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逻辑关系研究

    杨洪洲

    

    

    【摘要】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使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有效落地、顺利实施,是每一位高校会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尝试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逻辑关系的视角,来探讨高校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如何建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具体依存关系。

    【关键词】 ?高校;政府会计制度;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 ?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21-0056-03

    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此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以“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模式,通过双基础、双要素、双分录等措施,来建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重构了政府会计规则和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本文尝试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逻辑关系的视角,来探讨高校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如何建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具体依存关系。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关联关系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构建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建立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通过平行记账使财务会计的5个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与预算会计的3个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在一套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经济业务按照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同时进行的双功能会计处理。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目标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同,进而采取的核算基础也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预算会计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

    (三)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都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但核算的范围不同

    财务会计针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进行全面核算,而预算会计只针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核算。财务会计是全口径地反映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预算会计是小口径地反映部分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衡关系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衡

    1.收入的平衡关系。收入+预收+应交增值税(销项)=预算收入+应收。

    2.支出的平衡关系。资产(资本化支出)+费用(费用化支出)+预付=预算支出+应付/应缴(含应缴增值税进项等)。

    3.资金的平衡关系。(1)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其他应收-其他应付-受托代理-资产处置净收入-应交财政款。(2)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3)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具体对应关系

    1.财务会计下的“货币资金”与预算会计下的“资金结存”具有对应关系:(1)财务会计下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与预算会计下的“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具有对应关系。(2)财务会计下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与预算会计下的“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需要保持一致。(3)财务会计下的“财政应返还额度”与预算会计下的“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需要保持一致。

    2.财务会计下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投资收益”与预算会计下的“投资支出”“投资预算收益”具有对应关系。

    3.财务会计下的“收入”与预算会计下的“预算收入”具有对应关系:(1)财务会计下的“财政拨款收入”与预算会计下的“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需要保持一致。(2)财务会计下的“事业收入——教育事业收入”与预算会计下的“事业预算收入——教育事业预算收入”需要保持一致。(3)财务会计下的“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与预算会计下的“事业预算收入——科研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经营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其他预算收入”具有对应关系。

    4.财务会计中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与预算会计中的“债务预算收入”“债务还本支出”具有对应关系。

    三、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触发关系

    随着会计核算模式与记账规则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下以權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如何实现平行记账,两套账核算的复杂性以及增大的工作量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通过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提高与完善,借助会计核算软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会计核算体系来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有效衔接,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高校会计核算系统包括会计科目、经济科目代码、项目代码、收支代码以及资金来源代码等多维度、多样化的信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必须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关联,并以财务会计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触发规则,找到关键的触发点,设置完成会计核算系统的内置智能引擎,来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触发规则的设置清楚明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衡关系才能实现。同时内置两种凭证间的勾稽关系,自动保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内在平衡,从而保证两套会计核算体系的严格平衡。这五类辅助代码的具体实现思路为:

    (一)会计科目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兼顾对外报告信息、对内加强管理以及未来成本核算的需要,尽可能地便于掌握和使用。财务会计一级会计科目的设置,要考虑触发预算会计,这是触发预算会计的关键点。需要考虑财务会计资产负债类会计科目中,哪些要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是否可确认为单位收入,这也是触发预算会计的关键规则。

    (二)经济科目代码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支出经济科目体系庞大,只设置到类,下一级用经济科目代码单独列出来,不再设置支出或费用的二、三级明细科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减少了设置支出经济科目的层级。在查询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支出经济科目时,只需用经济科目代码就可以快速完成。通过单独设置辅助信息,以财务会计的支出经济科目为基础,用经济科目代码来自动触发预算会计费用的经济科目(如表1、表2所示)。

    (三)项目代码

    项目代码设置是会计核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会计核算精细化、科学化提供了条件。设置项目代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会计核算中既按政府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会计科目数量与层次。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设置项目信息,获得项目的所属部门、主管部门、经费性质、资金来源等信息,同时可以按照项目进行独立的内部核算或成本归集。

    (四)收支代码

    财务会计的收入类科目与预算会计的预算收入类科目通过收支代码来进行关联,形成两套科目收入的对照关系(如表3所示)。财务会计的费用类科目与预算会计的预算支出类科目同样通过收支代码来进行对照关联,形成两套科目费用支出的对照关系(如表4所示)。以财务会计的收入类、费用类科目为基础,用收支代码来自动触发预算会计的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

    (五)资金来源代码

    资金来源代码设置也是会计核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功能分类科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支出和非财政支出等信息的反映,主要通过设置资金来源代码来实现。用资金来源代码这类辅助信息来自动触发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类结余、结转科目,同时减少功能分类科目以及基本、项目、财政、非财政的層级,为财政资金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科学化提供条件。X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S].财会[2017]25号.

    [ 2 ] 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S].财会[2018]1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