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研有效性研究

    梁秀香

    

    

    

    摘 要:文章以某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的一次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研活动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活动设计与组织、研讨主题、研讨互动、教师参与度等方面,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活动存在研讨目标过大、活动设计欠周密、研讨过程不聚焦、研讨调控不到位、低度参与行为较多等问题。

    关键词:网络教研;有效性;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4-0065-04

    一、问题提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为提高其育人质量,《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1]各级教研机构要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提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水平。“互联网+”时代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研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改进,理所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关注的话题。

    为落实国家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总体工作要求,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某省教学研究室于2020年4月组织召开了一次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这也是该省初中首次召开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研活动。本研究以此次活动为例,分析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网路教研实效性问题。由于该省基本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体系,为了便于讨论,笔者以下将用省教研员、市教研员、县教研员、教师,代表该省教研体系中的不同主体。

    二、研究设计

    1.收集研究资料

    本次研讨活动是借助QQ群开展的,省教研员主持活动、其他教研员及教师参与研讨,都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这些“聊天记录”便成为重要的文本分析资料(共369条记录,约1.63万字,每条记录平均40字)。为掌握研讨视频更多信息,笔者联系到说课视频的作者,该教师为本研究提供了说课的教学设计及说课原稿。

    2.整理研究资料

    首先,将视频文件逐字逐句地整理成Word文本,以文字形式呈现视频内容。其次,将现场的研讨记录(所谓的聊天记录)通过复制、粘贴整理成Word文本。再次,采取合并、删减,对研讨记录进行加工处理。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删去“大家好”“签到”“到”“大家好,我是……”等打招呼之类的文字;删去研讨者“一家之言”“多包涵”“今天收益很多、受益匪浅”等客套话;删去与研讨主题无关的文字,如“以后私聊”以及离题的文字;联系上下文,合并研讨记录。整理后的文本资料包括:活动通知(1份)、上课视频实录(1篇)、说课视频实录(1篇)、活动设计(5篇)、研讨实录(1篇)、信息报道(2篇)、视频片段(2段),文本资料总计约2.83万字,视频时长总计约37分钟。研究资料清单如表1所列。

    3.选择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对上述收集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旨在对研究对象的本质事实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揭示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预测和把握其发展趋势,是一种对研究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一般要经历选择研究样本、选择分析单元、确定编码体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等步骤。[2]接下来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分析单元。

    4.确定分析单元

    网络教研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具有时空上的突破性、多主体的公平性、资源上的共享性、结果上的高效性。网络教研突破了地域障碍,实现了互通有无;教研员、教师可以独立地参与活动,相互协助、共同成长;教研资源形式多样,实现共用共享,为教师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3]本研究重点围绕研讨主题的针对性与连续性、研究过程的组织、教师(教研员)的参与度及互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路如图1所示。

    5.明确分析标准

    评价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指标包括: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4]为了直观反映本次网络研讨的实际情况,分析参考标准如下:

    (1)活动准备

    网络研讨目标是否明确,研讨主题是否切合实际,研讨资料等准备工作是否及时到位,研讨方案是否明确具体。

    (2)研讨过程

    活动过程是否围绕研讨主题有序展开,研讨主持人是否及时调控研讨过程,市教研员是否及时引领本地区教师参加研讨,研讨过程中是否引发了教师新的思考等。

    (3)互动情况

    省教研员及市县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研讨案例的提供者与研讨主题之间的互动情况,是否生成新的研讨主题,推动研讨不断深入。

    (4)參与程度

    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况[5]:“低度参与”指没有自己的观点,凭感觉参与互动,仅仅表达认同、赞赏或重复别人的话、摘录别人的观点,对他人基本没有启发。“中度参与”指分析简单,缺乏新意,启发不大,没有引起他人关注或讨论,即使有人关注也是低度互动。“深度参与”是指独到见解,反思深入,能主动质疑,引发他人积极参与研讨。

    三、结果分析

    1.研讨准备工作分析

    (1)准备

    首先下发通知。活动前省里下发了通知,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强化综合实践活动骨干名师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与管理评价,研讨疫情期间综合实践活动的网络教学。确定了活动时间(2020年4月下旬的某天上午8:30~11:30)、地点(QQ群)、内容。

    其次下发研讨资料。在正式研討的前一天,省教研员通过微信群提供了两个视频,一个是说课视频(约17分钟),另一个是上课视频(约20分钟)。这两个主题活动都属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类(主题名称略)。视频文件由市教研员转发给县教研员和教师。

    (2)主要不足

    一是研讨资料下发不及时。视频资料下发时间有点晚,留给教师深入思考的时间比较短,虽然视频时间不长,但是参与研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大多数教师准备不足。二是研讨前的指导不到位。没有强调教师观看视频时要重点思考哪些问题。分析的角度不同,理解也有所不同。三是缺失必要的研讨资料。省里除上传了两个视频外,没有下发其他与之配套的活动设计资料,教师很难通过三十几分钟的视频了解整个活动主题的真实进展情况。总体来看,研讨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2.研讨过程调控分析

    (1)活动主持

    整个研讨过程都由省教研员直接组织。主持人的行为包括:主持研讨活动、维持讨论、回应教师的反应,调控过程的引导性、启发性较弱。统计结果表明,主持人的大部分活动是主持活动,共11次,约占主持人所有行为的57.9%(见表2)。从主持内容上看,大部分主持行为都是在提示、提醒或鼓励教师发言,不要“冷场”。如开场白说明活动的意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提高!”“其他老师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共同研讨”等等。

    (2)活动调控

    研讨调控行为局限于维持正常的研讨秩序,处理意外情况。主持人临时处理研讨中的意外情况共4次,约占所有行为的21.1%。如在主持人宣布正式开始研讨后,群里并没有教师反应,一直“签到”,主持人不得不再次提醒:“请大家不要发签到、问好字样,仅就视频课程展开讨论,希望各抒己见、共同提高。”

    本次研讨群里共有教师134名,有效参与研讨的教师71人,占QQ群内教师总数的53%。从研讨参与范围来看,在围绕主题有效研讨的71人中,参与1次的有51人占71.8%、2次的有13人占18.3%、3次以上的有7人占9.9%,教师参与频次不均,有效发言最多的一人达到13次,近七成的教师仅参与1次。

    (3)参与程度

    统计表明(见表2),主持人共有4次主动回应教师,其中低度互动2次、中度互动和深度互动各1次。具体如下:①回应教师在疫情期间活动对主题选择的建议时,以“制作口罩,想法很好”回应,并没有下文,也没有就此引导教师再进行讨论。②对教师研讨涉及的手工制作中的色彩搭配、学生性别差异、什么是好的微课等问题进行了总结,以“这几个问题许多老师已经给出很好的建议,请大家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借鉴”回应。其实教师们对这几个问题并没有深入研讨,也没有太好的建议,有的甚至缺乏对“微课”概念的基本认知,主持人没有及时纠正,给出合理建议。③对有教师提出的关于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关系及课时如何安排等问题,以“劳动教育课主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半的课时要用于劳动教育”回应,没有将问题解释透彻,也没有建议教师今后如何做或给教师推荐学习资料。深度互动主要出现在研讨总结环节。

    (4)主要不足

    没有专门针对“如何开展研讨”制定预案,参与教师对研讨“规则”不清楚;没有把控好研讨活动进程,没有与研讨教师及话题进行深度互动,导致研讨话题不聚焦。统计表明,研讨“跑题”时间约80分钟,约占研讨总时间的48.5%(研讨活动约165分钟)。主持人并没有及时纠正这种“跑题”行为。有的教师发现了这种现象,也提醒过大家要围绕主题讨论,但人微言轻。

    3.参与人员互动分析

    (1)研讨主题

    正式的研讨以主持人开场为线索。在强调了本次网络教研的意义与目标外,主持人以“我们在前两天已经将视频课上传到群里,大家也都观看了,接下来请各位老师将自己观看的心得体会、思考的问题发到群里,互相交流讨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提高!”开场后,研讨活动正式启动。刚开始没有明确具体针对哪个视频进行研讨。绝大多数教师从“赞赏”的角度交流心得体会。

    (2)主题生成

    整个研讨过程生成的主题有:①设计制作主题活动是否考虑学生的性别倾向?②色彩搭配问题如何解决?③什么样的“微课”是好的微课?④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教师的兴趣。从教师参与讨论的帖子内容看,感到有的教师缺乏相关知识,对什么是微课并不清楚,把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的视频也误认为是“微课”。

    (3)互动形式

    绝大多数的互动发生在教师(教研员)与视频之间,以交流个人感受和体会为主,以“点赞”等赞赏态度表达。从数量上看(见表3),研讨对象指向“两者都有”(上课微课视频与教师说课视频)63次、占51.6%;“两者都无”(既没有上课微课视频,也没有教师说课视频,指向不明确)30次、占24.6%;“教师说课视频”25次、占20.5%;“上课微课视频”4次、占3.3%。两个案例提供者主动与教师(教研员)互动较少(3次),教师(教研员)彼此之间的互动也较少,多以“同意”“赞同”方式表达互动,主持人与教师(教研员)之间的互动共19次(见表2),主要是主持研讨和维持研讨秩序。

    (4)主要不足

    总体来看,研讨主题不聚焦,笼统地让教师谈心得、体会及问题,没有指明先讨论什么、再讨论什么,导致教师研讨并不深入,浅尝辄止,想到哪就说到哪。绝大多数都是“唱赞歌”,几乎没有质疑的。这主要与研讨准备不足、指导没有到位有关,难以收到预期的活动效果。

    4.研讨参与度分析

    (1)研讨对象参与度

    如表3所示,研讨围绕“上课微课视频”讨论的较少。在围绕“教师说课视频”的讨论中,低度参与占44%、中度参与占16%、深度参与占40%,低度参与和深度参与的比例大体相当;“两者都有”“两者都无”低度参与的比例都较高,深度参与的比例都较低,原因在于没有独到见解盲目“跟帖”所致,对其他人的启发不大。

    (2)研討教师参与度

    在参与研讨的教师群体中有市教研员、县教研员和普通教师。如表4所示,“市教研员”(70.6%)与“普通教师”(64.5%)的低度参与行为比例较高,而“县教研员”(72.4%)深度参与行为的比例最高。从研讨实录上看,市教研员评价角度过于笼统,没有深入细致地揣摩视频案例的内涵。相反,县教研员却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3)主要不足

    总体来看,本次研讨低度参与行为较多,共66次占54.1%;中度参与行为13次占10.7%;深度参与行为43次占35.2%。这种现象与活动的准备与组织仍然是有关联的。关于低度参与 、中度参与、深度参与情况的具体分析,需结合研讨实录另行分析。

    四、结语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省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统筹指导,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6]毋庸置疑,网络教研活动也是关于教学研究的活动,是各级教研部门(包括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包括教研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具体问题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形式。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间接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组织开展好网络教研活动,事前一定要做好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好教研主题,充分发挥市、县教研员及教师的积极性,分工协作、共同提高。联系本次活动目的,研讨前应指导教师在重温《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版)的前提下,通过视频学习至少要重点思考:疫情期间综合实践活动如何选题,综合实践设计制作类活动“微课”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在线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课后说课”等问题,这样研讨问题就会聚焦,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教材[2017]4号.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Z].

    [2]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74-80.

    [3]郝琦蕾,王丽.新世纪网络教研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2):16-20.

    [4]张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3-81.

    [5]黎加厚.“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7):5-6.

    [6]教基[2019]14号.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Z].

    [7]雷树福.教研活动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26.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