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化职业教育内涵解读与建构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和更有效的空间内造就出优秀、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在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协同下,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行业化职业院校。但是,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职业院校的行业性不明显、优势不突出问题。为此,重新解读行业化职业教育的内涵,在充分认识其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业化职业教育建构原则,借助成功案例总结行业化职业教育实践经验,有利于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并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

    【关键词】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建构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8000504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存在办学体制僵硬、人才定位不清晰、缺乏文化渗透、与社会需求脱离、缺乏地域特色等诸多问题。 最重要的是职业院校没有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导致市场错位、人才短缺和学生就业困难并存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职业教育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分布与人才定向和企业、行业需求脱节现象,多数学校只是盲目求大求全,所设专业并未厘清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导致特定专业的职业定位模糊,毕业生就业困难。所以,探究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应该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理想取向。

    一、行业化职业教育的内涵界定

    行业化职业教育是指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导向,在把握职业教育内涵特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行业划分标准,依据办学机构对专业的专注度和凝聚度,以校企合作、政府适当介入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现与行业或企业精准对接的办学模式。根据对行业化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从构成要素上讲,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素:一是办学主体企业化或行业化。企业或行业投资,办学依从企业或行业类别,以企业或行业之“资”培养他们需要之“才”,加强校企合作。二是办学理念上突出行业化。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传承与行动导向,在办学理念上突出行业化能够指导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各环节突出行业定向,专注单一领域。三是办学条件行业化。办学条件行业化是指为了达到预定的办学目标使模式得以运行并充分发挥效力,就要使各种办学环境、办学资源向行业方向汇聚和靠拢,[1]充分与企业或行业对接和融合,将企业或行业实验基地纳入办学资源,并全方位开发融合在企业或行业中的实践课程。四是教师行业化。教师行业化即加强行业化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让多数教师成为会讲理论的行业技能佼佼者,并逐步实现每一位教师都是既具有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操作和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

    二、行业化职业教育的特点

    行业化职业教育要求职业院校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使学校和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办学,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行业要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创新人才发展,打破校企之间的人才断层或隔阂,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切性和运行效率,提升办学效益。因此,实施行业化职业教育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焕发新的生命力。[3]

    1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或单位融合化

    职业教育自产生伊始,就是为市场服务的,以批量化生产企业、行业一线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等各类技能人才为目的,有很强的市场目标针对性。[4]培养行业人才、为市场所用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尚处于规模扩张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程度偏低,[5]这种缺乏沟通的局面难免导致“才不适用”的结果。因此,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要求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提升行业组织及企业管理者参与办学力度,在控制大方向前提下逐渐减少政府干预,转向市场调控。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对接,解决职业院校招生以及毕业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生存与发展问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线生机。在合作过程中,要同时兼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基本人文素养提升,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科技专业人才,最终达到合作办学、互利共赢的效果。

    2课程设置专门化

    职业教育是造就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它客观上要求职业学校专门化、行业化,专注于自己擅长的行业和专业,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贪大求全。许多院校不事先做好规划定位就盲目对各种专业进行招生,培养出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一知半解,专业技能训练也没有充分投入精力,更不会产生兴趣,严重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声誉,降低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面对此种情况,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要求以培养特定职业人才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设置某一职位的能力培养课程,强化专门化,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人尽其才,为市场做出相应的贡献。

    3专业设置特色化

    行业化职业教育要求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资源型还是企业聚集型,都要立足于培养适合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本土化人才,形成区域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包括以资源开发为主、以农业为主或以旅游业为主等等。为了使这些企业或行业更快更好地引领当地、走向国际,我们就必须在当地培养符合该地区发展的专业性人才,为这些人才创造好的锻炼机会,也为自己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4教学过程实践化

    传统职业教育长期追随普通教育的理论特色,在教学中,理论讲解占据时间过多,甚至在考核中也侧重于纸笔测试。究其原因,一是根深蒂固的教育制度问题,我国自古便有“重学轻术”的思想,倾向于做学问;二是由于节约办学成本的原因,实践操作必须要投资一定的成本去建设实践操作场地和购买相应的设备,而且需要更多的一对一指导,需要更高的师生比,为了减少教学投资,职业院校就会相应地减少技能实践,用纯理论知识代替技能的学习;三是缺乏与企业或行业的密切合作与人才对接,行业化职业教育鼓励恢复到传统的“师徒制”培养模式,在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中发挥优秀员工的传、帮、带作用,真正使学生沉浸在“做中学”中,在亲身实践中逐渐获得应有的技能。

    5学生追求兴趣化

    一个人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和才华,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体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对自己的未来也可以充满憧憬和探索热情。行业化职业教育指向鲜明,特点突出,能够给学生明确的发展指向。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实施实践技能的教授。对于实践技能的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任何教学过程的跨越都有可能使学生因为不明白而导致学生失去原有的兴趣,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任何一点的不清晰或缺失都可能为以后的学习或工作带来极大阻挠。培养学生对这项技能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多观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力情况、性格爱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这些情况,营造出符合他们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技能。

    三、行业化职业教育建构的原则

    行业化职业教育的建构需要尊重区域差异,积极鼓励彰显区域特色,鼓励研究和发扬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每个地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区位优势。所以,行业化职业教育建构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应的办学环境,它的类型、规格、层次受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更加明显。所以,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首先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彰显地方产业优势,做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或行业的行业化。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需要各地区合理高效地运用当地资源打造经济集聚优势;也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的国家,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区位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去发展,而不是盲目跟进邯郸学步。就行业化职业教育来说,在分析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关注地域适应性,借助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提升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2重视校企或校地产业合作的原则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职业特性鲜明、专业适应性强和与行业对接程度高,所以,校企或校地合作是职业教育行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捷径和重要抓手。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企业或特色农业,职业院校应该致力于与这些企业或行业密切合作,在为自己的学生做好就业准备的同时,以助力做大做强这些企业或行业为出发点之一,为企业或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和发展思路。这样的合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实践操作平台,帮助学生更早地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了解,提高办学效益,减少办学经费。

    3课程设置针对性强的原则

    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办学主体、办学理念、管理和运行机制,协调好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使专业效益达到最大化。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点的课程设置是行业化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更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并能够优先考虑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及掌握情况。总的来说,行业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更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当地的文化特色,并根据企业或行业的先进理念,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另外,职业院校应该给学生们提供及时准确的社会用人需求预测情况和准确的当下招聘就业信息,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供求状态、就业率的高低等信息,形成以需求拉动兴趣的良性机制,加深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喜爱,帮助他们更好地从校园角色转化为社会角色,更快地投入到社会当中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办学模式灵活化的原则

    任何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都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办学模式方面一定要灵活化,并且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组织活力。这就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将中国的职业教育逐渐完善,在保持不同教育类别特色的前提下,强化不同层级、不同类别教育的贯通与融合性。为此,在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建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灵活办学原则,加强不同层级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及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打造与终生教育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衔接体系。另外,还要结合本区域内职业学校办学的传统优势和区位特色,大胆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不断丰富办学形式,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办学机制。[6]

    四、行业化职业教育实践案例与经验解读

    目前,我国行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究还不够成熟,但是,安徽休宁县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较好地诠释这一模式。

    1办学思路结合实情

    休宁县地处皖南山区,是安徽的林业大县,历史上就有“徽杉仓库”之称。[7]徽州先贤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优秀思想在这片故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新中国成立多年之后,这里仍然是拥有丰富木材资源的贫困地区。考虑到当地林业资源发达,单靠木料资源输出又极其廉价,休宁县人民政府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开展了与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木工学校的工作,而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研究制定了明确的办学思路。第一,所招学生必须能吃苦耐劳潜心实践;第二,理论的学习是必须的,实践操作也是必须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学习更是必须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才是最重要的;第三,以实操考核为主,突出实训教学,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第四,把“诚实,勤奋,有爱心,不走捷径”作为校训;第五,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和木匠相应的灵魂,而且强调对于一名木匠来说,创新精神是其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办学模式独特

    职业院校要切实贯彻“以企业为本,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充分调动企业的办学积极性。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吸纳企业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降低职业教育的成本;同时,这种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还可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充分发挥学校理论与企业实践结合的优势,创品牌、铸名牌,尽快形成优势企业和名牌院校。[8]

    鲁班木工学校办学模式的突出特征就是校企合作,一校两制。校企合作就是德胜公司与休宁职业学校合作——德胜捐资在休宁第一高级职业学校内创办木工学校,德胜公司负责修建774平方米的木工实训车间,内设50个木工操作台,100套手工木工工具,提供木材供学生实训使用;一校两制则指同一个校园实行两种办学体制和两种教育管理机制,即木工学校在休宁县第一职业高中内办学,但是,招生、教学和管理等事务全部由德胜公司组织实施,学校的办学经费和实习场所由德胜公司提供;教育理念、招生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选择、教学计划、考试考核等都由德胜决定;课程由德胜选定老师来实施,实训教官由德胜选派;包括学生学习期满合格可以获得木工匠士学位等。也就是说德胜不仅给钱、给设备、给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给理念、给思想、给管理、给企业文化。所以,该校也衍生了另一个特点,即该校最独特的表现是学生直接进入工作现场进行实践技能学习,实践作品的完成情况是体现一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佳方式。[9]

    3办学理念新颖——校训解读

    “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是该校的校训。“诚实”主要强调忠诚、实在,对于木工这门技能的学习,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爱人般,在这条道路上一心一意、不断前行,踏踏实实地走好从生疏到熟练的每一步;“勤劳”意即勤奋、辛劳,任何一门技能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言,日积月累的练习,技能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并日臻完善;“有爱心”侧重于用心、奉献,文化的传承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老师用心地去教授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将自己毕生所学奉献给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相信他们会懂得这份恩情并以此回报社会,永久不衰;“不走捷径”意在让学生坚持、冷静,面对挫折往往会让人走上另一条道路,有可能会越走越远,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冷静地分析原因,沉着地解决问题,一切都将过去。

    4技能训练扎实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木工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木工这一专业,学生首先必须学会看图纸,基本的框架构造都看不懂,如何去制造出精美的生活器具。另外,木工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学习理解,例如,常用木工工具的认识,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对这一专业的大致了解等等。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课程比例。鲁班木工学校在实践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文化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定为3:7就是一个较完美的课程设置比例,既充分保障了实践训练的优先地位,又能够让学生在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提升中获得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通过严格的技能考核约束和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不断进行实践训练和探索,学生们的主要日常任务就是从制作简单的木制品开始,进行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向制作精致的太师椅迈进。考虑到生师比的差距,学校还充分发挥了“小先生制”的优势,他们坚持让成绩较好的高一届学生手把手教授下一届的学生,使“师徒制”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也促进了这一模式优势的发挥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落实。

    在我国经济快速上升和高技术附加值产业升级转型的双重形势下,高级技工需求量日益增加,适应这一需求的行业化职业教育亟待加强和广泛推行,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鼓励和优惠政策,加强办学指导和监督,以便使我国职业教育走向新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唐林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论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96—100.

    [2]张柏清.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9):75.

    [3]李铭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办学模式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02—204.

    [4]孙建霞,赵朝晖.高等职业教育之三元交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7):93.

    [5]喻忠恩.政府应如何主导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4,(7):42—45.

    [6]崔炳建.加强职业指导,强化就业服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4):20—22.

    [7][9]刘松山.徽州匠士—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介绍[EB/OL].http://www.douban.com /note, 20111215.

    [8]孙刚成,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07.

    【Abstract】The demand for the highskilled takents i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ow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and high quality talents in a shorter time and a more efficient space requires a tripartit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to establish an industryoriented vocational colleges conformed to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vocational education generally exist issues that the industrial nat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obvious, that advantage of them is not prominent. For the reasons, reinterpret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successful cases, will help to guid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oward a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irection,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iscourse right and social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industryorien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principles(编辑/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