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育人观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

    张道琼

    摘要: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这所学校是否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品德与能力培养作为育人的目标,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质量观、课程观、评价观,才能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从而通过刚柔相济、虚实结合的有效管理成就教师,培育主动发展的学生,促进学校高质量办学。

    关键词:质量观 ?课程观 ?评价观 ?轻负高效

    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这所学校是否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品德与能力培养作为育人的目标,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质量观、课程观、评价观,才能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从而通过刚柔相济、虚实结合的有效管理成就教师,培育主动发展的学生,促进学校高质量办学。

    一、树立科学质量观,促进学生轻负高效学习

    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和引导教师学会教育思考,思考实现有效教学与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通过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认识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达到科学理性地设计、实施教育教学的境界,不仅需要教师自觉学习和领会,主动参与和践行,还需要学校从管理上建章立制,营造氛围。通过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督促提醒,让科学的质量观渗透到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建立教学过程全程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有效的教师备课管理模式。备好课是课堂增效提质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备课组的作用和价值被削弱淡化的问题一直存在。教师课堂低效高耗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材、教学、教法缺乏深层次研究与探讨,备课方式单向封闭。将教师的集体智慧与教师个体的教学素养和个性进行有机的融合,就需要以集体备课为依托,整合团队优势资源,营造协作攻关、切磋琢磨、开放自我的氛围,通过开展对教材、学法、学情的专题研究或问题探讨,形成大统一、小不同的教学思路,进一步促进教师特色互补,将差异变为财富,形成多样化教学风格,促进多样化发展。要建立这样一种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制度的落实是保证。我校在备课管理中对学科教研活动的组织及安排进行了研讨和统筹,实行“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围绕“四定”,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活动形式不限,制订活动计划。以“主题+课例研讨”为研究模式,分备课组或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从过程与评估方面积极促进教师的主动投入、多元化方法的交流分享和备课活动的高质量。

    其次,形成一日督导跟踪调研机制。对教师常态课堂的科学管理是直接关系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行政推动课堂是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行政人员定期蹲点课堂调研制度,加大针对学科教学中质量问题的个别化跟踪力度。这样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排忧解难,提高课堂质效。我校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组成督导调研团队,深入各校区,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督导班级,对年级组和班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可对口某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开展调研,还可集中调研某教研组问题引领式的专题研讨课活动,这都是促进教师常态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它促使学校从行政领导到部门中层再到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各级管理人员层层落实岗位责任,让他们关注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注重减负增效的真正落实、注重质量分析、注重问题解决等。他们带着管理中的问题听评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管理问题,进而不断调整、优化学校的管理,同时也形成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强化责任的良性循环。

    最后,形成教学、教科研、课题一体化管理模式。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校本教研提倡教师成为实践研究者。在教学管理中我们要善于引导教师聚焦课堂、关注生本,将真实的教学问题专题化、课题化,不仅包括具体的教学问题,还包括怎样备课、怎样评课、怎样反思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每天的日常教学,让研究也找到了恰当的依托和抓手,使实践和研究不再是两张皮,这样的教学研究使研究落到了实处,问题得到了解决。如我校将承担的各级教科研课题与教师日常教学和校本教研进行了精心的整合,从各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专题的提炼。各学科结合本组特点,围绕切口小、实效大、价值高的问题做文章,教师也都确立了自己的小专题、小课题,学校省级“跟进式小课题”教科研课题由此诞生,并已经顺利圆满结题。立足一线教学,提高教科研的实效与针对性,以课题促教科研管理,以课题促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教学、教科研、课题一体化运行的闭合结构,最终回归课堂,服务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全程监测机制

    首先,在学生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建立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的作业研讨机制。促使备课组在开学初就对作业内容和种类设置进行商讨,主要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围绕难易适度、科学分类、分层要求、精选精练等原则确定。同时提倡各班级因生而异,从教的层面,设计生活化、实践性、创新型作业;从学的层面,强调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完成、自主检查。各备课组在作业设置上逐渐形成“大统一、小特色”的格局。

    其次,在作业量的控制方面,建立监督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由班主任负责各科作业量的评估和教师之间的协调,防止出现某学科集中布置作业过多,或只布置单一书面作业,或机械重复抄写过多的情况。如我校在各班推行“作业公示”措施,采取值班领导每日巡视和教导处每周抽查方式,进行及时的监督、反馈、调整,对那些学科作业均衡,关注学生差异,重视分层作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社会问题调查、阅读信息交流等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学校加大宣传与激励的力度,起到以点带面、启发借鉴的作用。

    最后,在对作业的评改方面,有必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通过每月教学常规月查工作对作业评改进行不断的跟踪调研,要求教师有布置必评改,有评改必反饋。引导教师重点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分层指导反馈,尤其重视对学生订正后的作业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批改,将发现教学疏漏、培养学习习惯、指导学法作为评改重点,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与交流。在及时的反馈整改和创新批改方式中使学生也不断改变对作业与考试的态度,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

    二、树立大课程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课程是学生学习成长最重要的载体。建构大课堂,需要将学校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相融合,使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并服务于育人目标。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立足学生的发展,以改革家的睿智、勇气和真诚,确立宽视野、真本质的大课程观和大校本观。学校要挖掘利用多方资源,开发多样化课程,为学生提供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的适宜不同学生各自发展需要的多元空间和研究领域。我校在实践中用国家课程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用礼仪课程传播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用多彩的少年宫课程,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用多种社会实践体验课程,丰富学生阅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感知责任。以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学生参与的广泛性,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对教育的选择权和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权。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

    学校立足课程标准,课程全部开足开齐,重点是提升课堂效率,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各学科教师立足本学科,通过课题探究、专家引领,探索开发微课程,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如:语文学科的戏剧课程、经典诵读课程,英语学科的外教课程,学校合唱团、鼓管乐团与音乐相结合的课程,体育学科分年级段开设的游戏与跳绳、游泳与羽毛球、足球与篮球等课程。各学科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校举办的读书节、体育学科节、英语学科节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内容和过程,会丰富各学科教学容量、信息量、学习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展示学习成果提供平台,进一步强化技能,发展智慧,增强孩子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活动课程多样化,挖掘学生潜能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打破班级界限,开设体育类、艺术类、语言类、科技探究类等丰富的课程,学生自愿选择、申报活动项目,全员参与,在兴趣和特长培养方面有效地突破了课内教学活动的局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挖掘了学生潜能,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学生轻负高效地学习。如我校基于六小发展的定位、教师的兴趣特长,立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依托少年宫,针对不同年级段,开设三大板块,九类课程,四十余种课,其中有统一开设的课程,有年级组课程,有班级个性化课程,有不同年级学生参与的课程,有竞赛类课程,有普及类课程。如艺体课程中的鼓管乐团、合唱团,科技探究课程中的机器人班、科学DV班、3D创客班等,含竞技与普及两个层次,覆盖面广,课程设置合理,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以多样的课程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艺术素养。

    (三)重行为习惯养成,积淀文明礼仪素养

    一个人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是通过自觉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实践体验课程和仪式课程,让学生参与体验,将校内要求外化为校外行为,对学生的礼仪、行为在实践中进行正强化,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意识到校内外言谈举止要文明、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与人交往要讲礼节等文明礼仪要求是我们立足国际社会所必需的公民素养。

    如我校以养成教育为土壤,以“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把养成教育细化为“六好”——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做好操、扫好地、走好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分年级段,有侧重地提出习惯养成目标,以此让学生逐步达成文明礼仪素养的各项标准。为了把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除了每年的少先队入队礼、每学期的主题开学典礼、每周的主题升旗仪式外,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特点,开设三大仪式教育课程:开智启蒙的入学礼——蒙正;立志重信的十岁礼——力行;明礼担当的毕业小成礼——约定。通过仪式课程对学生与家长开展传统礼仪和文化教育,使家长和学生通过庄严的仪式教育明白成长的含义,也让公民道德素养从小植根在学生的心里,最终培养有内涵、有修养的社会公民。

    (四)社会实践体验,培养“社会人”

    学校教育要深入而广泛地探寻学生与万事万物接触,让学生能够走出校门,多角度、多层面地接触社会,切切实实地当一回“社会人”。 学校和教师可结合学校地域环境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走进场馆”“主题夏令营或冬令营”“修学旅行”等实践活动,使单一封闭的课内书本学习和校园生活向校外、社会、自然延伸,帮助学生增强生活与情感体验,广泛接触直观形象的学习素材和资源,在体验中促进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命运,拓宽眼界,超越狭窄的书本,构筑生命发展的新空间。如我校的孩子们走进社区,开展“低碳过年,拒绝雾霾”的环保活动;元宵节组队去看望孤寡老人;在学雷锋日,学生们组成多支志愿宣传小队,向路人讲述雷锋故事、畅读雷锋语录、宣传雷锋精神;暑假的寻“红”慰问小队去老红军家中,给老红军带去精彩的慰问节目;合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学生们走上街头,表演自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秀手语操,用实际行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五年级的师生去安徽肥东县青龙厂新四军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学生们体验着不同角色,加深了对社会的认知,懂得了如何感恩父母与身边的人,增强了辨识能力,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树立动力评价观,达成教育共识与目标

    正确客观地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业水平与能力,以考试成绩为单一标准来评定无疑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探索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产生师生成长的原动力,从源头上避免教育的急功近利和舍本求末。

    1.学生评价体现多元发展性

    学生成长不仅是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健康阳光、富有爱心地生活。因此学校不仅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成长的安全感,更应通过建立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将评价的关注点落在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将评价贯穿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如我校不仅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还努力探索制定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手册,评价内容从个性展示到学习、健身、生活、交往、劳动、集会、创新等习惯养成,分年级段进行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个人自评、学期评等多种评价,帮助学生在六年学校生活中建立和积累个性成长档案,对学生学业水平及学科素养,学校课程、活动参与开展多元化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发挥学生个体与集体多方参与评价的功效,引领学生主动向上发展,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于考试,学生的个性健康重于成绩。

    2.教师评价注重激励促进

    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教育教学绩效的考核评价导向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状态。学校需努力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本着激励、促进、推动的原则,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功能,促使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科学育人观,不断改善自身教育教学方式。如我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淡化分数高低比较,强调从差异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引导教师以开放的心态聽取建议,以平和的心态修正教学行为,以专业化发展的视角审视得失,提高自身素养。

    观念引领行动,一种科学的育人观,引领一所学校优质高效发展。从教学质量入手,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从课程入手,搭建一个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评价入手,为师生的成长设立目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