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互动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搭建

    刘永幸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培养人文素养。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现存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种种弊端,如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看、教师讲解。要解决这种现状,就必须采用互动式、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本文将讨论如何开展互动式的语文阅读教学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学习的理解力。

    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与学双向互动为特点,符合新课改开放性和个性化的原则。要构建互动式教学,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创设互动式情境教学

    在朱自清的文章《春》的教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雨的句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寥寥几笔就把毛毛细雨的形态描写得更加鲜活,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曾细致地观察过雨丝的样子,生活中的小事物總是被人们所忽视,可是作者将雨丝物化成了生活中可以看到或者是可以想象的事物,比如“花针”和“牛毛”,学生们就可以深切地理解作者的所写,所想。作者写文章时会注意将不易形容的事物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相联系,使读者可以与创作者情感相通,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情境能够将教材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增加趣味性、探究性的因素,吸引学生主动思考。

    在教学时,需要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像文中所描写到的下雨的情景,也可以找类似音频,视频在教学文章时放映,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时自己家乡的景物特点,在脑海中创设春天的氛围。教师在阅读前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课文里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顺序是什么?作者使用了什么词语来形容春天的景色?你的家乡有没有相同的景色,它们在春天时是什么样的?互动是实际生活与文章中虚构世界的互动,我们阅读过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创作的独特情境,我们为学生创作相似情境的阅读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乐趣。

    二、构建开放式互动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开放式互动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阅读中文章存在许多“空白点”,可供学生挖掘、发挥想象。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终于脱险的故事。作者是通过描写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引出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的结论。文章趣味性很强,易懂。让学生换位思考,在讨论之中学生也会关注到“父亲”的态度和做法,对于一篇文章的通透性阅读就应当在不同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一篇文章的主人公只有一个,但是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你在生活中遇到怯懦的人是不是一定会蔑视?面对弱小的同伴,你是不是也会引导他做出正确决定?以父亲的立场和口吻写出文章姊妹篇,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与创意。阅读文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吸收文章内容,还从中要延伸出属于自己的想法。

    创设互动式情境教学与构建开放式互动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放式阅读,寻找知识点,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三、密切结合阅读、集体思考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阅读,缺乏思考和议论的空间,导致阅读课堂平淡僵化。只注重阅读而疏于对思考和议论的引导,也阻碍了阅读教学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以思想主题为取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要集思广益,使学生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想法中,集体讨论,取长补短。

    在教学《背影》时,文章中多次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作者每次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想法也在变化,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每一次看到父亲背影作者的感情变化,并且在每组讨论出结果后,进行全班性的大讨论。在这期间,学生们可以参考其他人的想法,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期间,鼓励大家多听,多表达。教师作为一个引导方向的人,在讨论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时,适当地修正,其他时间就静静地观察学生的状态,并适时调整即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与学生。构建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互动式阅读教学既符合初中语文阅读课的特点,又符合初中生思维敏捷、极具个性的性格特点。要构建好互动式教学,应该创设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并创建多元化阅读课堂,从实现有效互动中优化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第二中学(7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