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邢贞兰 郭静静

    【引言】

    新课标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总结,让学生们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基础。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第一步,便是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所学教材知识进行预习,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前标注出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其次,在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要敦促学生认真听讲,从课堂上找出疑问的答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加深学生们对于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印象,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四边形”相关知识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敦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前预习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大家在自己的家中或者学校中是否看到过四边形形状的图案?请列举出几个四边形的物品。”之后,学生就会纷纷提供他们看到的四边形的物品,如桌子、鞋盒、笔记本等。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围绕该章节的相关知识,设置一个动手活动,给班级上的每一名学生都发放一张空白A4纸,让学生们反复进行对折,然后再将对折后的A4纸打开,观察对折后的折痕,增强学生们对于四边形相关特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构建自主学习数学课堂的重要基础,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举办丰富的自主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举办丰富的自主学习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开展丰富的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环节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时间、速度和距离”章节知识时,可以设置如下例题来让学生们进行解答:“有一个人正在开车,每6小时能开600公里。那么这个人如果要再开1000公里,需要几个小时?”首先,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独立自主地完成该道题的解题过程。其次,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求出问题的答案。最后,数学教师可以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解决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其他疑问。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感受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生们对于课堂知识的印象,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解题过程。

    三、重视教学评价与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构建,需要以良好的教学评价和系统的课堂总结为辅助,教学评价和课堂总结以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核心,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或者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激发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评价与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和数学知识的运用程度进行评估,还要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上和课下的表现展开讨论与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与课堂总结,教师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能明确自己的知识弱点,在评价与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弥补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也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未来,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做好课后总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