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革命武装斗争及其历史贡献

    曲春杰

    [摘要]胶东地区作为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战场,胶东军民以自己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既保卫了胶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有力配合了山东和全国战场的主力部队作战。胶东革命武装斗争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主力,熔炼了军民、党群的血肉情。

    [关键词]胶东;革命武装斗争;贡献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依靠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而取得革命胜利,夺取全国政权。胶东地区作为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战场,胶东军民以自己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既保卫了胶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有力配合了山东和全国战场的主力部队作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战功。

    一、波澜壮阔的胶东革命武装斗争

    胶东地区是山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里,胶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喋血苦战,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付出了巨大牺牲。

    “一一·四”暴动与中国工农红军昆嵛山游击队。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胶东党组织领导发动了多次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暴动。1928年6月,中共莱阳县委领导胶东抗粮军,发动了攻打莱阳城的农民武装暴动,开创了胶东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斗争的先河。1935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四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昆嵛山地区领导发动了武装暴动,因为这一天是农历的十一月四日,故称之为“一一·四”暴动。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胶东地区领导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武装斗争,也是党在山东境内发动的最后一次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剩余的武装力量在于得水等人率领下转战到昆嵛山,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昆嵛山游击队,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支宝贵的火种,牵制打击了国民党势力,培养了革命骨干。[1]

    天福山起义与雷神庙战斗。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主要力量的革命武装,发动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2],拉开了胶东全民抗战的序幕。1938年2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挥师西进,攻克牟平城。2月13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三军”司令理琪率领20多名干部战士,在牟平城东南的雷神庙研究下步行动计划,被从烟台市赶来增援牟平城的日军包围。干部战士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打死打伤日军50余人,击退了日军的进攻。理琪在指挥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30岁[3]。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抗日根据地与人民战争的地雷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胶东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胶东工作指示》,坚持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山区,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胶东抗日根据地是山东抗日根据地五大战略区之一,是山东省建立最早、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根据地。胶东区党委制定了《胶东区战时施政纲领》,领导胶东军民全面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军事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疯狂封锁、“蚕食”、“扫荡”。胶东军民广泛开展了人民游击战,创造和运用的游击战法有20多种,主要有麻雀战、破袭战、伏击战、封锁围困战、地雷战、民兵联防战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抗日传奇故事。其中,海阳地雷战,威震敌胆,名扬天下,书写了人民战争史上的传奇,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胜利源泉[4]。

    胶东保卫战与长山岛战役。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先后发动了对我党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了迎击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分为内外线兵团(亦称东西兵团)开展对敌斗争。陈毅、粟裕率外线兵团(西兵团),进入鲁西南地区执行外线作战任务;许世友、谭震林率内线兵团(东兵团),继续担负胶东内线作战任务,抗击重点进攻胶东之敌。胶东军民从1947年9月至12月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胶东保卫战”,歼灭国民党军队6.3万余人。胶东保卫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胶东的重点进攻,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的作战,共同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战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毛泽东多次通过电报进行战役部署,并亲笔起草了以中共中央名义祝贺掖县战役胜利的贺电。1949年8月的解放长山岛战役,是山东省内最后一次对敌作战,是人民解放军在没有海军支持、以木船渡海夺岛的成功战例,为后来解放南疆诸岛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5]。

    二、胶东革命武装斗争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主力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胶东人民武装力量创建早、发展快,是胶东革命和全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武装支柱。

    胶东人民武装力量的源头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大发展于抗日战争期间,辉煌于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期间,胶东人民武装力量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主力部队。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是党领导的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3月,在胶东西部的掖县,中共掖县县委领导发动了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这是当时胶东最大规模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9月,“第三军”与“第三支队”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从此,党领导的胶东抗日武装空前统一,胶东八路军建设开始走上正规化。经过八年艰苦抗战,这支胶东人民抗日的主力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发展。二是地方武装。胶东各县都组建了抗日游击大队(简称县大队,后改称县独立营)、抗日游击中队(简称区中队)等地方抗日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三是基层武装。各县还建立了劳武结合的民兵组织——人民抗日自卫团(简称自卫团)[6]。

    抗战胜利前后,胶东主力部队整编为第5师、第6师,整编后不久第5、6师主力大部分挺进东北,胶东军区又重新组建了第5、6师。这之后,在解放战争期间,胶东第5、6师先后进行了四次重建,因为每一次组建后不久就升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就要重新组建。到建国初期,从胶东走出来的子弟兵一共组建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个军,即第27、31、32、41军,除32军在1950年撤销外,其他三个军目前仍在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序列中,占全国现有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7]。

    胶东子弟兵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由胶东部队组建起来的四个集团军,在革命战争中共歼敌75万余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歼敌14.6万余人,解放战争歼敌58.5万人,抗美援朝歼敌2.1万人。先后涌现出“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潍县团”、“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诸多英雄集体。“南京路上好八连”也是1947年在莱阳水沟头组建的一个辎重连。在党、军队和人民中广为传扬的“不吃苹果”佳话,就是由胶东第一批挺进东北部队发展起来的41军的一个连,在锦州战役中看守苹果仓库,饥渴难耐也不吃一个苹果。“露宿街头”佳话,则是另一支由胶东发展起来的部队27军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严守纪律,进入市区后,不入民宅、露宿街头,取得了军政全胜的美誉[8]。

    三、胶东革命武装斗争熔炼了军民、党群的血肉情

    在胶东长期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人民军队爱民为民、人民群众爱军拥军的感人事迹,熔炼形成了军民之间血肉相连的深情厚谊。

    1942年11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到烟台,指挥1.5万名日军和5千多名伪军,对胶东根据地进行了历时40天残酷野蛮的冬季大扫荡。胶东区党委率领抗日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铁血“扫荡”,度过了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在这次反“扫荡”中涌现出了舍生救民的“马石山勇士”群体。1942年11月23日,日军向位于乳山、海阳交界的马石山进逼,在马石山区烧杀抢掠,残酷杀害了500余名群众,并将3000多名群众围困在马石山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胶东八路军战士置自己安危于不顾,营救被困群众,为救群众而牺牲自己的“马石山十勇士”、“马石山十八勇士”、“狼牙山五壮士”式的“七壮士”等英雄群体[9],惊天地,泣鬼神,见证了人民军队时刻为人民而战、始终与群众生死相依的军民血肉情。日军撤离马石山后,乡亲们含泪找到勇士的遗体,争相埋进了自家的坟地,把战士们当成自己的家人来对待。

    在这次反扫荡中建立的西海地下医院,创造了在敌人眼皮底下洞藏伤员奇迹。日伪军 “冬季大扫荡”开始后,驻扎在大泽山根据地的西海军分区卫生所,将所有伤病员就地分散隐蔽到40多个村庄里,在村民家里的炕洞、锅灶、草垛下等处挖掘秘密地道、地洞隐藏伤员,创建了西海地下医院。西海地下医院在群众掩护下生存了两年时间,救治了2000多名伤病员[10]。

    1942年建立的胶东育儿所,担负着养育干部的子女和烈士遗孤的重任,在战火中办学十年间,辗转于胶东各地,养育了1000多名革命后代,乳母们创造出为了托养孩子安全而牺牲自己孩子的人间奇迹[11]。

    这些感人肺腑的活生生事实,书写了党和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人民一心一意爱党爱军跟党走的党群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凝聚起了党群同心同德、无坚不摧的革命伟力。

    [参考文献]

    [1][4][5][6]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烟台地方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2]王海胜,李文韬.胶东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的建立[J].军事历史,1992(5).

    [3]刘琛.揭开胶东抗战序幕的雷神庙战斗[J].济南军区革命斗争回忆录丛书--齐鲁烽火.1986,61-65.

    [7][8] 张克勤,刘学艺.胶东子弟兵(上下册)[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0年.

    [9]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胶东地方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

    [10]西海地下医院救治两千多伤病员[J].烟台晚报,2013-12-7(A12).

    [11]刘国贤,李春光.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J].春秋,2010(2).

    本文是2014年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胶东革命斗争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胶东革命的历史性贡献研究”(ytsk2014-0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