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区别

    【摘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两人的哲学思想是相同的,没有任何的差别。本文从哲学研究视野方面,从哲学本原命题的表述,从真理观,从对“自由王国”这一概念理解四个方面,阐述了两人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与区别,并在这些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个体性原因。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不同,是两个哲学家在哲学思想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具体体现,这种差异并不会影响后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解读,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与差异,才让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更加深刻。期望本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哲学思想

    就传统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而言,一般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合并成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很少提及其哲学思想中的差别。关于两人哲学思想的差异研究,对我们正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哲学思想的差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两人的哲学思想区别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在哲学研究视野上,两者存在着差异。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以“超验”为基础,恩格斯却把自己所研究的视野放在“经验”之上。马克思一直以“扬弃”作为自己思想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手稿》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的“扬弃”的本质目的,扬弃是与共产主义息息相关。马克思自青年时代开始,就已经将对现实的应有提出自己的质疑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趋向。这一点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表达。现实与思想之间是存在必然的相互转化。这就是说他的哲学研究视野中,早在其青年时期,已经非常自觉地运用超验性的视野来研究问题与探索问题。恩格斯选择了经验作为其哲学研究视野。在哲学构建上,遵循科学的范式,是恩格斯哲学研究视野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在其物质本体论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清晰可见。物质本体论是恩格斯唯物主义思想的实质,而物质本体论带有明显的实在论特征,而符合常识性是是实在论的重要特点,尤其是在朴素实在论身上,这一特点表现的更加突出。

    二、在哲学本原命题的表述上,两者存在着差别。

    关于世界的本原命题表述,马克思认为应当以“存在决定意识”来概括,而恩格斯则认为把世界本源用“物质决定精神”来概括更为恰当。这两种表述代表了两人在这一命题上的重要差别。

    马克思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并阐述了这一命题的理由。马克思说到:“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可以看到当时马克思已经确立了人的存在及人的实践活动与实际生活这一研究视野,就研究立场而言,他已经超越了唯心主义者,并且为自己的这一超越奠定了稳固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对于物质概念的论述与其关于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方面的阐述中。恩格斯用这样一种观点:物质在概念上是抽象出来的,它代表一切物的总和。这就表现出在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中,将物质看成是一种纯粹的抽象,是与人的存在及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而马克思则将实践称之为“物质实践”。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自身的存在表现在其所处的社会的现实的生活。

    三、在真理观上,两者存在着差别。

    在真理观上,马克思属于本体论。马克思认为,真理并不是一种狭义的规定,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对于客体的一种认知结果,而是人的存在的一种本性回归。“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真理是对社会历史本原面目的一种呈现与恢复,是人的自我本性的一种复归。这一观点揭示了真理的本然含义,是大写的“真理”,是本体论的重要体现。恩格斯的真理观属于符合论。真理是指符合认识客体的认识,与认识客体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这一点在其对“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感官所给予我们的是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恩格斯对于真理的这一认识显然是具有科学逻辑性的,但是这一观点却仅仅停留在了科学逻辑这一结果之上,而没有真正的将人的存在这一本体论问题提出来。因而是小写的“真理”,是伸不开手脚的“真理”,与马克思的本体论认识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在“自由王国”这一概念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都在自己的论著中使用了“自由王国”这一概念,但是其含义表述却是有所差别的。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得以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规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理想王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而在于个体的人与社会意义上的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与矛盾解决。这一观点在《资本论》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表述。马克思对于自由王国的理解与认识,带有明显的“彼岸”性质,是对人在社会关系中的最终诉求的最本质阐述。

    在恩格斯看来,所谓的“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反杜林论》中他对自由进行更深的研究,自由不是脱离必然而是更加深刻的认识必然。能够把现实存在的必然规律在认识的基础上使之为人本身服务。恩格斯关于自由王国的认知,是以揭露不可知论观点的不足作为其理论研究开端点,这一哲学思想还无法真正从认识论领域中拓展开来。很显然,这种自由观被束缚在了认识论的狭小空间里,仍然没有挣脱开其经验世界的纠缠,还停留在此岸世界之中。综上所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与区别,这些差异与区别的存在,与两人的个体特点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是一个带有浪漫主义情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文学气质的思想家。马克思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为其批判性提供了可能性。而恩格斯则较为倾向于科学家,其自然科学知识广博,因而严谨、理性是其重要的个人气质。也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的哲学观点受规范的科学哲学的影响较深。或者可以这样来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具体差别,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成熟与完善的一种思想历程。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哲学思想的差异性研究,有助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解读与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J].山东社会科学,2003(4).

    作者简介

    罗楠,女,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4级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