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因素与原则策略

    肖菊

    电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片名是观众接触电影的第一信息源,其导视功能和作用不容忽视。成功的片名翻译,不仅有助于提升电影的商业价值,还能达到有效传播文化的目的,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进行电影片名翻译时,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就很容易造成误译。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可见,电影片名既要实现文字层面的语言转换,更要实现文化层面的价值传播。因此,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中西文化差异,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才能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字面意思与文化内涵,正确传达影片内在的文化价值,有效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给观众留下经久不息的深刻印象,产生艺术形式的共鸣。

    一、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因素

    不可否认,中西文化差异是电影片名的命名与翻译产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地域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两者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生活习惯、道德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语言和文化差异使电影片名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偏差。具体来说,电影片名翻译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影响。著名的翻译家傅雷说:“……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2]这足以说明中国人非常注重和强调综合与概括,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和强调细节与分析。可见,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而这些差异也影响着电影片名的命名与翻译。从电影名称来看,中国电影名称含蓄内敛、寓意深厚,而英语文化下的电影名称则简单直白、通俗易懂。以英文电影Speed为例,如直接翻译成“速度”,则平淡无味,不能突出故事主题,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及观看欲。然而其中文译名《生死时速》加上了“生死”二字,既概括了影片的主要内容,又渲染了紧张刺激的故事氛围,激发人们的观看欲望。

    (二)價值观念的影响。西方的价值观念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和个人权力,突出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因此有不少影片直接用个性鲜明的角色命名,如Forrest Gump。该片套用《阿Q正传》的命名方式,译为《阿甘正传》,既符合影片内容和风格,又切合中国文化传统,有助于提升片名对中国观众的可接受性。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集体主义,因此除了著名人物外,电影很少以普通人物命名。此外,西方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而中国人则重视伦理尊卑。具体到电影片名翻译则表现为,美国喜剧 Meet the Parents 在国内上映时意译为《拜见岳父大人》。从影片名称的翻译不难看出,“拜见”“大人”等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词语,更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提高译名的可接受性,从而促进影片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如果直译为《去见父母》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三)文化意象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西方文化中同一事物的文化寓意可能截然相反。以“龙”为例,中国“龙”和西方的“dragon”所承载的文化寓意有着很大差别。作为吉祥的标志、祥瑞的化身,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是皇权的象征,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象征祥瑞之兆。然而“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中却隐含贬义。作为邪恶的象征、恶魔的化身,龙是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类似美洲狮的身体,两只巨大的蝙蝠翅膀,四条腿、长尾巴、牙尖爪利,是一只会飞、能吐火的巨型蜥蜴。具体到电影名称,“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形象和文化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片名翻译中的差异。因此,影片Dragon Heart翻译成《魔龙传奇》比《龙之心》更加符合西方人对“龙”的理解。

    (四)宗教信仰的影响。中西方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片名的翻译。英语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不少影片反映了基督教题材。以美国电影Seven为例。这是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犯罪片,源于天主教教义中的七个原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将影片翻译为《七》,中国观众就很难理解本部电影中想要表现的独特宗教文化和意义。译名《七宗罪》不仅将原片的宗教文化内涵原原本本地传达了给了观众,还直接点明了故事主题,更加便于中国观众理解。同理,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也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多电影的片名包含了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例如,中国香港电影《无间道》片名原意指“通往无间地狱的路”。“无间”二字就是出自佛经,指灵魂无法轮回、只能永远受苦的无间地狱。显然,西方观众无法理解其中的宗教寓意。英文片名Infernal Affairs将意大利语“inferno”在基督教中的内涵与佛教中的“无间地狱”非常巧妙地对应,既切合电影主题,又能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原则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其作用在于传达影片内容,传播文化内涵,提升审美愉悦,吸引观众眼球,增加票房收入。电影片名翻译得当能够让观众感觉韵味深长,如果翻译不合理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正如包惠南指出,电影片名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有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 “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3]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信息传递原则。电影片名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蕴含导视功能和价值却十分丰富。优秀的片名翻译首先要忠实传达原片内容,做到译名与原片内容的统一。通过片名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电影的情节和内容,因此翻译后的片名要与原片传达的信息保持一致,既能简明扼要地概括影片内容,又对影片的背景、主题、情节有一定的信息导向功能。在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地忠实传达并尊重原片的主题和信息。忠实于原片名,忠实于电影故事内容,这是片名翻译最基本的原则。以美国电影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为例,当片名译为《飞越杜鹃窝》时,与影片内容相距甚远,甚至让观众感到费解,而译名《飞越疯人院》与电影的主题和内容相吻合。

    (二)艺术审美原则。传达原作的美学价值是片名翻译的又一重要功能。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译者首先要摆脱原作的词语约束,深入把握作品的美学内容,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美学元素,用目的语的艺术形式重新构造并有效传递原作的艺术美感,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译者还需要运用音韵、意境、修辞等方法进行新的艺术创造,让电影的译名兼顾形式美与意境美,从而增强审美效果。比如影片 True Lies 译为《真实的谎言》,译者通过反义法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再如Bathing Beauty 和 Gone with the Wind 分别译为《出水芙蓉》《乱世佳人》,突出了译名的艺术性,体现了音韵和词意的双重美感。

    (三)商业价值原则。电影传播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期待。片名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影片的商业价值,即票房收入的高低。正如刘宓庆指出:“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4]可见,好的片名翻译对影片宣传及票房收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首先要求译者深入了解原片名和故事内容,充分把握语言的文化特征,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译出惹人注目的电影片名,激起观众的审美愉悦从而产生观看欲望,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创造商业效益。如电影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更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而影片 Flipped 翻译成《怦然心动》则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四)文化传播原则。片名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际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代入,是电影走向世界的桥梁。成功的电影译名不仅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文化价值,更能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片名所蕴含的源语文化信息的基础上,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征,熟知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才能在翻译时准确传递原片名所承载的文化寓意,保持其原有的“异国情调”;同时要考虑观众的理解能力,增强译名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例如影片Waterloo Bridge中文翻译为《魂断蓝桥》。在中国有“蓝桥相会”的神话故事,这样的翻译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反,First Blood是英语习语,意为“首战告捷”,然而由于译者忽视了文化内涵,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译为《第一滴血》。

    三、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片名的跨文化传播。优秀的片名翻译要建立在了解电影内容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提高译名的可接受性,才能有效傳递影片信息,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提升影片的审美价值,发挥电影的文化传播交流功能。

    (一)注重整合文化差异,正确传达语义。片名是电影的“第一张名片”,它是观众准确理解电影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的重要辅助手段。片名翻译将影片内容与其所表达的文化寓意相结合,有助于增强译名的可接受性,在提升票房收入、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有效履行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使命。有的译者将电影《刮痧》译为“Gua Sha”,有的又译为“The Treatment”。这两种译法要么让观众不知所云,要么摒弃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只有将《刮痧》译为“Gua Sha Treatment”,才能真正有助于西方观众了解刮痧这一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法。因此,在片名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中西互补,求同存异”的原则,以寻求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通过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点,充分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保持源语片名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同时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文化符号,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视野中“整合”影片的文化意义,从而实现中西文化的真正融合。中西文化差异包含诸多元素。无论是不同的中西文化理念,还是对同一文化元素的理解,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往往存在着差异,译者如不能准确把握中西文化的内涵及异同点,就难免在翻译中出现错误,从而误导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例如,中国人常用“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将《鸿门宴传奇》翻译成“White Vengeance”,致使片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基本消失殆尽。无疑,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处理会影响人们对影片的理解与欣赏,也会影响影片信息的传达与文化的传播。而片名翻译的目的正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内,实现目的语观众对电影译名产生与源语观众对原片名相同或相近的感受。如果将《亲家过年》直接译为“Qing Jia Guo Nian”,就很难把片名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背景传递给外国观众。为实现这一目的,译者要在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本国文化内涵,具有相应的目的语国家文化底蕴,才能准确把握片名所表达的字面意义、传播片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比如,把《落叶归根》译为“Getting Home”,不仅忠实表达了落叶归根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同时还达到了中英两种文化上的共鸣。

    (二)灵活运用归化异化,跨越文化障碍。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策略,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韦努蒂认为,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译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把作者带到国内来;而异化翻译法的作用则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5]例如香港电影《大话西游》的译名就采用了归化翻译法,被译成Chinese Odyssey,意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就像Odyssey在特洛伊战争后,历经艰辛回家并夺回王位所经历的冒险与考验,有助于西方观众从自身的文化视角出发理解影片的中国文化寓意。而《月光宝盒》被译成Pandoras Box,《仙履奇缘》被译成Cinderella,用古希腊经典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来翻译“月光宝盒”,“仙履奇缘”则用民间童话故事“灰姑娘”来翻译。这样的译名切合西方观众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审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西方观众与影片的心理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观众也越来越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异化翻译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以影片 The Seven Year Itch 为例,其中文片名直译了“Itch”一词在英文中的原意,译为《七年之痒》,意指在一起生活七年后,夫妻感情经过了“保鲜期”,婚姻关系进入“疲惫期”。这样的翻译强调了原文的“原汁原味”,属于典型的异化翻译。如今,中国观众已然接受“七年之痒”这一舶来词,用以形容事情进展到第七年就容易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阻碍发展的“瓶颈”,并将其用法扩大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从新闻标题《抵不住“七年之痒”索尼三星分道扬镳》,到著作书名《七年之痒:中国企业发展警示录》不难看出,异化翻译的动态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可见,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在片名翻译的过程中,结合本国的文化特色,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既要能适度概括剧情,又要能译出新高度,在不同的语境中还原片名的精妙之处,诱发观众好奇心和期待受挫感。

    (三)熟练掌握各种译法,实现文化传真。常见的电影片名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以及直译音译结合法、直译意译结合法、音译意译结合法等。直译法注重“原汁原味”,如Howls Moving Castle《哈尔的移动城堡》、Batman Begins 《蝙蝠侠的诞生》、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鱼》、Twin Sisters《孪生姐妹》等;意译法更加注重“艺术修饰”,如Collateral《借刀杀人》、Gone With the Wind《飘》、The Cooler《倒霉鬼》等;音译法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历史事件、专有名词等,如Mulan《花木兰》、Chicaco《芝加哥》、Harry Potter《哈里伯特》等;直译音译的结合法,如 The Legend of Zorro《佐罗传奇》等;直译意译的结合法,如The Watcher《偷窥杀手》既让观众感受到恐怖、紧张的氛围,又能了解故事梗概,容易產生观看欲;音译与意译的结合法,如 Shrek 译成《史莱克怪物》要比《史莱克》要好得多、Forrest Gump《阿甘正传》等。因此,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或直译或音译或意译,也可以相互结合,灵活运用,量体裁衣,殊途同归。总的来说,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要忠实于原片内容、简洁易懂。

    综上所述,电影片名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关注文化意义的传递。因此,在片名翻译过程中,要在忠实理解电影内容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坚持“中西互补,求同存异”的原则,将文化寓意与片名翻译相结合,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才能促进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得到最佳影片欣赏效果。

    参考文献:

    [1]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110.

    [2]傅雷.论文学翻译书[ C ]//罗新璋.翻译论集.京: 商务印书馆,1984: 694.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2.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8.

    [5]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