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彩虹糖”

    王晓烨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通过游戏这座桥梁走向未来。他们操作材料,模仿各种社会行为,延展自己的经验链条,他们这样才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此前习得经验,这时候经验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数学就在周围的现实生活之中,他们能从真实的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是一种自然、轻松而愉快的学习。

    儿童的数学学习常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如整理玩具、统计班级人数、拼搭积木、户外运动等,且这些活动大多蕴含数量、分类、一一对应、图形、模式、测量等数学知识。幼儿在活动中边思考边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对数的认识,加深了对数学知识与概念的理解。

    观察时间:2019年9月27日,星期五,10:34--10:55

    观察班级:小—班

    观察对象:月亮

    活动背景:月亮以下的行为源于对老师组织班级晨间活动的模仿。每天的晨间活动,老师和小朋友们坐成圆圈,进行常规性点名,并数一数小朋友,接着为每个小朋友分发当天专属的彩虹糖,周一至周五分别对应红、橙、黄、绿、蓝不同颜色的糖果。

    一、一共来了多少位小朋友?

    区域活动时间.月亮铺好工作毯,取来雪花片开始工作.她将雪花片摆成了弧形。

    月亮:“老师,你看,这是我们班今天来的小朋友。”

    老师:“我想知道今天来了多少位小朋友!”

    月亮从最右侧的一个雪花片数起,邊数边用手指在空中来回点,最后数到了11。(点数时,她漏数了一个雪花片)

    老师:“我们可以再来数一数,这次你数的时候,用小手摸着雪花片,一个一个数。”

    月亮再一次从最右侧的雪花片开始,依次数到最左边的雪花片结束。“1、2、3……11、12。”月亮每摸到一个雪花片就数一下,按顺序将雪花片全部数了一遍,然后说道:“今天来了12位小朋友。”

    老师:“没错,这里一共有12位小朋友。”

    老师:“平时小朋友们晨间活动时,大家坐成了什么形状?”

    月亮:“圆形!我来摆个圆形!”

    月亮重新取来一些雪花片,摆出了一个圆形。看着自己摆成的图形,她说道:“哇!这么多!”边说边用手臂在空中画了个大大的圆圈。

    老师:“这次似乎数量多了很多,我很想知道现在有多少位小朋友!”

    月亮从其中一个雪花片开始数,沿着图形轮廓从1数到了26。整个过程中没有落下,也没有重复计数,最后她在第一个雪花片附近停了下来,想继续数,但又有些犹豫。

    老师:“要接着数吗?”

    月亮:“……”(没有回答)

    老师:“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月亮:“……”(没有回答)

    老师:“你还记得你是从哪个雪花片开始数的吗?”(月亮摇摇头)

    老师:“没关系,我们再来数一遍。

    月亮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次她重新选了一个雪花片开始计数,数到了27.又犹豫着停了下来,计数失败。

    老师:“有什么办法能帮你记住是从哪个雪花片开始数的呢?”

    月亮开始了第三次尝试.这次她似乎想要做一些标记.用一只手按住了一个雪花片,从它开始数起,但因为圆圈太大,数到中途,月亮不得不松开手调整自己的身体。结果,第三次尝试又失败了。

    老师:“我觉得你很快就要成功了,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帮助你标记呢?”

    月亮许久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她去了美工区,又去了建构区,最后找到一个小圆环,将其套在了其中一个雪花片上。

    月亮:“可以了,老师!”

    从这个带有标记的雪花片开始,她一边摸一边数:“1、2、3-29。”月亮按顺序数到带有标记雪花片的前一个停止了,这时,她似乎有些兴奋。

    月亮:“29,老师!”

    老师:“还需要继续往下数吗?”

    月亮:“不数了。.”

    老师:“为什么呢?”

    月亮:“这个已经数过了。”(月亮指着套有标记的雪花片)

    老师:“恭喜你,成功了!”

    老师:“那一共来了多少位小朋友呀?”

    月亮:“一共来了29位小朋友。”(月亮边说边笑了起来)

    老师:“没错,你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项有困难的工作。”

    思考分析:

    1.建构基本的计数原则。月亮在点数弧形排列的雪花片时,从右向左,从1开始,按照正确的顺序每摸一下雪花片说一个数字,没漏数和重复计数,口、手、眼一致。当数到最后一个雪花片时,月亮能准确说出总数12,说明她已经开始建构点数的规则,基本掌握了计数中的固定顺序原则、一一对应原则和基数原则。

    2.掌握圆形基本特征。月亮在用雪花片拼圆形时,先在顶端拼成一个长弧形,然后用竖排雪花片连接弧形的两端向下延伸,最后用横排雪花片将这个图形封闭起来。虽然月亮摆出的圆形形状不是很精确,但是她已经掌握了圆形的基本属性,注意到了圆形的轮廓是曲线,并知道圆形是闭合的图形。

    3.感知有限集合。当点数的数量增多,并且排列形状由原来的线性排列(弧形)变为闭合式形状排列(圆形)时,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如果记不清起始计数的雪花片位置,便无法成功计数。经过多次尝试,月亮用做标记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从带有标记的雪花片开始计数,然后在其前面一个雪花片处停止点数,并用最后的数量代表所有雪花片的总数。此时的月亮已经关注到这个空间封闭式排列集合的界限,即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雪花片,这一时期的幼儿在感知集合概念发展中处于“感知有限集合阶段”。

    支持策略:

    1.有效提问,生发数学学习行为。幼儿在摆出弧形和圆形时,教师以“想知道今天来了多少位小朋友”为引导,推动幼儿进行点数。当幼儿多次计数失败后,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并表达问题,从而推动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敏锐识别,提升原有经验。灵活调整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得到提升。活动中,幼儿已经可以较好地对线性排列的物体集合进行点数,这时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数量多的、闭合式形状排列的物体集合点数,可以鼓励他们尝试用相同数量的雪花片拼搭其他不同形状的物体,然后进行点数。

    3.积极回应,创设良好的探索情感氛围。提供情感支持,对幼儿的正确点数过程和计数结果表示认可反馈,为幼儿的学习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例如,当幼儿点数出正确数量并经过几次尝试点数成功后,教师用“没错,这里有12位小朋友”“是的,你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项困难的工作”等语言对幼儿的行为表示肯定和鼓励。

    二、分发“彩虹糖”

    老师:“数完小朋友的人数,接着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呢?”

    月亮:“我们要发彩虹糖啦!我想发蓝色的?”

    老师:“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月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今天星期五就是蓝色!”(月亮伸出一只手,说到星期一时出示一根手指.星期二出示两根手指……星期五出示五根手指)

    月亮开始在玩具筐里挑选并收集蓝色“糖果”

    月亮把收集到的蓝色“糖果”摞在“小朋友”的身上,“一颗糖果、两颗糖果、三颗糖果……”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发到第十八颗时,“糖果”没有了。月亮拿着最后一颗“糖果”自言自语道:“糖果没有了,我还需要蓝色糖果。”

    月亮又从玩具筐中拿出一颗蓝色“糖果”发给了下一位“小朋友”。就这样,月亮一边从玩具筐拿取蓝色“糖果”,一边发给“小朋友”,一边数着“糖果”数量,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分到“糖果”,并且每人一颗,最后分了29颗。

    老师:“今天你成功地数出了我们班来了29位小朋友,并且为每个小朋友分发了一颗蓝色糖果,最后你发了29颗糖果!”

    月亮:“是的!”(脸上挂满笑容)

    思考分析:

    1.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月亮之所以选择蓝色的“糖果”,是因为今天是星期五,对应的糖果颜色是蓝色,可见月亮已经能够准确地将颜色和日期进行一一对应。在发“糖果”时,月亮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可见月亮已经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了游戲中。

    2.掌握颜色分类。月亮在选“糖果”时,将蓝色的“糖果”单独挑选出来,她已经能够根据颜色的特征进行分类,并把深蓝和浅蓝都纳入了蓝色属性的集合中。

    3.感知集合大小。当“糖果”数量不够时,月亮知道所取的“糖果”数量太少了,并能够继续补充“糖果”,可见月亮已发现“当给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能使集合变大”的数运算基本策略。

    支持策略:

    1.尊重选择,支持游戏自主性。尊重幼儿的选择,允许幼儿自己做决定,增加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例如,当月亮决定分发蓝色“糖果”时,教师表示认可和尊重,促进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兴趣。

    2.适当询问,梳理思维过程。当幼儿选择分发蓝色“糖果”时,教师通过询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和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巩固其已有经验。

    3.有效总结,建构整体活动经验。当游戏结束时,教师用“今天你成功地数出了我们班来了29位小朋友,并且为每个小朋友分发了一颗蓝色糖果,最后你发了29颗糖果!”的总结性话语,帮助幼儿感知整个游戏活动,建构活动的整体经验。

    在以上活动中,月亮创造了雪花片新的玩法,模仿晨间活动中的老师,尝试清点小朋友的人数,为小朋友分发彩虹糖,她将日常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并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月亮关于集合、计数、分类等数学学习经验得到了巩固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