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探讨

    摘要:浩瀚青史,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浩瀚如烟、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的遗存华章,是民族的璀璨瑰宝、是中华数千年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与魂,是精神命脉。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将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适合的语言范式,发挥出重要的补偿性思想资源及精神内涵。另外,尝试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融合创新,也将赋予其更强烈的时代特点,并依托其中所富含的精神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因此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将这种外来思想理论与中国国情契合起来,一方面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中图分类号:D633;A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061-02

    0引言

    馬克思主义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但其外来文化的本质仍然无法改变,因此要长效发挥其指导价值,必然要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传播。反之,对于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要想适应现代文化特征,同样要强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通过两者之间的共享与共融,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伟大“中国梦”的指引下,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积极建立传统文化根基,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此,消除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建立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体系,将成为我国未来文化软实力跃升的关键支撑。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性

    1.1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特性的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二者融合的产物,高度契合了我国发展的发展进程与历史规律。此外,我国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弥散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逐步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内核。二者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1]。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熠熠生辉,并且不可复制的传统文化,有效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和民族性语言,去芜存菁,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以及实事求是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同时彰显了其时代性,在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大有裨益。

    1.2推动了中华民族和谐价值体系的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价值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励着亿万国人为了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2]。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民族价值观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需要依托文化价值及内涵的促进,二者相融互促,为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根基,推动了社会良好价值观的继承,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在实际应用中,马克思主义始终发挥着指导地位,通过对其研究、深化与拓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内涵,也改变着文化发展格局。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变,成为了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要基石,实现了共产主义力量的凝聚。与此同时,二者的结合还大幅提升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育能力,为代表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增辉。不仅如此,在两者的融合下,能够结合实际构建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出了极具价值的理论互动成果,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与文化保障。作为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推动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维系社会稳健长远发展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并建立起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推进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

    2.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理解把握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遵循,发挥着指导国家建设、推动改革发展的作用,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国的发展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创设更优质的社会形态提供着理论支撑。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体系,其与基本理论之间从来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产生和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据此,我们需从国情入手,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判断,辩证取舍,用优秀的思想文化武装自己。文化是依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在前人所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中,尤其是道德规范领域,我们一定要坚持吸取精华,古为今用,辩证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同时,在经济发展环境或是社会制度变革时,既要正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滞后性,也要看到传统文化的发展性,并且根据文化发展的特点,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助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指引,结合国情,创造性地综合,有选择性地吸收,对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进行把握和深入理解,得到发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并在持续的文化吸纳和创新中,不断推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夯实国人的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化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关键机遇。

    2.2深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

    在新时期下,要想全面提升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文化成为滋养国人心灵的精神食粮,让优秀文化熠熠生辉,发扬光大,显然离不开文化整理与开发工作。一直以来,受多种因素的掣肘,我国长期缺乏科学的规范来指导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很多时候仅是片面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或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方面。特别是面对当前任务、时代特征时,势必要深入挖掘、清理其深刻内涵,在时代精神方面予以改进和创新,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好地赋予其时代精神和活力。据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过程中,应当切实把握二者融合的时代价值,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整合在一起,避免做古人的“传声筒”,依据社会文化走向提炼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哲理,指导社会文化发展。夯实传统文化传承基础,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此过程中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培植出全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要素,各研究学科也应承担起这一重要的历史责任,致力于文化体系的创新开发。基于此,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体系,真正转变以往的时间、空间及价值的隔阂,使传统文化能够重新焕发魅力,以促使更多的群体加入传统文化传承行列。此外,我们应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特别是重点文化遗产、无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

    2.3优秀文化与价值观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发挥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功能,通过与新时期多元文化之间的相容相通,互通有无,使之服务于时代任务和社会需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融合起来。在具体的融合进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比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合和、大同等社会核心思想,就是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契合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族符号。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教育结合起来,阐释文化深层价值理念,透彻分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思想,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及创新理念,彰显出传统文化中的时代性,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由推陈出新走向文化振兴之路。

    2结语

    一言以蔽之,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二者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不管是优秀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有不同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土壤,并且二者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为形式服务的需求,让优秀文化和马克思融合成为可能。这两种文化一方面保护了丰厚的唯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还非常重视对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的强调,对共产主义理想,未来大同社会的美好进行描绘,全面彰显了为民服务、与民为重、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二者的融合方向。所以,科学实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传统文化创新,同时还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快马克思中国化进程,提升其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引导力,为传统文化号召力、感染力的生成提供支撑,增强传统文化的归属感,真正服务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钟学敏.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J].大东方,2016(5):28-29.

    [2]梁晓宇.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为视角[J].温州论坛,2010(5):40-48.

    (责编:陈静姝)

    作者简介:闫玉忠(1974—),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