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整合 助推

    杨勤奋 蔡振岚 莫颖萍 廖瑛瑛 周俣

    

    

    

    “2019浙江省幼儿教育优秀教学活动评审”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处于“镜子的秘密”主题行进的中后期,是建立在幼儿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镜子成像的秘密”经验基础上生成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感知音乐作品节奏、旋律、结构变化的能力,并且会产生个性化的想象和表达。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获得有关旋律、节奏、肢体、结构等音乐核心经验;创设探究、合作等多重能力发展的机会,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在唤醒、梳理和创造性表现相关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多领域核心经验共同生长;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镜子组合成像等有趣现象的愿望,推动主题向纵深方向持续发展。

    活动目标:

    1.在玩“照镜子”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和表现乐曲的结构与韵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照镜子时发现的“夹角越小,人像越多”的秘密;

    3.乐意与同伴协商完成表演,体验小组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探索镜面成像的经验。

    教具准备:自制“镜子”三组、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经验唤醒,音乐体验

    (一)回顾玩镜子的经验,探索秘密

    1.教师出示记录单,回顾镜面成像的相关经验。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夹角越小、成像人数越多。

    (二)跟随音乐做动作,感知韵律

    1.提出音乐表演任务。

    教师:今天,我们能不能像个艺术家一样,把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呢?

    2.师幼和着音乐照镜子,教师扮演照镜子的人,幼儿扮演镜子里的人像。

    二、演示图谱,理解音乐

    1.教师随音乐演示图谱。

    2.谈话讨论,理解三段音乐分别表示照三次镜子。

    教师:音乐里的两面镜子是怎么变化的?一共变了几次?

    3.再次播放音乐,演示图谱,表现人像越来越多的过程。

    教师:镜子夹角变小后,镜子里的人像会有什么变化呢‘7

    4.第三次完整感受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思考如何表演。

    三、小组讨论,合作表演

    1.教师出示三组“镜子”,幼儿展开初次讨论,尝试合作表演。

    教师:5个小朋友分为一组,每组分别商量一下:谁当照镜子的人?应站在哪个位置?谁当镜子里的人像?一开始变出了几个人像?什么时候开始人像越来越多?

    教师反复播放音乐,幼儿分小组讨论,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幼儿自主演绎,师幼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角色、分工、出场顺序、站位、道具等。首先,请第一组幼儿进行表演;其次,教师参与第二组表演,师幼共同协商并演绎;最后,请第三组幼儿进行表演。

    3.集体随音乐表演。

    4.播放视频,激发幼儿更高水平的表现欲望。

    “2019浙江省幼儿教育优秀教学活动评审”主题审议及教学活动阐释文案

    科学发现通常是客观且理性的,但在儿童的世界里,天真的童心洋溢着跳跃的灵性,孩子对科学发现的表达也弥散着生命的温度,鲜活而炙热。基于这样的解读与期待,我们开启了关于“镜子的秘密”主题审议及教学设计。

    一、以生活为源泉,构架主题

    (一)解析主题价值

    镜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且种类丰富,用途广泛,具备适于幼儿可持续探究的多种可能性,是不受地域限制的课程资源。大班幼儿可能会对物体成像与镜子摆放的关系、镜像折射与反光的现象等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这些现象过程既蕴含科学知识,又表现出艺术美感。如何引导幼儿对这些神奇的现象进行更适恰、更聚焦、更深度的学习与探究,帮助幼儿获得发现探索、协同合作、表达表现等能力提升,这些是本次主题设计架构中需要探寻的目标。

    (二)精准主题目标

    基于以上思考,主题“镜子的秘密”作为大主题“光的奥秘”中的一个分主题,开展时间约为两周。教师将平面镜作为主要探究内容,制订如下主题目标:

    1.在觀察、操作和探究表达中感受镜子成像的秘密;

    2.能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乐于用多种方式表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3.体验与同伴及游戏材料充分互动的乐趣。

    (三)梳理核心经验

    在分享探究结果的方式中,以往的科学探究过程通常会以语言、符号、图像等较为理性的方式进行,本主题则鼓励幼儿以艺术化的手段来表达,是将儿童的科学经验与艺术审美经验进行链接的一种尝试。我们希望儿童可以用自己特有的、富有灵性的表达方式来分享、交流各自认知与情感,真正表达出“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凸显“自主探究”“经验整合”“多元表达”的主题特点。

    二、以探究为线索,梳理脉络

    (一)主题活动脉络的架构

    “镜子的秘密”主题遵循“由简到难、层级推进”的思路,呈现出“体验一感知一探索发现—,表现表达”循环往复的经验推进过程,突出“自主探究”“经验整合”“多元表达”等特点。本次主题由区域活动“好玩的镜子”开启,通过区域、游戏、生活、教学等丰富的活动类型,引导幼儿多通道探索,发现镜子的秘密,并在多途径表达中进一步梳理和提升相关经验。最后,教师通过“镜子秘密发布会”的形式,用语言、符号、图像、照片、艺术表演等多元表达方式来呈现幼儿眼中的“镜子的秘密”。

    主题脉络的架构如图1所示,绿色线指向儿童主题经验的递进生长,橙色线指向儿童各领域能力发展,双线同步,螺旋递进,推动主题行进,同时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二)活动在主题中的位置和价值

    大班艺术活动“照镜子”位于主题的后半段,是建立在幼儿对平面镜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探索夹角与成像数量之间关系的科学活动“镜子分身术”之后进行,意在唤醒、梳理并艺术化地表现幼儿前期积累的科学经验,推动幼儿产生探索镜子更多秘密的兴趣与需求。

    三、以经验为链接,支持表达

    (一)生成学习内容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感知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结构变化的能力,并且会产生个性化的想象与表达。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获得有关旋律、节奏、肢体、结构等音乐核心经验;创设探究、合作等多重能力发展的机会,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在唤醒、梳理、创造性表现相关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多领域核心经验的共同生长;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镜子组合成像等有趣现象的愿望,推动主题向纵深方向持续发展。

    (二)定位教学目标

    大班艺术活动“照镜子”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玩“照镜子”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和表现乐曲的结构与韵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照镜子时发现的“夹角越小,人像越多”的秘密;

    3.乐意与同伴协商完成表演,体验小组合作游戏的乐趣。

    (三)明晰教学策略

    本次活动采取游戏化的方式开展,为幼儿创造了与音乐、同伴充分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使艺术与科学契合、音乐与表达匹配。具体的教学组织策略见图2:

    1.有温度的艺术表达

    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积累的经验通常会以语言、符号、图像等方式进行梳理与表达,本次活动则尝试以艺术化的手段赋予理性思考以感性的温度。教师将乐曲进行剪辑重组,使之与活动情境相匹配,帮助幼儿在音乐情境中稚趣表达科学经验。

    2.有交织的协同合作

    艺术化表现“夹角越小.人像越多”的现象,需要幼儿分工合作,协同演绎,这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新的尝试与挑战,也是活动的难点。为此,教师秉持“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同伴自主尝试在前,师幼合作提炼在后”的理念,幼幼协同与师幼协同反复交叉进行,帮助幼儿学习相互配合,积累合作经验。

    3.有支架的自主学习

    本次活动承载着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与表达、对乐曲韵律和结构的感知、对合作表演的情趣体验等,适恰的显性支架能逐层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可视化图谱、可移动道具的运用,与幼儿前期所使用的记录符号和实验道具相吻合,幼儿的主题活动经验得以承接与迁移,便于幼儿完成人与物、人与音乐、物与音乐的配合演绎。“与镜子跳舞”是幼儿在当下探究中还未曾感知过的,通过视频直接呈现,能帮助幼儿感受其中的趣味,产生更多艺术表达的愿望。

    当我们立足于主题背景下思考教学活动設计时,需要从延续性即主题经验链接的横向线索、发展性即领域经验链接的纵向关系、灵活性即儿童经验链接的生成空间等维度出发,重新审视与平衡课程与主题、主题与活动之间的关系,更要站在“儿童全面发展”及“未来人才需求”的角度,思考儿童经验与学习的整合性,为儿童构建一段温暖灵动的教育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