供展示的舞台。同年,黔江举办了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武陵山区各区、市、州、县积极参加,积极展示自己民族服饰、歌舞、风情和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特色产品。该文化节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武陵山区重要的国家级民族文化品牌和武陵山民族文化的展示的重要平台。

    2008年,“重庆市民族歌舞团”在黔江成立,该歌舞团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根本任务,与区文化馆共同创作生产了《南溪号子》《母亲的火塘》《土家八宝铜铃舞》《白虎神鞭赶太阳》《六口茶》《黄杨扁担》等一系列舞台节目。这些节目在武陵山区广为传唱、传演,其中一些已经登上了全国性舞台。

    2015年10月31日,“2015重庆·黔江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讨会”在濯水古镇举行,全国关于民族文化、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在现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进一步理清了黔江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路。

    (四)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机制

    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中,黔江区不断探索 “123”模式,即为每一个传承项目出台一套政策,并建立“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两个保护模式,打造传承基地、传承舞台、传承人三个传承体系,同时坚实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的政策群众基础。

    (五)不断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1.建立基地。近年来,黔江区先后在新华中学、民族中学等建立14个传承基地,将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落实基地进行传承,有效增加了“非遗”传承的广度和深度。

    2.舞台传承丰富多彩。黔江区组织专业人员和文艺团体,对非遗项目进行提炼、升华和包装打造,以舞台表演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承。经包装打造的南溪号子、铜铃舞曾到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展演;《八宝铜铃舞》和《白虎神鞭赶太阳》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分别获金奖、银奖;黎水号子获 “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 “最佳演唱奖”。大型土家族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大量传承了南溪号子、后坝山歌、濯水后河古戏、帅氏莽号等非遗项目的音乐、舞蹈元素,代表文化部参加了“中国巴西文化月”活动,在巴西9大城市演出17场,赢得广泛赞誉。

    3.与旅游融合,带动群众致富。黔江是重庆市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关于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强调:重点发展渝东南“三民”特色文化旅游带。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是黔江立足于本区实际,富民惠民的重要举措。濯水绿豆粉是市级非遗项目,在其传承地——濯水古镇用石磨推碾绿豆粉的有20多家,开绿豆粉馆的有10多家,年经营收入达300余万元;有1000多名妇女掌握了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土家鞋垫的刺绣技术,制作的土家鞋垫远销菲律宾、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帅氏莽号、小南海后坝山歌、濯水后河戏、南溪号子、土家哭嫁经常在成为景区主演项目。截止2015年,黔江区有5000余名群众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致富之路,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的积极参与者。

    4.修建博物馆和文化馆,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黔江的重庆市民俗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开放式土家族生态博物馆。该项目规划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总投资近3 000万元,游客可以寻觅农耕文化的踪影,参观民族工艺品的制作,欣赏民俗歌舞表演,品尝土家美酒的醇香。黔江规划15层、用地13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8 000度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宫。主体功能区分为民族文化艺术区、老年文化活动区、文艺演示报告多功能区、文艺会展区和文化产业开发示范基地等,这些都是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志性建筑。

    5.与群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建设的主体。黔江区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始终把调动群众的主体性作为第一要务。区委、区政府实施了民族文化推广计划,设立了专项基金扶持民族民间文化,实施了“一乡一品”文化工程,鼓励群众重拾唱山歌、喊号子、织西兰卡谱等民族技艺,定期举行乡村文化艺术节、武陵文化广场群众文艺展演等活动,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民间艺术大师。

    同时,黔江区在全区乡镇建起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在每个乡镇都有多功能文化服务中心,标准篮球场和健身室;社区、重点企业、学校、机关都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和健身室;黔江区建立了228个村(社)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每年更新100余册图书,每年组织一批优秀文艺节目到乡镇巡演,还在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农村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了所有村。

    为倡导“书香社会”,黔江区修建了高27米6层的图书馆,该图书馆是重庆第二大图书馆,占地约为3 495.12平方米,建筑面积16 953.3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有2 000个座位,2个电子阅览室,有200台配备电脑。图书馆为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黔江区的探索对奉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启示

    近些年,奉节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县共有诗社两个(白帝诗社和夔门诗社),研究会两个(杜甫研究会和三国文化研究会),文艺期刊多种(《白帝城》《秋兴》《三峡诗刊》和《夔州文化》等)

    同时,奉节修建了夔州古城文化产业园、夔州博物馆,兴建了文物库房。奉节县加大了对诗文化的整理,出版了《夔州诗全集》(约436.7万字) 《奉节文化大观》(约15万字)和《白帝城历代碑刻选》。目前,奉节县和黔江区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是文化大区(县),同样是偏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奉节落在了后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挖掘不够,“重申报、轻传承和保护”仍然是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文化是奉节发展之魂,也是千年古城和诗城得以延续的基础,更是奉节生态涵养发展的根基。

    参考资料:

    [1]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J].河南社会科 学,2014,(1).

    [2]2016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B/OL].重庆市 江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qianjiang.gov.cn/qj_ content/2016-02/22/content_4063541.htm2016-2-2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