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县电大系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龚静

    

    

    

    【摘要】通过分析四川电大系统学历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调研四川省市、县两级电大系统非学历教育培训现状,提升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发现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四川省市、县电大系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非学历继续教育;现状调查;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7-0040-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考录取比率逐年递增,企事业单位学历达标水平提高,成人学历教育必然面临生源减少的挑战。同时受到网络学院和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竞争,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重学历轻能力思想观念正在或将要发生改变,一纸文凭不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凭证,娴熟的专业技能,各种专业资格认证等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这就决定了非学历教育培训有了广阔的空间。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符合十八大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总要求。那么,新时期电大非学历继续教育如何秉承电大系统优势不断创新,谋取一席之地,是当前发展过程中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四川电大系统学历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我省高考报名学生数据分析,自2008年以来,四川高考报名学生数总的趋势呈上升趋势,2014年高考报名学生数57.17万,达到顶峰(见图1)。高考报名学生绝对数的增加,也就决定了高考落榜生数的增加,落榜生对学历教育的需求仍然存在,给予了电大学历教育大发展的机会,近几年四川电大招生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情况。

    然而,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四川地区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统计数据知,2010—2014年四川高考录取率(见图2)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四川高考录取43万余人,录取率75.2%。长远来看,四川省高考规模趋势将与全国同步,高考报名人数2015年将是拐点。录取比率增加大势所趋,导致的结果是落榜生比率减小,中开教育和电大成人学历教育需求会逐渐萎缩。加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自2011年以来开始出现下滑,2011年111万、2012年107万、2013年104万。高中阶段招生数的减少、高考录取比率的提高出现的剪刀差现象将直接导致成人学历教育的大幅跳水,将直接威胁到电大的生存和发展。加之各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也在该方面占据了较大份额,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电大转型势在必行。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有力的支撑,电大教育重心向非学历倾斜是一种战略转移。

    二、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现状

    本研究对2014年度全省22所市州电大(指其直属部)及111所县级电大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并做了较为全面的统计。调查对象填报了《2014年度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情况统计表》。统计变量主要包括:培训对象、培训起止时间、培训专题、内容、委托(合作)单位、培训人次、投入培训经费额度、培训经费来源、培训师资来源等。

    1承担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单位分布情况

    通过反馈的调查信息知,2014年,共有62家市、县电大从事了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比“十一五”期间的49家单位(2012年对“十一五”期间非学历培训调研数据)有所增加。其中市州电大直属部17所,县级电大45所。

    2受培训者行业分布情况

    市、县级电大培训人次合计19.042 7万人次。培训涉及教育、工业、农业、林业、牧业、财政、金融、旅游、医药卫生、管理等多个领域。培训对象有教师、事业单位职工、工人、农民、学生、管理干部及其他社会人员。其中教育行业是参与非学历继续培训的绝对主体,培训总人次达12.082 9万,占总培训人次的63.5%。教育行业培训投入经费额度为1 217.432 0万元,占总经费额度的67.7%。

    3各地区参加培训人次数及投入培训经费额度情况分析

    在全省电大系统各地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中,宜宾、广元、内江培训人次位居全省前三名,具体培训情况详见表1。

    市、县两级投入培训经费总额为1 797.393万元。培训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支付、派送单位支付、参训者自付、项目专项资金等。其中财政支付974.254万元,约占培训经费来源总额度的54%,居主导地位。

    全省市州电大直属部培训人次为10.730 2万,约占全省电大系统培训总人次的56%,投入经费额度为820.965万元,占投入经费总额度的46%。具体情况详见表2。

    全省县级电大培训人次为8.312 5万人次,约占全省市、县电大系统培训总人次数的44%,投入经费额度为976.434万元,约占总经费额度的54%。具体情况详见表3。

    全省电大系统市、县电大办学机构培训人次分布比例及投入培训经费额度分布比例见图3和图4。

    由此可以看出,培训人次,投入培训经费额度及人均投入培训经费差别很大,这与各地的经济状况、人口分布及地方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4培训师资来源情况

    无论是市州一级还是县级电大的非学历培训,70%以上培训师资主要依靠外聘校外专家学者,电大系统内部师资力量则很少。这也充分说明,各级电大非学历培训未充分利用系统内的教师资源,而是各自为政;同时也说明系统内培训教师及专家资源库严重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更加匮乏,需大量培育。

    三、四川省市、县电大非学历培训面临的挑战1系统内各级电大和地方政府重视不够

    调研结果显示,市州电大系统基本参与了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是111所县级电大还有一半以上未从事该项工作。经访谈,未开展此项工作的电大大多认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并非他们主体业务,更关注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学历教育学生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非学历继续教育对这些电大来说无足轻重,它们没有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少,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常态化和规模化。

    对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对县级电大的定位不明确,中开学生学籍不在地方上,电大办好办坏与他们没有关系,教育主管部门未将电大业务纳入考核指标,对电大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就更不上心,既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更没有下达相应的培训任务,这是电大非学历教育发展缓慢,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职工缺乏做非学历教育工作的动力

    对于基层电大,学校用于电大教育的编制少,在学历教育还有较大市场的情况下,往往更重视学历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较多。特别是县级电大,编制严重不足,加之80%以上的县级电大机构设置混合,专门用于电大办学的编制少之又少,甚至没有,电大业务成了附属工作,并且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目前很难产生较大效益,学校领导层自然将该方面工作放到次要位置。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考核细则中,没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第二方面是多数电大工作人员属兼职工作人员,除了电大业务外还承担了其他业务(比如,与教师进修校合并设置的电大职工,除了电大工作外还承担进修校工作),没有精力和心思投入到这些不进行考核的工作中去;第三方面,实行绩效工资后,学历教育的收入足以支付政府核定的奖励性绩效额度,多做工作并不会增加相应的绩效收入,自然影响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培训门类过于单一

    从全省电大这个大系统来看,虽然涉及的行业有多个领域,但是从单个培训单位的培训项目分析,涉及的领域非常单一,绝大多数单位非学历教育主要针对教育行业开展培训。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参与培训的人数还是投入培训经费额度分析,教育行业非学历培训始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4师资力量薄弱

    有关非学历教育培训师资来源调研数据显示,75%的师资力量来自电大系统外,系统内的参与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也是制约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的重要因素。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大,涉及各行各业,仅仅依靠基层电大自己的师资力量明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5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目前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来自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来自受训者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来自受训单位强制性要求。受训者主动要求者往往对培训质量有相当高的要求,希望经过培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培训质量上不去,希望和实际落差很大的情况下会降低电大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信誉度。企事业单位指令性的培训多数属于任务型的,要求受训者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受训任务,这种培训项目对于承办单位而言相对轻松,完成任务是第一要务,这种情况常会导致轻质量而产生应付意识。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备的质量评价体系。

    6市场竞争力弱

    电大系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多数属于教育部门委托培训。其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业务项目没有市场竞争力,这与电大系统未注重开拓市场和教师队伍的培育分不开的。电大非学历培训竞争对手是多方面的,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的竞争,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争利,都会导致电大在非学历培训方面有强烈的压迫感。

    7社会变化加快,基层电大自身变化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

    社会变化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多,同时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然而我们的基层电大变化的速度和弹性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无法胜任新的培训任务,这是电大系统的高层领导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挑战。

    8社会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要求越来越多

    科技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对企事业单位提出要求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单位对员工的培训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承担培训项目的单位要求也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必然会朝着知识型的方向发展,对知识含金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形的知识库、人才库的贮备将会变成基层电大占据非学历培训市场的重要支撑。

    四、四川省市、县电大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策略

    1成立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指导服务中心

    依托四川电大完备的三级办学系统,成立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指导服务中心,主导或参与各地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2提升市、县电大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认识

    开放大学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平台。市、县两级电大应提高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认识,充分利用电大的教学资源、远程教育手段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利用碎片化的思想将需求者的零散的业余时间整合起来,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打破时空限制,使受教育者灵活便利地获得学习机会。目前,市、县电大对非学历继续教育战略地位的认知意识还很薄弱,要多宣传其重要性。特别是各级领导应具有前瞻性,要有战略的眼光,加大继续教育的项目研发投入,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3整合全省电大系统师资力量,建立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教师队伍资源库,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在进行教师队伍现状问卷调查中发现基层电大有92%以上的教师无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有78%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本专业的实践培训。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全省电大系统教职工队伍都比较薄弱,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体制整合全省师资力量,形成合力,以充分调动全省教职工积极性。

    目前电大教师中绝大部分只能承担课程辅导任务,能承担专业培训指导任务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大、面广,涉及各行各业,电大系统教师队伍分散,各专业门类师资力量不平衡。通过四川电大成立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系统的优势整合全省教师队伍,科学合理统一调配,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教师资源库中的教师应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全省电大系统内各级电大的专业教师;第二类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外聘的校外专业教师或专家。要加强对系统内教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其掌握最新的技能和知识,充分做好服务基层的准备。在充分调动电大自身教师队伍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四川省各高校的教师资源,与各高校建立高校联盟,充分调动各高校教师积极性,使其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四川省非学历继续教育中来,发挥其专业水平,提高培训质量,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发挥系统优势,分工协作,加大市场调研力度,主抓特色项目,增强市场竞争力

    新技术的掌握是各行各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人的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优秀的培训机构满足其需求。电大非学历培训不可能包罗万象,应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扩大协作,强化分工,基层电大在全省范围内主要做好市场需求调研,省电大根据调研信息反馈做好相应方案,及时调配全省电大系统师资力量支援相应项目。对需求旺盛或有较大潜在需求的项目应及时、高效上马,抢占市场,打造成特色项目,加大投入,输送专业教师到专业水平高,规格高的培训机构进修、学习,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出国进修,把先进的理念、技能带回来,投入到基层的培训中去,保证培训内容是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形成品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项目。对需求旺盛但缺乏相应专业教师的项目,应果断与相关职业认证机构、行业协会、普通高校等加强合作,争取最大支持。

    5建立培训基地

    调研结果显示,基层电大基本没有专门针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培训基地。基层电大应根据自身特点及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与之适应的培训基地,特别是一些技能培训基地。资格证书培训在社会影响力很大,建好证书培训基地,会扩大电大非学历培训在社会上的影响,这涉及到诸如会计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驾驶员资格证等考试培训。对于受训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高效通过证书资格考试,这需要培育专门研究各种证书考试培训的教师团队,提升培训质量,提高通过率,打造电大品牌。

    6搭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的立交桥,实现对接

    要树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思想。学历教育对于学员来说主要目的是取得学历凭证,而非学历教育更注重职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等方面的提高。如果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通,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我国部分地区建立的学分银行具有该功能,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7充分利用电大系统的三级办学网络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强外延性优势为非学历培训提供强大的平台

    广播电视大学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针对依赖于网络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职的成人学生,在职学习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工学矛盾突出,学生难以保证到校参加面授辅导,这个问题长期困扰各级办学实体。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下这个困难事实上是无法克服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强外延性解决了这个矛盾,同时还可借课程导学导师制这种教学模式配合远程教育更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使学员工作学习两不误。

    非学历培训仍能借助电大远程教育这个强大的教育网络系统来实施。目前,非学历培训的重点还是在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这两个方面。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须要有庞大的资源体系包括教学网络作为支撑。电大系统的三级办学系统网络及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平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8强化县级电大非学历培训

    县级区域是我国劳动力的重要输出地,同时又是知识、技术最薄弱的区域,要改变地方的落后状况,提高生活水平,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必须强化教育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县级区域将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调研数据分析,全省电大系统有111所县级电大,开展了该项工作的县级电大有45家,占总数的40.5%,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提高。全省县级电大发展不平衡,有些县级电大条件好,教育资源丰富,地方政府重视,发挥教育功能充分;部分县级电大办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薄弱,从事非学历培训的条件不足,导致该部分县级电大无法发挥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功能。但是县级电大在2014年度从事非学历培训的绝对数还是很大,培训人次为83 125人,约占全省电大系统培训总人次数的44%,占了较大的比例。也说明县一级劳动者在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等方面需求还很大,受到的培训远未达到国家要求,县级电大在县一级从事该项工作,为基层劳动者提高劳动服务技能大有作为,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9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生命之源,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电大系统非学历继续教育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部评价机制。内部制定培训业务的各项指标,外聘校外专家考评培训教师及工作人员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能力,与绩效挂钩。

    (2)需求者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方法评价承办单位提供的服务水平。

    (3)社会评价。主要是根据受训者单位反馈受训者受训后工作能力和水平变化的信息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德明.开放大学系统建设:实践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4,(4):31—38.

    [2]张海.福建电大继续教育项目基于SWOT理论的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56—58.

    [3]单庆国.县级电大发展非学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7.

    [4]叶忠海,张永,马丽华,等.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4):100—110.

    [5]陈友华.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4,(9):81—86.

    [6]李娜,王丽艳.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天津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3):60—63.

    [7]李晓琳.我国继续教育政策演变及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3):64—71.

    [8]李海宁.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是电大继续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J].继续教育,2004,(10):45—46.

    [9]刘晓灵.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转型与展望[J].继续教育,2013,(1):18—21.

    [10]吴学松.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探析[J].继续教育,2013,(1):22—24.

    [11]杨彬.转型期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与对策:以温州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