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绿壳蛋鸡球虫病的诊治与分析

    龙潭

    摘要:引进长顺绿壳蛋鸡40日龄雏鸡600羽,采取林下养殖饲养管理模式,放养后4~5 d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诊断为鸡球虫病,经采取鸡群病健分群隔离、圈舍及活动范围消毒、健康鸡群药物预防、患病鸡治疗等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分析此次疫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应激反应和气温影响、养殖环境因素及饲养管理因素等。

    关键词:长顺绿壳蛋鸡;球虫病;防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9-0041-01

    长顺绿壳蛋鸡是贵州省优良的地方鸡种,因其产蛋蛋壳呈均匀的翠绿色而得名,主产于黔南州南部的长顺县,惠水县、罗甸县也有饲养。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球虫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肠道寄生虫病,对雏鸡的危害较为严重,以30~50日龄鸡发生率最高,现将一起绿壳蛋鸡雏鸡球虫病的发病与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6年9月23日,罗甸县龙坪镇大关村林下养殖项目配套发放每户200羽40日龄长顺绿壳蛋鸡苗,10月2日,上耐组有1户、石板井有2户养殖户报告所饲养的600羽绿壳蛋鸡有65羽出现少食或不食,喜饮水,患病鸡出现拉水样红色稀粪的情况。据了解,大关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质地貌,本地有林下放养的养殖习惯,养殖户在领取到项目配套鸡苗后均在自家鸡舍内过渡饲养7 d后逐渐放养,放养4~5 d开始发病,死亡雏鸡18羽。

    2 临床症状

    发病鸡精神沉郁,缩颈闭眼,羽毛蓬松,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不爱活动,喜打堆;抓握后鸣叫声嘶哑,鸡冠及眼结膜苍白无血,粪便稀溏,偶混有少量血液,有的粪便呈深红色,肛门被粪便污染。

    2.1 病理变化

    剖解病死鸡16羽,病变主要在肠道。小肠广泛性出血,肠壁肿胀,肠黏膜上有针尖大的出血点,盲肠肿大变粗,肠腔内充满棕色血样内容物。

    2.2 诊断

    根据该鸡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解剖病理变化,诊断该起绿壳蛋鸡雏鸡疫病为球虫病。

    3 防治措施及结果

    对该村民组3户发病雏鸡群分别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3.1 病健分群

    将全群雏鸡进行患病群和假定健康群分圈饲养,7 d内禁止放养,预防患病鸡粪便等排泄物污染环境。

    3.2 消毒

    更换圈舍内所有的垫料并进行集中堆肥发酵,喷洒消毒药水,对圈舍及鸡群放养活动范围内林下、山石进行彻底消毒,每天1次,连续喷洒7 d。

    3.3 预防

    对假定健康的蛋鸡群早上禁水2~3 h,使鸡产生渴感,用2.5%百球清(主要成分:托曲珠利)1 mL加水1 000 mL,让鸡自由饮用,连续饮用2 d。

    3.4 治疗

    对患病鸡除给予百球清稀释饮水2 d之外,同时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按照首次0.2 g/kg体重拌料饲喂,第2次以后维持0.1 g/kg体重拌料饲喂,每天2次,连续5 d;每天至少保证投喂鲜嫩多汁的青绿菜叶子1次。

    3.5 治疗结果

    经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3户养殖户假定健康蛋鸡群未发现患病鸡;患病鸡共65羽经过5 d治疗后,有41羽采食饮水恢复正常,10羽在采取治疗措施前2 d死亡,14羽治疗效果不佳,严重消瘦,已无继续治疗的意义,淘汰;死亡雏鸡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全部丢入沉尸井。

    4 致病原因分析

    长顺绿壳蛋鸡属于地方鸡种,抗病能力强,具有对贵州高湿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的特点,但因雏鸡个体较小,对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弱,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此次疫病的发生。

    4.1 应激反应和气温影响

    雏鸡从孵化温育室转移到养殖户圈舍需要6 h,此期间得不到饮水和进食,长途运输过程中拥挤、暴晒,鸡体会产生应激反应;雏鸡生产厂家按照工厂化生产标准孵化和饲养,其生存环境较好,养殖户的圈舍大多数是用闲置的房间改造,经过消毒后用作饲养场所,雏鸡直接接触地面,且9~10月贵州山区气温开始转凉,昼夜温差大,达不到保温要求,导致雏鸡的抵抗力降低。

    4.2 环境因素

    潮湿阴暗的林下环境有利于球虫的生长和繁殖,雏鸡经过养殖户一周的过渡饲养后,即放养于丛林下山坡上,雏鸡自由活动刨食虫蚁增加了感染球虫病的风险,饮水和饲料容易受到粪便的污染,当鸡群中有一只患病,疫病就会迅速传播蔓延。

    4.3 饲养管理因素

    根据一般的养殖习惯,养殖户上午把鸡驱赶到山坡上,每天只补充饲料和饮水,因饲养管理经验缺乏,未认真观察雏鸡的采食、活动和粪便,不能及时发现鸡群的异常情况,导致当发现雏鸡出现死亡时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