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幼儿表达的“火花”

     王珊珊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幼儿期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陈鹤琴说:儿童从四周环境中可以得到教育。顺应幼儿语言发展需求,结合班级实际特点,创设自然、真实、丰富、有趣的环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让环境成为幼儿语言发展的素材和资源,点燃幼儿语言智慧发展的“火花”。

    一、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

    《3~6岁儿童學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幼儿营造舒适的心理交往环境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首要基础。这样的环境在物质上温馨与舒适,精神上宽松与自由。创设平等的师幼关系,是教师尊重幼儿的具体体现,更是营造宽松、和皆心理环境之关键。

    案例:春来了

    美工区里,师幼共同讨论着。幼1:“老师你看,我画的春天有那么多颜色的花,红色、粉色、黄色……”教师:“颜色真丰富,都是些什么花”幼2:“我画的是春天的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教师:“我喜欢你的彩虹,要不要给它起个名字?”……

    表演区里,幼儿头上戴着春姑娘的头饰,跟着音乐唱了起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教师:“真好听,我可以加入你们一起唱吗?”幼儿:“欢迎,欢迎!”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演出吸引了很多小观众前来捧场……

    分析:幼儿只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才会大胆地表达和表现。他们在交流时说什么、和谁说、想怎样说,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更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修养,注意与幼儿交流时的发音、语速、音量和礼貌用语,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与同伴、教师交谈。

    二、构建丰富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有话可说

    陈鹤琴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学习语言,需要丰富的物质环境作为基础。因此,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投放真实、有趣、多层次、低结构化的游戏材料,是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有效互动、表达的保证。

    案例:我的新发现

    户外种植区里,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鸡毛菜长出来了,小小的芽,快看!”“瞧,它长得多可爱!”“我的辣椒苗长了这么高!”“我的菠菜还没发芽,再来浇点水吧。”“老师,原来春天藏在种植园地里呀!”

    饲养区中,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小蝌蚪:“小蝌蚪游起来一扭一扭的。”“像我们做扭扭操一样。”“它像黑巧克力。”“它的身体圆圆的、胖胖的。”“我能看到它的嘴巴,小小的。”教师:“哇,我也好喜欢这些可爱、机灵的小蝌蚪!”

    分析:种类丰富、结构多样的游戏材料,能为幼儿的语言表达提供鲜活的素材。案例中,无论是种植区的蔬菜,还是饲养区的小蝌蚪,都为幼儿提供了“有话可说”的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及时更新环境中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引发更多可“说”的内容。

    三、创设有趣的环境,让幼儿有话想说

    陈鹤琴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有趣的游戏情境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丰富有趣的游戏内容吸引着幼儿去尝试、去表达、去表现,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案例:百宝箱

    娃娃家的爸爸拍拍他的“孩子”安慰道:“你是不是饿了?我来做饭,马上就好!”他在游戏百宝箱里找到一个塑料托和一团毛线,一边摆弄一边兴奋地说:“煮面条,煮面条喽!”不一会儿,他思索道:“光吃面条没营养,再炒个菜!”

    表演区里,一名男孩和女孩们起了争执,女孩:“跳舞的都是女生,男生不许进。”男孩一听,急了:“我就是女孩子!”“你是男的,你不知道吗?”男孩听了心有不甘地说道:“你们等等,我马上回来。”不一会儿,他用游戏百宝箱里的浴帽和丝带做了长发:“我有长头发就是女孩子了!”他又努力把头发捋顺,“我变成了最漂亮的女生,现在可以了吧。”

    分析:创设让幼儿主动参与的语言环境,其奥秘在于给他们提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环境促进幼儿表达。在班级,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不断丰富主题,增添他们喜欢的材料,以此来激发和保持他们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萌发积极主动表达的愿望。

    四、提供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有话会说

    幼儿的语言是在实际交流中发展起来的。陈鹤琴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教师充满信任和期许的话语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支持性的语言环境,需要教师接纳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提供交流的机会,还要为拓展幼儿的谈话,延伸出更多的交流内容。

    案例:蛋宝宝

    阅读区里,几个孩子用点读笔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孵蛋》,随即找来了几只皮球,一边表演一边讲述着“生蛋”的那些事儿。“嘎嘎嘎,我生了一个鸭蛋,我是鸭妈妈。”“叽叽叽,我生的是鸡蛋,我是鸡妈妈。”随着一个个“蛋”相继出生,孩子们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起劲。轮到了A幼儿时,她张口就说:“哎哟哟,我生了一个‘人蛋,我是小朋友的妈妈!”周围的孩子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都大笑起来。我故作疑惑地问:“嗯?谁有不同的想法和建议吗?”一名幼儿立即说:“妈妈生弟弟的时候,生的就是人,不是蛋。”我说:“哦,我们人类是胎生动物。想想看,还有哪些动物是被妈妈直接生出来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关于卯生和胎生的话题,就这样被幼儿持续讨论了下去。

    分析:由一个故事引发的幼儿模仿表达,既生动有趣,又能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词汇。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契机,及时捕捉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话题,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在交流互动中,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思考与探索中,为幼儿提供更多“说”的内容。

    语言能力在幼儿的生命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能促进幼儿认知、思维的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幼儿逐渐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完善与蜕变。幼儿的语言不仅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自然习得与生长,还要依托成人的引导与示范。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语言发展环境。当话题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下打开后,幼儿才能实现“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还要关注积极应答环境的打造,让幼儿尽情地展现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享受运用语言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无尽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