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郭跻 蒋昊

    

    内容摘要:CLIL,即内容-语言综合学习教学法,倡导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科知识的获取与语言能力获得的同步性。这种教学理念,符合新世纪我国对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高级日语》课程为例,探讨了CLIL应用于日语教学的意义和可行性。为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实现培养“日语+α”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CLIL 高级日语 可行性

    一.绪论

    2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语言能力,而是“语言+α(其他专业知识)”的能力。《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毕业时应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势必要求高校的日语教学走出单一的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采用语言、知识、能力并重的新型教学法。《高级日语》课程作为高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必须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

    二.《高级日语》课程现状

    《高级日语》课程,又称精读课,作为《基础日语》课程的后续课程,是面向日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一般每周6课时,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高级日语课程,很多教师及学生主观认为其是《基础日语》课程的延伸。学生仍然以记忆单词语法为主要学习方法;老师授课,也仍然侧重补充单词和讲解语法。这样的传统授课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大纲》要求。

    另外,高年级学生中有相当数量学生通过了日语能力N1级考试,对课本中的语法和单词有一定程度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该部分学生的需求。就笔者所在大学来说,到了高年级,反而出现成绩优异的学生,N1通过后,学习动机下降,成绩降低的现象。

    为了改善传统日语教学所带来的问题,《高级日语》课程必须摸索能让学生通过理解文化等专业知识来学习日语的新方法。CLIL教学理念正是迎合了新时代教育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试引入CLIL教学理念,将之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相结合,摸索能让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同时,也能开展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学生日语交流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不只是学习日语,而是能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培养“日语+α”的复合型人才。

    三.CLIL教学理念概述

    CLIL为“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缩写,即内容-语言综合学习教学法。该理念倡导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科知识的获取与语言能力获得的同步性。开始于欧洲的英语教育。因其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广泛认可,亚洲各国也将其作为一种英语教学法广泛进行研究和实践。而国内对于CLIL的研究,管见所及,也大多是该教学法的译介,以及和英语学科教学的结合,应用于日语教学的研究几乎为零。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不同,绝大多数学生起点为零,要实现CLIL所倡导的学科知识与语言习得的同步似乎不大现实。然而,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大多通过了日语能力N1或N2考试,已具备相当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CLIL在高年级课程的导入是完全可行的。

    CLIL的核心内容是如图1所示的被称为“4C”(Coyle, Hood & Marsh,2010)的系统框架。

    “4C”是指“Content(内容),Communication(语言),Cognition(思考),Culture(文化)”这4个方面。“内容(Content)”是CLIL实施的重要载体。其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历史、地理等传统科目,也可以是环境保护、跨文化交际等具体议题。“语言(Communication)”是内容学习的重要手段。从其英语单词可以看出CLIL更注重对话和交流。CLIL把语言(Communication)分为3项。首先是学习的语言(Language of Learning),即学习内容中出现的重要语句和表达。其次是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语言(Language for Learning),是指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用到的表达。比如老师上课时说的句子,学生讨论,发表用到的句子等。最后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主要是学习过程中重复出现,以及学生偶然获得的表达。三项语言中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语言(Language for Learning)最为重要。也就是说,CLIL更注重语言的使用。CLIL针对语言的这一观点必然要求课堂必须摆脱教师的“一言堂”,而融入更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元素。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只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做笔记记录下来,而是必须去进行各种思考(Cognition),以此提高思维能力。比如,关于多文化的课堂,不只是讲授多文化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去积极思考作为多文化社会的一员应该做什么,对目前的问题有怎样的解决方法等等。Coyle, Hood & Marsh(2010)将人的思维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思考包括:识记、理解、应用。高层次的思考为:分析、评价、创造。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只能激发学习者低层次的思维活动。而CLIL通过内容与语言的双重学习,将激发学习者各层次的思维活动。最后一个要素文化(Culture),主要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学习外语不能不考虑异文化理解。当然,文化的学习,仅靠教室内的课堂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能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接触体验异文化则最为理想,当然这个受到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课堂上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意识。学生掌握了自行积极理解异文化的能力后,今后自然会对异文化的各个方面加深理解。

    总之,CLIL最大的魅力就是,不仅学习语言,同时也能获取新的知识。课堂内容丰富,学生就会更有兴趣,自然語言的4个技能(听、说、读、写)也能得到锻炼。不难看出,这与《大纲》提出的高年级日语教学应“充实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求完全迎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CLIL把语言教学和学科教学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法,符合我国对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然而,毕竟CLIL源于欧洲多元化社会,运用于国内的语言学习环境,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并且CLIL理念运用于日语教学的研究还较少,要完全把CLIL和日语教学的相结合,还有许多难点有待解决。比如,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习惯了单方面的听讲和识记,进入高年级学习,能否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思考和讨论时是否积极运用日语,还要看实际学生日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文化的学习如何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也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学校的考试评价体制。另外,教育机构的支援(给教师提供进修和文化体验的机会等),高校图书资料的完善也需要跟进。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Coyle, D., Hood, P. & Marsh, D.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Z].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渡部良典·池田真·和泉伸-.CLIL(内容言語統合型学習)上智大学外国語教育の新たなる挑戦 第1巻 原理と方法[M].上智大学出版,2011.

    项目基金:2018年赣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专项(150957)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