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养育特点

    李山宽

    摘要:哺乳仔猪饲养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生产中如何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是各养殖场着力抓好重点的工作。文章分析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并提出了相应饲养管理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哺乳仔猪;生理特点;提高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6-0042-01

    哺乳仔猪的养殖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扩大猪的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当前在养育仔猪的生产实践中,主要问题是仔猪成活率低,增重缓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以获取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窝重。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的不成熟,这是仔猪难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 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出生后生产长发育快,这是一个很大有特点。一般仔猪初生重在1 kg左右,10日龄时体重为初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的体重为初生重的5~6倍;60日龄,则可达到10~13倍。

    仔猪出生后的迅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一般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要沉积蛋白质保9~14 g,相当于成年猪的话30~50倍。矿物质代谢也比成年猪高,在仔猪每千克增重中,约含有钙7~9 g,磷4~5 g。由此可见,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不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求都高,对营养不全反映敏感。因此,供给仔猪营养全面的日粮是十分重要的。

    2 消化机能不完善

    初生仔猪消化道容积和重量都很小,胃的容积仅有20~40 mL,重量仅4~5 g。消化机能不健全,20日龄内的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的含量少,又无活性,加上仔猪胃液分泌只有饲料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时,才有少量分泌。蛋白质的消化主要靠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因此,仔猪消化力弱,只能较好地利用乳蛋白。仔猪胃内盐酸浓度很低,杀菌能力差,容易得病,发生下痢。

    实践证明,早期给仔猪补料,可直接刺激胃壁分泌盐酸,提高仔猪消化力,增强抗病力。

    3 缺乏免疫力,容易患病

    仔猪初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在吃到初乳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来增加免疫力,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产后5 d后即下降。仔猪10日龄以后,才开始自产免疫抗体,到30~50日龄前数量还很少,因此,6~21日龄是仔猪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的的阶段,最易患下痢、肺炎等病。此时仔猪开食采食饮料,对随饲料、饮水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这也是仔猪多病的原因。

    4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特别怕冷。这时如猪舍温度过低,或者对仔猪管理不当,容易冻死,加之仔猪初生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也容易压死、踩死。早春或冬季产仔时,应当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和初生仔猪的护理工作。

    初生仔猪的护理工作主要有三个关键时期,即初生7 d内、8~25日龄、25日龄至断奶。这三个时期,以前7 d最为关键。仔猪出生后环境条件发生了骤然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温度。尤其是在冬季分娩,温度常在0 ℃以下或更低,若饲养管理不善,极易死亡。