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介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困境与超越

    郑卫平

    摘 要:在“微媒介”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重要渠道的环境下,微媒介的技术特征和文化特征也对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研究基于媒介传播的学科视角,通过对微媒介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考察,认为微媒介的强势介入冲击了单向度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多义性的解读者、产生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讯息渠道、争取学生参与、形成情感共鸣等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微媒介; 网络思政; 困境; 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9-150-002

    随着手机等设备成为高校学生获取讯息必不可少的媒介,高校思政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成为越来越时髦的话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云班会”“微演讲”等形式多样且内容新颖的教育形式層出不穷,进一步推动着微媒介成为当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绕不开的途径,也倒逼着传统的思政工作者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学习工作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环境。微媒介的广泛使用也给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因此很有必要深入地分析微媒介的化特征,以及对当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以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可行的路径。

    一、微媒介是当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必经之路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已达8.97亿人,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最高,为21.5%;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占比最高,为26.9%[1]。宏观的数据表明,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高校学生有着相对较高的知识储备量,也是思维创造力最为活跃的群体,在微媒介讯息载体的支持下,亚文化、边缘文化、小众文化等微媒介的文化特征在当代青年大学生当中大行其道,更有甚者,产生低俗文化、佛系文化、丧文化等等,在媒介技术愈发成熟的时代,潜在的“文化后遗症”也不容忽视。

    落实到具体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传统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无论是最为简单的群聊、微博、公众号,还是具备多重功能的学习平台、手机APP,其实更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搭建一个无处不在的讯息传输网络,让先进的思想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屏障,准确地传输给学生并涵化为其内心的信仰,从而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根据传播学“编码——解码”的理论诠释,“编码(传播者)与解码(接受者)的意义并不完全对等”[2],产生这种“不对等”的原因,除了来自于教师与学生本身文化语境的差异,在微媒介传播中,由于文化的娱乐性、狂欢性、全民性等特征,其实还面临着来自于媒介属性、社会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容易造成思想的“误读”和“误解”,这也给当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开展造成了现实的困境。

    二、微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现实困境

    (一)冲击了单向度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传播者)和学生(接受者)的角色定位是固定的,教育的过程也是单向的,这个模式虽然难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教育过程简单且易于组织。在微媒介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任何一个学生都是能动的个体,在讯息的处理方式上,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往往主动选择过滤,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可以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或是QQ空间分享,可以通过评论、回复或者其他渠道展开讨论,从而在各自的社交圈当中引发共鸣和认同。圈层化的社交文化冲击了单向度的教育模式,原本教育者所垄断的讯息渠道逐渐被边缘化,消解了教育者的权威性,模糊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如此,思政政治教育内容虽然在传播初期经过了教育者的把关和审查,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其他的讯息所牵制,教育过程常常阻碍重重。

    (二)孕育了多样化的信息内容

    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模仿和学习能力强,但阅历较浅,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尚不成熟,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行为缺乏理性的思考。微媒介的信息渠道广、体量大,其中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并非宏大、主流的思想观念,而是新鲜、创意、娱乐化的内容,其中不少文化甚至蕴含着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意识形态。此外,为了迎合网络用户猎奇、吸睛的文化诉求,不少虚假的信息也通过网络被传播、放大和泛滥,这些信息以博取眼球和获取利润为目的,缺乏教育者的把关和审查,容易导致青年学生受到不良文化的误导。在微媒介多样文化的熏陶下,一个十分鲜明的现象是,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的青年学生大有人在,陷入网络诈骗、高利贷款的青年学生也不在少数,以上案例展现出青年学生的活力和行动力,但仍然需要积极有效的思想引导。

    (三)培养了多义性的解读者

    从文化形式上看,微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信息量庞大芜杂,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在具体的网络思政工作中,往往表现为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但难见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微媒介传播的教育内容,由于处在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在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导致学生所解读的意义与教育初衷存在偏差。此外,青年学生是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土著”,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相比较属于“互联网移民”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青年学生善于且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和看法,面对宏大的、主流的思想价值,他们会有意识地解读不同的观点,喜欢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标新立异的想法,用另类的解读彰显个性,来获取社交圈的点赞和关注。

    三、微文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拓展讯息渠道,开辟教育阵地

    讯息渠道是网络思政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微媒介背景下,想要使思政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要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网络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广泛使用的讯息载体,除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抖音短视频、网络直播,甚至一些运动健身软件,都是青年大学生所喜爱的网络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无论是开展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思想教育,都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和完善既有的思政教育软件,教育部门官方开发的手机APP虽然可以因为事务原因在学生当中广泛下载和使用,但是体验感不强,一些功能强制使用甚至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和吐槽,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总而言之,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内容开发,都必须将平台当作产品来完善,遵循“用户思维”,为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开辟更加好用、有趣的教育阵地。

    (二)争取学生参与,创新教育形式

    在微媒介普及之前,网络思政工作是通过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来完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体现为通过网站进行新闻的发布、通知的传达、课程的学习等等,这种模式建立在师生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在微媒介基础上的网络思政教育,则要尽力争取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一是要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参与度,通过丰富教育內容、改变语言风格等手段提高讯息的可读性,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有吸引力的教育内容;二是提高学生对教育过程的参与度,通过网络直播、参与打卡、网络讨论等形式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尤其要发挥学生社交圈和群体的引导作用,发挥朋辈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让参与教育活动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社会仪式。

    (三)形成情感共鸣,提升教育温度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指出,文本能够被解读的前提,就在于文本与阅读者之间存在着生活的关联性[3]。成功的教育过程,除了准确完成讯息的传递,还要使学生形成在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最终完成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行为的养成。在微媒介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一方面要从细微入手,建构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宏大的说教和过多的理论叙述,从学生身边的人物树立榜样典型,从学生生活的事例挖掘教育素材,让学生能够将教育内容与自己现实的生活关联起来,成为自己生活的范本。另一方面要从仪式入手,要擅于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毕业季进行爱校教育、在考试周进行诚信教育、在抗战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除了发挥组织社会动员的作用,还承载着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来感受教育过程,发挥仪式对于学生思想的涵化作用。

    当下,微媒介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渠道,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与媒介技术和文化形态相适应的手段与方法,如此才能够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2019-202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DS2019B016);2019年度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消费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FDY201902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A]罗钢,刘向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48

    [3][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