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曹晓燕

    摘要: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需要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不可避免的错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应该发挥教学机智,以正确的方式去看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帮助学生成长,让课堂上的错误资源真正地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创造、充分发展想象力,进而让学生努力进行生命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

    让他们发现、建构和生成新思想。但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持正确的态度看待学生犯的错误,要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让孩子们在不停地犯错纠错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让这些宝贵的错误资源真正地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務,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直视错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逻辑严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是在对与错之间反复探索和求证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事实表明,不同时期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错误,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还比较片面化、固定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比较单一。这就要求老师在面对孩子学习中的错误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自己改正,以便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前不久的一节课,我们班孩子在做练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题时,遇到这样一题:“已知三角形的宣传栏底是15米,高是12米,把这块宣传栏的正面涂上颜料,涂颜料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很多同学快速地计算出了结果:“15×12=180(平方米)”。显然,这是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记成了底乘以高,都忘了除以2。我看到这种情况并不急于否定学生的结果,而是接着又出了一题:“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15米,高是12米,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很快写出过程:“15×12=180(平方米)。”“老师,这两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哎,这两题的题目不一样,过程怎么是一样的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同学们开始议论起来,最后大家一起讨论总结:“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忘记除以2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才是底乘高。”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得出:看似很简单的错误,但是教师能够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去讨论交流,找出错误并加深印象,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并要及时引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使他们明白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但要从错误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确保以后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例证反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课堂中学生往往会犯一些老师始料未及的错误,这些错误老师或许不能也不需要马上更正或否定,而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出自己的错误原因,让学生在找错中不断思考和成长。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时,课堂上我给学生预留了这样两道判断题:“(1)只要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很快地,学生举出对与错的手势,我仔细地看了看,85%的学生判断都是错的,我看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吃惊,这和我预设的一样。我从这15%判断对的同学中找出两个同学进行例证反驳,第一个学生来到黑板前,在第一题的后面画了两个等底等高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孩子们一下明白过来:“哦!原来不是只要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只有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第二个同学不慌不忙地来到黑板前,在第二题下面夸张地画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和一个特别小的平行四边形,无须多言,学生就明白了。

    利用画图说明问题,例证反驳了85%的学生判断的错误,简单易懂、形象直观,学生们也在共同讨论、一起找错误原因的过程中理解了这方面的问题,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认识上、思维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比较区别,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程的学习往往来源于自信和兴趣。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而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会反思;如果似是而非地判断或选择,要利用比较区别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次新课结束时,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题课堂作业:“一根铁丝,用去3/5米,还剩2/5,这题是(?)。A.对?B.错?C.无法判断。”碰到这样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比较探究,到底哪一种选择是对的。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们都积极讨论交流,不一会,孩子们都纷纷举起了手。“老师,如果这根铁丝是10米,用去3/5米,还剩下10-3/5=47/5米,剩下的占总长的47/5÷10=47/50不是2/5,这一题是错的。”A组同学的脸上个个露出胜利的笑容,等待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老师,A组同学讨论的结果是错误的,如果这根铁丝是1米长,用去3/5米,还剩2/5米,剩下占总长的2/5÷1=2/5,还剩2/5,就是对的。”B组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结论。我正想评价A、B组同学的结论,这时C组同学也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们是这样判断的,如果这根铁丝小于1米,是0.8米,用去3/5米,还剩0.8-3/5=0.8-0.6=0.2米=1/5米,1/5÷4/5=1/4,还剩这根铁丝的1/4,不是2/5,答案应选B。”这时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你们都没有错,你们说的都很精彩,老师要给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很多孩子的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但是少数的孩子却露出疑惑的神情。D组同学恍然大悟:“啊!答案应该是C呀。”D组的同学继续说:“当这根铁丝大于1米时,剩下的大于2/5;如果这根铁丝等于1米,剩下的等于2/5;如果这根铁丝小于1米,剩下的小于2/5。”教室里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孩子们给D组同学们的,也是给自己的,每个同学的眼里都闪烁着喜悦与自信。

    反思这节课,虽然这节课的开始同学们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但是老师的态度很淡定,并没有立即给予否定,而是抓住这一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在区别比较中,学生们不仅纠正了错误,还得出了正确结论。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去看待学生们犯下的错误,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把这些错误资源融入教学中去,为自己的教学所用,这些有效的错误资源将会在课堂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一抹色彩。

    参考文献:

    [1]孙静.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网络科技时代,2008(11).

    [2]林金国.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0(7).

    [3]蒋群飞.“错误”演绎精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