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系的理性反思

    刘占军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本质上是辨证统一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存有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需要亟待解决,只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践行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32-02

    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至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 P.307)笔者认为“和谐”就是万事万物在运动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融洽、和睦的正常状态。“和谐”与“矛盾”都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都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差异和对立是和谐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和谐产生的基本条件就是事物的异质差异的存在。并不是说任何有差异的要素都能形成和谐体,只有有着内在联系并相互需求和依赖的要素有序和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产生和谐。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矛盾,这时的矛盾无疑也是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说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形成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差异和对立。人民内部矛盾是和谐社会的依据,人民内部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能够协调转化、融和贯通,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一、和谐社会的哲学品质必然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和洽性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品质。和谐社会就是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得到体现。为了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洽发展,必然要求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分析人民内部矛盾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因为有矛盾,才要和谐,要和谐,才要解决矛盾,只有解决矛盾才能和谐。如果人民内部矛盾重重,从根本上不能解决,或者解决不好,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和睦融洽的发展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2](P.212)社会的和谐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状态,人民内部矛盾的存在也是客观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样才能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稳定发展。“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辨证规律”。[2]全面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但这些要素发展不平衡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妥善协调各层次、各群体不同方面的矛盾,要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和谐社会的发展客观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就必然要求全方位协调发展,真正解决人民群众之间及其与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但是并不是说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没有矛盾,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当前我们的社会依然存在民生、医疗、住房、收入、资源、环境等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需要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矛盾才能真正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本质要求正视人民内部矛盾,真正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和谐社会的归因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习近平讲到:“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为了达到社会的和谐,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过程和手段,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否者只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践行和谐社会。第一,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正确处理人民的内部的根本矛盾。要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利益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现象,人民内部矛盾归根结底就是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表现出利益矛盾冲突,显失公平,这些人民之间的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要保持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利益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来处理和解决矛盾,把握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第二,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处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是焦点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体现。领导干部是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要正确审视自己的领导角色,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如果把角色搞错,那就会激化矛盾形成对抗性矛盾,也可能产生新的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领导从自身出发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克服官本位思想,克服官僚主义,杜绝腐败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真意为大众服务,才能根本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用全面的辨证的思维解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推进社会和谐的进程。第三,要抓住事物的特殊矛盾,具体分析在变化的中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的矛盾是不同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和“搞一刀切”的解决方法。工人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的矛盾、知识分子的矛盾和少数民族的矛盾都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同一个阶级在不同地区和阶段出现的问题也不同,矛盾随时会转变,“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接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1]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真正抓住具体矛盾的本质,用变化、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正确解决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为稳定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正确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与建立和谐社会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从自我价值而言,如果不谈现实的个人,那么和谐社会的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基础,更无法落实人和社会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中必然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解决每一个现实的中国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因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和谐社会的“人”在终极价值取向上定位于“全体人民”,也就是生活在社会里的所有人,和谐社会的人是“现实的个人”与“全体人民”的统一,这样才能落实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落实就不能只谈个人也不能只谈全体人民,如果只谈个人,抛弃了社会存在的整体价值,和谐社会就不能存在,是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执政理念的。如果只谈全体人民,和谐社会就无法落到实处,具体的矛盾就解决不了,具体的中国人就不会享受到到现实社会的“实惠”。只有把具体的“现实的人”与“全体人民”统一起来,才能把握和理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和谐社会中的人的蕴含。和谐社会的落实就要关心到每一个中国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或者终极价值就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社会整体价值追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实质上就是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的存在的矛盾。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的价值是最核心的价值。但也要重视社会的价值和自然生态的价值。“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4](P.519)人是离不开自然界的,我们只有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与自然和睦相处,才能真正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和谐社会的践行不仅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要尊重社会发展中各个要素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把人的价值、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和人的相互融洽、和睦相处共同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发展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只有正确解决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健康、永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又好又快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习近平.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R].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 大会堂举行闭幕会的讲话,2013-03-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6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