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创制中的工业思维与价值表达

    齐伟 张红斐

    作为2019年春节档的“爆燃点”,《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46亿,列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相关报道显示,2月8日北美全面上映后,该片在91座城市176间影院放映,海外上座率超过90%,首周排片便打破了近年华语电影海外排片记录。[1]更为可喜的是,《流浪地球》斩获近五年中国电影北美票房第一的“王冠之位”。反观国内市场,该片上映首日排片仅占11.4%,首日票房仅1.89亿,位居当日第四。初一下午影片口碑开始大范围扩散,初二方才开启“地球”的逆袭之旅。①不难发现,以上罗列的数据指标无不指向《流浪地球》在电影产业运作层面的成功,不过这一结论显然并不令人满足,该片所引发的关于中国电影的探讨远不止于此。《流浪地球》在口碑发酵与媒体营销的双重驱动下,扶摇直上,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生产的“拓荒者”,也成为中国电影供给侧改革可资借鉴的典范案例。而相较于产业运作层面的探讨,诸如《流浪地球》究竟如何彰显其工业思维与价值诉求,又为电影工业体系树立了何种类型化典范等“生产机制”层面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工业诉求与工种门类的细密化

    俗话说,“片尾字幕藏着一个工业体系”,从主创人员到后期制作,再到剧组餐厅以及交通组等极其细化的门类分工,是电影工业化的基本逻辑。伴随近年来《湄公河行动》(2016)、《战狼2》(2017)、《红海行动》(2018)等新主流大片的崛起,电影工种的细分也愈渐精密。《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的类型创制,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其团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凸显了对于科幻类型创制的工业诉求。该片不仅对传统电影工种进行整合,同时体现了更为细密化与差异化的革新。

    (一)传统工种整合化

    众所周知,分工细密化是彰显电影工业化生产的首要前提。从前期规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制作、衍生品开发的一整套工业流程中,需对电影工种进行有效分工,方能使得“工匠”这一核心驱动力发挥其最大潜能,以实现电影工业的链条式升级。反观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诸多高概念电影工种会细化为上百种,不仅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录音、服装、化妆、道具等工种,其编剧仍细化为剧本指导、编剧顾问,亦或剧本医生。导演亦分为总导演、第一副导演、第二副导演,亦或大场面导演、现场导演等。譬如,好莱坞的《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阿凡达》(Avatar)、《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等视效大片,正是通过细密化分工的体制探索,才得以建构标准化的工业流程体系。

    纵览华语电影市场,细密化分工已经成为包括《流浪地球》在内的系列中国大片创制的“必选动作”。此次《流浪地球》的工业化生产实践,着力借鉴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流程体系。该片从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到电影宣发四个阶段的细密化分工,皆进行了整合与革新。《流浪地球》将工种门类细化为八人编剧团、美术指导、概念设计、故事版指导、造型指导、视觉效果总监、视觉效果指导、动作指导、声音指导、声音设计、现场录音、原创音乐、剪辑师、执行制片人、制片人。此外,该片还在发行营销层面进行细分化整合,比如营销人员、执行监制、制片助理、制片统筹、市场统筹及助理、行政统筹及助理、字幕统筹、发行总监及经理。虽与好莱坞上百种的细化分工仍无法相媲美,但它与其他中国电影一样,竭力在工业结构的领域实现工种优化与整合。

    (二)特殊工种细分化

    工种门类的细分化同样是凸显电影工业诉求的基础指标。《流浪地球》在工业诉求的探寻中,除却对传统工种的有效整合,至关重要的是它对特殊工种进行了更为细密化的探索。譬如,剧本开发模式的革新、视效分工模式的细化以及UI组的尝试。

    首先,在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中,前期的“艺术规划”有80%与剧本相关,它的剧本开发有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有来自“编剧、经纪人、管理人、大片厂创意行政、剧本医生等多重角色的互相博弈”[2]。此次,《流浪地球》的剧本创作高度遵循好莱坞模式,同时,融入了本土化的工业思维,即一改以往的“纸笔编剧法”,八人编剧团通过编剧软件进行分工协作。其中,按照自然环境、地下城、外太空以及爱情线与亲情线等不同板块的划分,将剧作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工与管理。在此过程中,剧本经历不同版本的迭代修正,編剧团对彼此分工的领域都会进行改动与升级创作,以彰显其分工细密化与流程协作的工业思维。

    其次,由于中国科幻的类型匮乏,诸如概念设计、故事版指导、视效总监等工种划分并未成为创作焦点,这些工种虽已在《画皮2》(2012)、《寻龙诀》(2015)等商业大片中有所显现,但始终未能真正“浮出地表”。《流浪地球》从概念设计、故事版到视效皆进行了“套娃式”极为精确细密的分工。譬如,美术组内成立专门的制作管理团队,其中,约有20位概念艺术家,负责提供制片管理层面的统筹规划,并且有较为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此外,该片的视效分工细密化还体现在其“视效分包”的运作管理层面。在庞大体量的视效镜头中,除却维塔工作室的外骨骼设计,由橙视觉、More VFX、Pixomondo三家本土公司负责的特效镜头完成量占全片75%,韩国影视特效Dexter公司主要负责太空和飞船等特效镜头。[3]这四家制作方与20家外包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片特效生产。同时,剧组还成立视效制片管理部门,对特效制作流程及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可见,《流浪地球》作为重视效的科幻类型创制,在视效分工与管理层面已初步实现了分工协作的智慧化探索。

    再次,“UI组”以一个新兴工种的角色出现在其中,“UI即‘User Interface,泛指所有可交互的人机操作界面”[4]。该工种在此前的中国科幻电影中未曾作出尝试,因此在技术策略层面缺乏可供团队借鉴的经验。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中,拍摄“UI”主要通过绿幕贴片进行后期合成,尽管如此能够提高拍摄现场的工作效率,但就电影工业的真实性与精确性而言,或许未能达到既定标准。因此,该片全部采用实景UI技术,力求人体触碰痕迹的真实性,从而为评估场景设置的屏幕数量与显示的可行性服务。这种高标准的工业思维,极为明显地印证了《流浪地球》面临未知之境的“硬核式”态度。

    无疑,《流浪地球》旨在打造一个严密的工业管理运营系统,力求每一环节都高度秉持科学分工、质量严谨的工业标准,此种细密化分工支点与该片“中国科幻”的工业大脑黏连地恰到好处。虽与好莱坞极为细化的工种分类相比仍有差距,但无须讳言,该片工种门类的细密化探索,已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升级转换提供了螺旋式上升的内在驱动力。

    二、类型进阶与工业流程的标准化

    时下,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打造重工业电影”愈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而“流程标准化”作为电影工业的核心,逐渐成为衡量一部高概念电影的核心指标之一。所谓“流程化”,可概述为通过部门协作与技术策略整合而成的生产机制。作为中国科幻类型创制的“引路人”,《流浪地球》必然面临从0到1的突破。从某种程度而言,该片已实现了中国科幻的类型进阶,成功踏入科幻的类型门槛。本片从团队架构到剧本规划、概念设计、视效、后期的整套流程体系,皆体现了其对好莱坞标准化工业体制的借鉴与革新。可以说,该片在电影工业模式的智慧化创新中,高度秉持“差异化重复”的技术策略与工业思维。

    (一)剧本规划的“工业逻辑”

    一套标准化的电影工业生产体系始于剧本开发的“标准化”。依照好莱坞的工业规则,剧本有统一公认的标准化格式。虽然国内影人对标准剧作模式并不陌生,但在实际创作中并未达标。此次郭帆导演在剧本规划阶段更为严格地遵循“工业逻辑”,一改传统创作“纸笔编剧法”,由八人编剧团队将剧本转化为数据库,对所有文字数据进行量化整理。譬如,“此种数据库可统计各个角色的对白、场景的数量与人物戏份曲线,此外还可提供不同角色的情绪曲线,从而替代传统编剧使用的‘小卡片”[5]。这种高效的分工协作模式与规范化的制作流程,再次凸显了该片艺术规划中的“工业逻辑”。

    众所周知,诸如《星球大战》(Star Wars)、《阿凡达》(Avatar)、《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等好莱坞大片皆遵循三幕式剧本创作规律。《流浪地球》剧本的建置、对抗、结局,乃至具体情节点的叙事逻辑,亦与好莱坞标准剧作模式实现了巧妙对标。譬如,该片片头10分钟的建置结构,呈现“流浪之旅”的故事背景与主要人物,亦即“戏剧化情境、戏剧化前提、主要人物”;在对抗结构中,主要呈现主角同支援队运载火石,以驰援赤道发动机。纵览《流浪地球》三幕式的剧作规律与内核,该片的剧本规划既体现了其工业标准化的尝试,又潜藏着本土化的类型诉求。

    反观好莱坞的剧本产业链,是建立在多重力量的互相博弈基础之上。“其中‘剧本医生在前期艺术规划中,犹如流水线上的一道程序、大机器里的几颗螺丝钉。‘编剧这一工种高度发达,分工细致,他们当中有些负责对白,有些负责情节,有些负责重点任务刻画。”[6]一部完整的好莱坞高概念电影凝聚了核心创意人员的共同理念表达。尽管《流浪地球》在人物情感刻画与人物关系描写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就其严密整合的八人编剧团与编剧软件而言,它已尝试去摆脱传统手工作坊制式的剧作体制,并彰显了流程标准化的工业诉求。

    (二)概念设计的“流程规划”

    一般来说,概念设计是将抽象的世界观转换为具象化的工业设计环节,也是视效大片创作前段最能体现工业化水平的环節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经重工业电影类型的探寻,电影概念设计已成为好莱坞视效大片必要的前期工作,并与剧本策划共同构成开启电影工业的双重螺旋与基本思维。《流浪地球》透过“视觉轰炸”对概念设计进行有力诠释,使其成为了焦点。该片从环境设计、重工业机械设计、载具、道具到服装皆需概念设计的阶段开发,为电影的视觉图谱与世界观架构提供了关键秘钥。

    《流浪地球》中概念设计的流程规划为其彰显工业标准化注入了类型化的基底。与好莱坞从“美学主题的确立、合理化落地设计、拆分设计、氛围设计到后期特效设计”[7]等阶段规划略有不同,该片主要侧重以下三个主要流程,即key arts概念设定、重点概念设计项与次要设计项,以及重点设计项拆分。譬如,运载车顶部的出口设计,为满足戏份之需,对于该出口设计的局部细节程度要求较高,因此,会将出口拆分进行单独设计。此外,该片诸多种概念设计项的敲定皆遵循“方案优化原则”。不论是地下城“集约风”的氛围设计,亦或是空间站“粗粝感”的工业调性,团队需经历数稿的草图设计,方能选定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需通过主创人员的多次会议提报与商讨,对每一稿草图设计不断细化、打磨,已达到方案的升级与优化。尽管《流浪地球》概念设计周期仅有10个月,与好莱坞长达两年的概念周期仍有差距,但相较于传统3个月的设计周期与规模,《流浪地球》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革新,并为类型匮乏的中国科幻领域提供示范。

    (三)物理特效的“标准战略”

    由于电影工业对智慧化工作模式的迫切需求,使得特效制作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流浪地球》全片2003个特效镜头,其在特效制作层面亦遵循“差异化”的标准战略,并以多方协作模式得以建构“中国化”的工业大脑。譬如,该片视觉特效的资产管理,将共享的资产进行高效对接、交互利用。其中运载车由于各分包公司制作场景不同,该载具就会在各家“转圈”,整个流程体现了资源共享与交互,这种工业流程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中亦是如此。除却繁杂的高科技特效环节,该片大体量的物理特效同样凸显其差异化的标准战略。所谓物理特效并非传统电影中的风雨特效,而是指“实体特效”,片中出现的宇航服、外骨骼服装、气囊球皆属物理特效。其中,“外骨骼防护服”作为该片频繁出镜的特殊道具,“外骨骼”制作彰显了《流浪地球》本土化的“标准战略”。

    据维塔工作室人员所言,该片的外骨骼制作流程,“从概念设计到测试开发,再到服装剪裁、3D细节推敲、涂装做旧、电子数控及组装,”[8]一以贯之秉持着工业流程的标准化模式。虽然外骨骼制作主要借鉴于维塔工作室的技术经验,但始终未抛弃“中国方案”的躯体。即使由维塔开发主演外骨骼,但概念设计来自中方,外骨骼群组由中方建立,最后外骨骼服装制作体系仍属中国“土法”的工业流程。“地球团队”似乎始终拥有智慧的工业“大脑”与坚硬的盔甲,即打造“中国化”的硬科幻工业。

    不容否认,作为类型创制的第一次革新,《流浪地球》在制作环节上必会存在漏洞与缺失。但“地球团队”始终致力于探索本土化的标准战略。虽然相较于好莱坞电影工业化流程,中国目前仍难以企及,但经过筚路蓝缕的沉浮,该片已在工业逻辑与美学诉求的双重拥趸下,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科幻“破冰计划”。

    三、视听奇观的“中国式”与价值表达的“共享性”

    反观近20余年电影产业发展历程,中国电影在科幻类型领域一直处于“望而却步”之态,直到《流浪地球》的问世,中国电影在科幻领域方才争得一定的话语权。纵览该片的整套工业流程体系,“中国化”的核心理念始终内嵌于工业体系之中,《流浪地球》旨在凝练视听奇观的“中国式”建构与价值表达的“共享性”诉求。

    (一)视听奇观的“中国式”建构

    首先,视听奇观作为科幻电影的类型标配,在该片中同样得到延续与革新,《流浪地球》“视觉图谱”的建构蕴藉着诸多“中国化”元素与符号。据视效总监丁燕受访所言,该片的视效创作坚守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亦即拒绝西方化,建构东方视觉奇观。在构建地表冰封世界的视觉特征层面,“力求对于中国城市建筑的视觉图谱挖掘;对于中国地域特征的视觉风格运用;以及中国绘画的东方视点运用”[9]。观众所看到的诸多承载着中国人独特情感的城市地标,譬如,上海东方明珠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央视大楼、山东、杭州、海口等具有中国标志的地标,以及地下城的舞龙舞狮、捏泥人、烤串等中国元素,再如影片中呈现的红色“福”字与“工装服”等文化符号,无时无刻不在暗示银幕前的观众,这是属于中国本土的科幻类型,是区别于西方奇观的东方视觉图谱。

    其次,《流浪地球》在工业设计、声效质感等更具“技术性”的视听场域,也最大限度地呈现出“中国化”的创作理念。例如,关于行星发动机核心的工业设计,将苏联重工业的视觉基调与中国传统工艺造型特征进行了巧妙融合。该片的发动机核心造型由东汉时期的地动仪廓形与现代火箭推进器内部结构共同组合[10],设计组力求技术造型既呈现中国审美理念,又体现其工艺的精湛。为了建立幻想中行星发动机的真实工业结构,各团队将其里外都进行了周密的渐进式设计,不论是表面细节,亦或是核心造型,团队皆以三维概念建模方式为其彰显重工业质感与中国审美理念进行了精细推敲。

    再次,该片的声效架构亦秉承朴素与克制的“中国式”理念,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双收的饕餮盛宴。不论是地下城、地面奇观,亦或太空站,都旨在打造属于科幻而不失真实,属于中国而不失克制的声音场域。其中,地下城的“春节序曲”“舞龙舞狮”“麻将声”的声效,都是典型的中国声音原色。与此同时,在好莱坞大片“轰炸”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中,谈及好莱坞科幻大片,萦绕在观众耳旁的更多是传统好莱坞的古典乐。该片的原创音乐由著名配乐师阿鲲负责,阿鲲对《流浪地球》配乐的主题定位始终围绕“中国式情感内核”,在他的创作理念中,旨在传递一种独特的东方精神余绪。因此,该片主题曲颠覆了好莱坞典型的交响乐与中国传统器乐声效,取而代之的是贯穿始终的钢琴主旋律,这段钢琴曲充斥着含蓄委婉的恢弘之势与悲壮情怀,而这种情怀正蕴藉着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感,潜隐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诉求。

    (二)价值表达的“共享性”诉求

    目前,《流浪地球》海外票房已近4500萬人民币,其中北美票房已达3929万人民币。②综观该片的海外影响力,其所创造的佳绩不仅在于中国化的科幻类型创制,更在于该片所凝聚的“共享性”价值的表达诉求。在注意力经济浪潮中,主流观影群体的诉求已由感官体验深入到文化肌理,《流浪地球》恰对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拯救”与“希望”进行了中国化阐释。这种“拯救”异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式个人情怀,而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的选择;其中的“希望”,同样异于好莱坞式“方舟逃离”,而是带有浓重乡土情怀的“带着地球去流浪”。地球团队通过这场“流浪之旅”将中国独特的思想价值观融入片中,完美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性”价值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强调具有整合性的人类共有情怀与立场。《流浪地球》在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表达中,更为重要的是注入属于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话语表达。譬如,该片救援队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队的到达顺序如出一辙,从日本救援队到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古巴、意大利和德国。不同肤色与口音的救援队尽显中国对于全球性协作的文化诉求,这种去中心化的共同体意识赤裸裸地拆解了好莱坞单一的话语模式,这种“共享性”的价值诉求摒弃了西方“自我中心”的个人情怀,巧妙地建构了中国所倡导的“天下大同”理念。无疑,看似无形,实则有意的细节设计正是该片“中国化”工业大脑的神经网络节点,这一富有东方韵味的支点既呈现了该片对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诉求,又潜隐着中国独特的情感认知与文化认同。再如,该片面对宇宙科幻这一宏大命题所建构的“情感共同体”。[11]不论是刘启与刘培强之间的父子情,还是户口与朵朵之间的兄妹情,亦或是王磊与刚子之间的战友情,在这部描摹中国“集体主义”绘景的科幻创制中被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这种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异于好莱坞科幻的重金属机械质感,异于超级英雄式的个人情怀,而更多注入的是兼具温情与希望的情感价值诉求。

    毋庸置疑,相较于好莱坞电影工业机制的高度专业性,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工匠精神”更具人文情怀。正如《流浪地球》的工业化探索,除却工种门类细密化、流程标准化的工业诉求之外,尤其重在对于“共享性”价值诉求的生动阐释。显然,完备工业体系、建构宏大叙事、蕴藉共通情感是打造中国重工业电影的题中之义。

    结语

    《流浪地球》恰逢其时地彰显了中国面临未知之境这一前瞻性命题时所蕴藉的文化自信,其已成功进入科幻电影的类型门槛,并为电影工业注入中国智慧的价值诉求。综观该片纵向维度的生产体制,地球团队通过差异化的工业思维,解构了好莱坞惯用的机械奇观与“个体英雄”叙事模式,而更多糅合中国式的温情,潜藏着伟大的情感机制与共同体美学诉求。但毋庸讳言,繁荣景象必有隐忧,构建更为标准化的电影工业生产体制成为刚需,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与电影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幻电影之旅仍任重而道远。

    ①数据来源:根据灯塔专业版相关数据整理。

    ②数据来源:根据猫眼专业版“票房榜”相关数据整理。

    参考文献:

    [1]野柚子.中国科幻时代的启航需要更多《流浪地球》[EB/OL].和讯网,(2019-02-26)https://m.hexun.com/news/2019-02-26/196300926.html.

    [2]陈旭光.试论中国电影的制片管理:观念转型与机制变革[ J ].当代电影,2014(01).

    [3]刘小冬,苏洋.打造中国科幻大片的视效景观——与视效主创谈《流浪地球》的特效[ J ].电影艺术,2019(02).

    [4]朔方等编著.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136.

    [5]朔方等编著.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39.

    [6]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02.

    [7]符琼尹.没有概念设计,就没有《流浪地球》里的世界[EB/OL].界面新闻.(2019-02-15)https://finance.sina.cn/2019-02-15/detail-ihqfskcp5420208.d.html.

    [8]许晓青.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意外”大获成功的背后[EB/OL].中国日报网.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26132982272896146&wfr=spider&for=pc&isFailFlag=1.

    [9]刘小冬,苏洋.打造中国科幻大片的视效景观——与视效主创谈《流浪地球》的特效[ J ].电影艺术,2019(02).

    [10]白白酱.《流浪地球》超详细设计图、理念图分享[EB/OL].影视工业网.https://piaofang.maoyan.com/feed/news/54974?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1]饒曙光.《流浪地球》与共同体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