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解析

    李晔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诉求,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7-0049-02

    在价值观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作为13.6亿中国人共同行为准则和终极价值信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文化创新突破的时代要求,也承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血脉的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质与风貌,而且已经成为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符号,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变迁,依然紧紧凝聚,始终屹立不倒。因此,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实现民族的价值认同,就成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的特色优势,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中国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历史表明,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P.93),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确立,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基础之上,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的精髓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展开中国生动历史画卷,爱国主义成为永恒的主旋律。中国历史上推崇的英雄都是为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利益而牺牲奉献的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品质,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时期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进而转化为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诉求

    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诉求的现实表达。渴望国家“统一、富强”,向往社会“平等、公正”,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大众的朴素政治诉求。纵观中国历史,虽然朝代更迭、征战不休的局面频繁出现,但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的盛世图景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也正是出于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才促生了人民大众渴望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因而,孟子倡导国家应“定于一”的政治情怀,可以说是儒家思想对“统一”诉求的最好诠释。而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历史图景,无不印证了“统一是国家富强的前提”这一历史命题。从孙中山立志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到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都明确表达了中国人对“国家富强”这一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如果说向往富强是人民大众的迫切诉求,那么追求社会“平等”“公正”则是中国百姓的朴素渴望。从孔子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强调,到墨子对“兼爱”的倡导;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到康有为对“大同极乐世界”之想象;从钟相“等贵贱、均贫富”口号的提出,到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追求;从孙中山“平均地权”的设想,到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无不印证和关怀了人民大众对社会“平等”“公正”的渴望。因此,只有表达出“富强”“公正”这样政治诉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当代人民群众的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与其他文明不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而形成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积极元素(“民主”“自由”“法治”)。但这些价值元素的融入并非是简单照搬西方话语的内涵,更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或“替代”。它们生发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内蕴之政治智慧的浇灌下,必将打上中国文化的深刻烙印。无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还是在倡导“依法治国”理念时对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积极借鉴,或是在阐释社会主义自由思想含义时对集体意识的强调,无不是其重要佐证。因此,只有符合中国自身历史发展逻辑性的价值判断,在实践中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孕育出独特的价值观。也只有符合中国独特历史命运与现实国情的价值理念,才能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于约束今天人们的道德,弘扬向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理念,既积极吸取了儒家关于“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突破了其固守之“等级秩序”的文化边界,构筑了包括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世界和谐的立体价值框架。尤其是在国际外交中运用和谐思想,确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外交新理念,在正视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赋予“文明”新内涵之时,不仅汲取了华夏文明之“礼仪教化”的内在精髓,而且也为其注入了现代化之“法治精神”的深刻意蕴,实现了“文明礼让”之社会风气的塑造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相统一,进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倡导,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旺,商无信不发”价值理念的充分肯定,而且促使人们再次反思“义利之辨”,进而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良好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友善”的诠释,使传统文化提倡的“追求至善”之崇高品格重新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崇公民人格的完善和社会风气的清明,进而重塑社会主义时代新风尚。

    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价值理念的时代内涵;将传统文化中延续下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P.101)深入挖掘和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和合”文化,提倡“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追求中华民族的“和”文化理念,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倡导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仍然是今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当今中国,道路自信源于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中华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益处:学习历史,能够以史为鉴,知得失;学习诗词,可以塑造情怀,志高昂;学习伦理,实现明辨荣辱,鉴是非。因此,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才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思想基础,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P. 94)

    第二,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创新源于传统,丢根忘本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学习别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只有坚持在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潮流。

    第三,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我们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此,必须注重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必须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季羡林先生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是中国文化领导世界的时代。因此,实现这样的文化梦想,让我们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